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青莉(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
近年來,建筑領域各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建筑施工企業要確保自身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則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能力水平,而以往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經很難滿足實際需要,為此,很多建筑施工企業開始引入財務共享模式進行成本核算。當然,由于這種模式的應用時間較短,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也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必須對此做更為深入的研究。
所謂財務共享模式,是指企業以互聯網技術整合自身資源,而準確把握自身財務信息,確保財務管理工作有條不紊進行,進而降低企業的成本開支和風險因素。該模式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具有顯著的作用,其中較為重要的則是推進企業財務轉型,提高企業決策的能力水平,推動企業實現更好發展[1]。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其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主要是指企業通過將成本進行歸類調配與核算等方式,來有效管控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所消耗的資源的一種行為。如果能夠實現高質量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則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施工企業因資金占用比例過高而引發的財務風險,從而避免因這些財務風險而帶來的損失;(2)通過開展高質量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控制企業的成本開支,從而不斷提升建筑施工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3)通過開展高質量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能夠進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企業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確保建筑施工企業在未來取得更好發展[2]。
從目前來看,國內很多建筑施工企業仍然采用分級核算的管理制度,不同企業之間的財務成本核算又有著不同的差異,即便是一個母公司下的不同子公司都可能難以規范財務核算方式,使得各層級之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時常存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也必然面臨更大的問題。特別是建筑施工企業所具有的工程周期長和資金周轉量大的特點,更是需要讓財務成本信息在各層級之間能夠及時共享。由此可見,如何讓建筑施工企業有效應用財務共享模式進行成本核算管理,已成為當前建筑施工企業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3]。
目前,雖然很多建筑施工企業均已采用財務共享模式開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但由于各種原因,企業管理人員對于這方面的工作尚缺乏全面的認識,其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部分企業的管理人員并未意識到財務共享模式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仍采用傳統的分級核算模式開展工作,這種模式的滯后性導致成本核算管理工作難免發生錯誤;(2)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片面側重于經濟效益,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忽略了控制成本方面的原則和細節,導致資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3)部分建筑企業在應用財務共享模式時,生搬硬套,未能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調整,導致成本核算管理工作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4]。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的業務普遍較為分散,且種類繁多,因此,如果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人員未能及時掌握這些細節并與當地稅務部門進行溝通,則企業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開展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將面臨更大的稅務風險,甚至導致企業在政策選擇上出現失誤,嚴重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
目前,在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中,有一部分財務人員在思維上仍然停留在過去的分級核算模式階段,這就使得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對于成本核算管理方面收效甚微。不僅如此,這也使得相關工作人員缺乏調整決策的能力,同樣會導致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能力水平的提升受到制約。顯然,如何打破相關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從目前來看,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積極轉變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思維理念已是大勢所趨。為達到這一目標,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解決問題:(1)要對財務共享模式有更為準確而全面的認識,必須意識到財務共享模式和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日常工作當中,要全面做到“開源節流”,讓財務共享模式盡快在企業內部得到有效應用;(2)建筑施工企業應當根據財務共享模式來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流程,以此來指導企業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確保企業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以往因標準規范缺失而引發的各種問題;(3)財務共享模式的成本核算管理理念不應局限于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層內,而是要逐級向下進行傳遞,讓企業基層員工也了解并支持這一理念,確保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成本核算管理真正落到實處。
由于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開展成本核算管理容易出現稅務風險,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加強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并做好稅務咨詢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的疑惑,確保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具體來看,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1)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應當熟悉與之相關的各項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確保其開展的各項經營活動均符合要求,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在異地開展的工程項目,對于這些特殊情況,建筑施工企業還要了解當地的地方性規章制度,確保將經營過程中的稅收政策風險降到最低;(2)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多與當地稅務部門進行溝通,確保能夠及時掌握稅收政策方面的變動情況,并根據變動情況隨時對工作細節進行調整,確保企業在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能夠高效開展;(3)建筑施工企業應當適當加強稅務咨詢方面的人才培養,如條件有限,則可采取與稅務咨詢服務方面的單位進行合作,將成本核算管理中的稅務風險幾率降到最低。
要確保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成本核算管理取得應有的效果,一支高質量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團隊是不可或缺的。為此,作為建筑施工企業來說,也必須對此予以重視,并積極采取措施進行高質量成本核算管理隊伍的建設[5]。具體來看,一方面,建筑施工企業在組建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團隊的過程中,應當把重點放在成本分析管理工作團隊的建設中,特別是對于一些規模較大,包含一定數量的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更需要側重于這一點,由此,即可將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與各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項目有效聯系起來,促進成本核算管理能力水平穩步提升;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在培養現有人才的基礎上,適當引進專業性更強的人才,并根據財務共享模式的服務性質,來提升服務理念。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周轉量相對較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于少量的虧損資金經常被忽略,導致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難度過高,進而導致企業的成本核算管理趨于混亂。為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在實際的工作中,應當加強對施工項目的管理。
具體來看,首先,建筑施工企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施工項目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成本核算方法,確保成本核算的結果最符合實際狀態,在應用財務管理模式時,則要根據項目的不同側重點,來對具體的模式進行調整和設置,確保其計算更加精準,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其次,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注意到不同施工階段中因施工材料不同而導致成本核算之間的差異,并采用最新的技術,對不同階段的成本數額進行更為準確的計算,有條件的企業可采用相應的計算機技術來構建具體的工程項目計算模型來開展計算,確保更好了解項目進程,對項目進行中的資金具體去向有更好的掌握,降低其中的誤差和風險因素。最后,應當不斷提高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其重點在于提高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為此,一方面,企業管理人員應當鼓勵員工積進行創新,另一方面,要落實責任制管理,根據每名員工的實際情況,為員工設立最符合其自身的工作目標,并根據這些工作目標來合理設置獎懲措施,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由此,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將更為準確,企業運營效率也將顯著提升。
總的來看,建筑施工企業采用財務共享模式進行成本核算管理,已經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對于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來說,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對此予以重視,并積極轉變過去的管理理念,從多個角度著手,將財務共享模式落到實處,確保企業成本核算管理能力水平的穩步提升,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