周 珊(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管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想要穩步創收必須依靠嚴格可行的管理方案。現如今很多企業依靠家族管理居多,對于企業存在的問題經常視而不見,傳統思想比較嚴重。特別是在經濟飛速發展階段,各行各業競爭壓力都比較大,企業生存比較艱難,如何維持企業生存、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是企業工商管理人員需要做的。所以,引進先進管理人才,提高企業創新意識,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之路。
企業工商管理的基本概念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理念來進行管理,在層次方面它屬于管理層,通過對生產、行政、財務等多方面進行管理,以實現企業良好發展。企業管理主要從現狀和未來進行分析,以企業作為主體,對企業目前經營發展和未來戰略前景進行規劃。
企業工商管理理念是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企業角度來說主要分為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一般來說經營戰略制定要根據企業未來發展方向來走,是企業的發展方向,也是內部行為管理的依據,具有長遠性意義。企業內部管理行為要具體化,主要是緊抓企業管理,從采購、銷售、核算等組織構建企業框架,通過對企業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分析,理清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后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和可行性辦法。企業工商管理目標意識比較強,通過不斷的分析,引進企業戰略管理核心對市場進行預測,幫助企業做好目前以及未來的規劃,最終達到控制成本或者規避風險的目的。
企業工商管理的意義具有全局性戰略目標,指導企業的經營方向,在市場開拓過程中不斷創新思路,通過科技創新改革組織架構,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達到控制企業成本,利用企業資源實現利益最大化。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占據比較重要的位置,企業發展有助于國家的經濟發展,引導企業科學管理才能提高企業發展水平,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隨著信息的飛速發展,管理型人才成為企業重點招收的目標,在現如今中小企業發展中,許多企業面臨管理人才的短缺,一是企業決策者對管理人才不重視,給予的工資也不是很多,導致很多高素質人才為了更好地待遇和更高的工資而離開。二是企業家族管理,一人獨大,根本不善于聽取管理人才的意見,這樣的企業需要的只是執行者而非管理者,對于這種企業也是較難留住人才的。三是企業由于規模較小,待遇不如其他公司,很難引進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四是大部分企業只是注重人才的短期效益,對于長久戰略管理目標來說并不能很好把控,這也造成了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流失。
在許多中小企業管理中,企業內部權責不明晰,分工不明確,阻礙企業的科學發展。這是企業組織架構不完善造成的。很多中小企業在發展中缺乏行政監督部門的監管,沒有有效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單純依靠人來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法在企業建立之初還發現不了問題,一旦企業步入正軌,權利達到一定的程度,容易出現腐敗問題或者是所有問題集中到一個人身上,給企業發展存在不良隱患。這種用人來管理的現象是很多企業的發展弊端,只會造成企業發展停滯,只有建立有效組織監管架構,用制度管理企業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在中小企業中經常會出現一個現象,當企業步入正常之后,很多企業會出現懈怠,缺乏一定的創新思維。決策者對于企業的發展方向意識不強,工作中循規蹈矩、墨守成規,認為只要按照以前的路子走就可以一如既往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工作中對于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沒有規劃,對市場不調研、不研究。機械式的工作缺乏企業工商管理戰略目標,不能對市場準確定位,缺乏全局性思維,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雖然很多企業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但發展目標只是追求經濟利益的增長,對于未來的發展僅僅只是順應市場的需求,這樣只會讓企業陷入誤區。對于企業的資金鏈以及風險承受能力沒有科學認知,很多管理者更多的是要求財務監管起到了一個核算成本和利潤的作用,并沒有要求提供有利于企業發展規劃的核算數據,造成上下思想不能有效銜接,風險意識不夠。這種做法并不符合企業在市場中的定位及企業科學發展的規律。
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知識型管理人才是企業競爭的有力法碼,在市場中企業需要科技技術和生產技術兩大主力,知識型人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組成,掌握了知識型人才也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性。當前社會,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的智力因素、文化水平對企業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生產過程逐漸向智能化發展,對勞動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不能沒有知識型員工,特別是管理人才的需求,它是決定企業未來方向的引導者。所以要不斷引進新型知識人才,使企業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有效的組織結構框架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企業管理從外到內都需要建立有效的監管制度,規范企業管理,做到用企業規章制度來管理企業,避免出現流程混亂、用人管理企業的弊端。組織結構的管理要從上到下一層一層、環環相扣,做到能夠相互監督,消除管理漏洞,形成規范審核流程,用制度管人、人人監督的模式。
企業要建立統一的執行標準,建立完善公司規章制度,統一生產標準化,幫助企業內部管理統一化。企業管理根據不同的規章流程,制定不同的監督部門,把每個崗位具體化和規范化,做到橫向監管和縱向監管雙重發揮作用。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做到管理按規章制度辦事,有章程可循,要對自己的事情認真負責到底,使企業積極發展。這也是統一企業組織框架和建立監管規章制度的有效管理方式。
企業管理離不開創新改革,在經營理念中切勿保守。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企業管理要與時俱進,搜尋一切有利的信息。特別是隨著自媒體的出現,傳統行業的銷售模式和經營理念已不再局限于人與人面對面的打交道,通過互聯網的銷售模式已經顛覆了許多傳統行業的商業模式。作為企業管理人員要多了解與市場走向和產品改良相關的信息,以市場為主要依據,從管理到銷售不斷做出改變,適應市場需求。
在新時代發展下,企業一定要未雨綢繆,加強風險意識。由于國際貿易組織不斷的互通,企業發展也在不斷邁入國際化,企業在未來的規劃中必須具備投資風險意識。所謂“家有余糧,過年不慌”,企業管理要有財務計劃,根據財務預算進行戰略方針指導可行方向,幫助企業減輕壓力與負擔。
企業管理中要有風險預警防范,對于信息的捕捉要及時,密切注意行業動態和國家政策的變化,利用財務有效變化數據提供依據。通過預警信息做出風險處理決策,及時有效的預防風險的發生,或者把風險降到最低。
企業的經營風險是多元化的,企業管理中要做到預防為主,時刻保持風險意識,做到決策得當。
總而言之,企業想要長遠發展離不開企業管理機制的建立,企業要未雨綢繆,在不斷發展中組織企業結構框架,規范監管制度,不斷吸引知識型管理人才,幫助企業在新時代發展中穩步前行。雖然現在很多企業問題還較多,但是企業負責人要不斷轉變思想,利用制度和管理框架來管理企業,設立財務監管制度,提高企業風險意識,以達到企業長久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