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惠景中學 溫立新
中學美術區域教研共同體的建設,在實際實踐過程中并不理想,只有實現本地區各校美術教師之間的教研溝通,才能幫助教師之間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和能力提升,然而,目前的區域教研制度依然不夠完善,教研活動僅僅停留在表面,教研方式依然延續了傳統的方式,導致教師之間溝通頻率很低,缺乏有深度的分享和交流,教研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區域教研共同體建設的過程中,教研的一大著力點就是教學資源的共享和整合,但是在具體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的教學資源未能實現聚合,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教師還沒有形成“共享開放”的思想意識,不主動也不愿意將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分享給其他教師,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區域教研共同體建設缺乏教研制度的保障,未能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提供相應的制度,距離形成開放、合作、共享、互動的新型教研團隊還有很遠的距離。
區域教研共同體的教研實踐工作,將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聽評課上,但是在現實的聽評課中,部分講課教師具有較強的隨意性,課堂準備不夠充分,不具備示范效果,也有部分教師未能形成開放共享的心態,在教學中不展示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得聽課教師無法從課程中獲取有效經驗。久而久之,聽評課成為區域教研共同體的一項任務,沒有在聽評課中總結優秀教師的經驗方法,個人學習和成長較慢。
建立區域美術教研共同體名師工作室,就是以一批教學經驗豐富,專業化水平高的名師作為引領,通過他們發揮名師效應,激發其他教師的參與熱情,從而不斷地吸納骨干教師和新教師形成名師引領、骨干教師支撐、新教師參與的一種教研共同體模式。名師一般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讓這些教師去帶領教研工作,不僅可以將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反思分享給其他教師,也可以通過新老教師的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給予新教師更多學習交流和施展才華的機會。
在名師工作室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強調的是,教師要進行中學美術教學資源的整合完善,一方面實現課堂教學的規范化,通過教師之間對于美術學科優秀案例的分享,名師工作室的教師通過多次研討,明確在教學管理、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具體實施方案,另一方面也實現以中學美術教學單元為主題的基礎課程資源建設,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努力,以中學美術教學單元為目錄,總結每個單元對應的音視頻資源、作業單、作品集等,形成由全體教師共建共享的資源包,從而更好地提升片區的教研工作水平和各學校的教學質量。
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形式,推動中學美術教研工作,可以很好地發揮名師教師、骨干教師和教壇新秀之間的同伴互助,營造一種互幫互助共享合作的教育氛圍。在激發學校教師教研動力和活力的同時,解決新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每一個教師在教研過程中都能夠學習其他教師的經驗,又能夠分享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通過研究名師的教學現場提煉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并與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對比,從而不斷地優化教學環節,提升教學質量。
依托區域美術教研共同體形成的名師工作室,首先在教研理念和教研形式上就實現了重構,在過去的教研工作中沒有突出名師概念,而名師工作室主要就是通過“名師引領”的形式來開展教研活動的一種創新型模式。在工作室研討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名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將榜樣名師的教學案例進行集中式的學習和剖析,從而探索有效美術課堂的發展與建設,真正研究和解決教學問題。與此同時通過名師的力量,形成調研過程中積極的實踐效果,進一步發揮名師的影響力,激發教研人員參與的熱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影響教壇新秀,為他們的下一步教學工作提供了實踐范本。
在名師工作室開展具體的教研活動之前,需要有計劃地明確教研項目。通過名師引導,主要的項目活動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第一,圍繞現階段中學美術教學質量的整改和改進活動,通過名師帶領骨干教師和教壇新秀一起對現階段的中學美術學習效果進行測試、評價和分析,并針對最終的分析工作,制定下一步的教學研討方案,明確研討方向,為教學研討指明改進的目標。第二,開展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展示研討活動,通過公開課和聽評課的形式,邀請部分教師開展美術課堂教學展示,基于案例課例進行具體的研討分析總結,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及解決方案,通過具體的實例幫助教師之間實現溝通和交流,將遇到的問題轉化為要解決的專題,以專題形式來開展深入的教學探索和研究,為下一步的教學工作提供具體的解決思路和解決方法。
1.開展專題研討
為更好發展區域名師工作室的工作職責,名師工作室需要完成“一個教科研課題,一篇關于教學的論文,一次專題活動,一次研討課”的“四個一”目標。首先,工作室內每個成員都應具備課題開發的能力,做好有關課題的前期準備以及資料整理;其次,名師工作室成員在每一年度需要完成一篇關于教學的論文并在省級刊物發表;除此之外,工作室需定期舉辦專題活動,緊緊圍繞名師工作室的學科范疇;最后,工作室需要每學期上一次研討課,及時匯總研討資料和成果,每個工作室成員都是教師,同時也是評課專家,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2.進行交流分享
名師工作室成員利用QQ、微信、釘釘等網絡平臺進行學習交流,積極開展主題討論,并及時下載瀏覽交流文件,將學習交流的成果上傳到名師工作室網站,供檔案員匯總。名師工作室內部的交流分享是提升成員專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工作室的內部交流形式分別有博客、QQ群、微信群、定期課例研究等,可以增加成員間相互了解,促進相互學習,提升專業能力。
2019年5月,溫立新美術名師工作室召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美術課堂教學研究”的小課題交流研討會,首先從課題研究背景、理論依據、研究目標、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內容等方面對課題進行全面介紹,并對課題中的具體實施等問題提出許多寶貴意見,為課題組成員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明確的指導。
3.建立考評機制
考核評價機制是工作室高效運行的關鍵保障,首先要對工作室成員分別進行效績考核。溫立新名師工作室是根據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室成員考核標準。對不求進步,不能按時完成工作室布置任務的成員進行勸退工作,可以促使成員養成自我鞭策的良好意識,激發工作室成員的學習動力,促進名師工作室的高效運行,提高工作室成員的學習積極性。
在區域共同體教研活動的交流和分享過程中,資源建設是其中的一項主要的發力點。中學美術資源建設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了教學環節的流暢性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名師工作室的一個主要的工作點就是為全區域的教師提供一套針對性的資源解決方案。
教師通過搭建資源交流和建設平臺,將名師、骨干教師以及教壇新秀在教學過程中搜集到的教學資源和精彩的作品集,上傳到平臺,讓整個區域的中學美術教師進行參考和借鑒,真正實現全區中學美術教學的資源共享,使得各學校美術名師資源真正得到優勢互補。此外,在資源共享平臺上還可以將名師工作室各成員的示范課程進行歸類整理,篩選出優秀課程加工、提煉、完善,在全區內進行推廣,形成一批示范課資源,以便中學美術教師進行參考對比,針對性地提高自身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