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靚翎
1.中國礦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3;2.蚌埠醫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大高校教學工作產生了極大影響,為落實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同時保證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積極開展網絡授課成為廣大高校教學工作的主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必須要進一步深刻了解虛擬互聯網時代的特性和本質內涵,分別從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各種思潮的交互影響和個體交流溝通等方方面面進行探索、實踐和創新。進入新時期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后黨中央針對如何高校如何開好思政課進行了一些系列重大決策,將思政課程建設作為高校重點工作進行部署推動[1,2]。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 年高校思政教師座談會上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明確要求,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做好守正創新[3],在全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性發展的同時,要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同時提出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思維也要創新,創新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思政課課堂學習中獲得深刻體驗和感受[4]。通過梳理,可以發現開展高校思政課線上教學實踐,積極探索高校思政課線上教學,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和現實的緊迫性。因此,針對高校思政課開好線上教學課的時代任務,準確把握當代高校教學發展趨勢,提升線上教學質量,力求找出線上教學面臨的諸多問題和有待提升之處,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現代化發展和符合時代性的根本要求。
網絡時代為現代思政課教學打開了一片無比廣闊和絢麗的天地,通過互聯網技術,高校能夠非常靈活、便捷的安排學習的地點和時間,可以依據自身學習能力水平、掌握知識的程度靈活挑選學習的內容、更加合理的來安排學習進度。目前部分高校及思政課教師線上教學的模式仍處于課程從線下往線上移植的階段,目前還只是將線下課堂搬運到線上開展,授課內容和課程設計上還沿用線下模式,教學的思想觀念還有待進一步更新,造成線上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同時,對過去不常接觸的線上教學模式,大多數學生還不太適應,參與線上教學的積極性有時不高,造成學習質量不盡如人意[5]。由于有時同時上課人數較多,現階段的網絡支撐也存在問題。教師網絡授課受帶寬和相應支撐技術所限,面對許多教師和學生同時需要使用相關教學資源時,網絡無法承受,出現網站響應遲緩甚至出現崩潰等狀況,線上直播課程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課程體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另外,還有很多線下資源未能充分利用,如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場開展一些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這些線下資源,來豐富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認知,進而促進課程學習。線上教學時,教師和學生處于不同的空間中,教師缺少對課堂情況的實時掌握,很難保證每一位同學都全神貫注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對課堂現場教學更為擅長,線上教學方式還在探索之中,視頻教學模式還未習慣,對網絡技術應用不太熟悉[6]。這些都是當前高校思政課線上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疫情對高校的正常教學活動造成了巨大挑戰,也給線上教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線上思想政治課不要只停留在知識點的表面,一定要結合每個學校及當地的特殊情況來分析給學生講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可以采用講解、討論、看相關視頻資料、辯論等[7]。針對此次疫情,很多網絡技術公司針對線上教學的特點和難點發了適應于教學的網絡授課平臺,如雨課堂軟件,可根據課程需要,設置相關的課件庫,開發了一鍵點名系統,實現對同一網絡教室的學生精準統計點名,大大方便了教師的教學管理。云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信息存儲空間,方便思政課教師們在網絡上分享教學資源,極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實時選取一部分學生進行提問,其回答聲便通過網絡平臺清晰地傳遞到了每一個學生的那里,最大可能避免了學生課程中注意力分散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8]。多人同時在線,實時在線問答,彈幕實時評論,大大提升了網絡課程的互動性,使得本來“灌輸式”的思政課程學習更加生動。此外整個線上思政課的過程可以實現存儲和回放,為之后的教學研究提供了大量有益素材[9]。互聯網信息技術擁有信息資源高度共享的特性,許多慕課平臺(人民網、光明網、學習強國等)都開發了緊密結合思政課程的學習資源,高校學生獲得知識和思想的途徑和資源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新時期廣大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即懂網絡又精專業教學的綜合素質。首先,教師們必須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相關知識的掌握進一步深化。面對社會焦點問題要有高度敏銳的判斷,在網絡環境下緊緊把握好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人生觀、世界觀的發展態勢,指引高校大學生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融入到網絡學習中去,提高學生在網絡學習生活中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更加理性的去看待一些網絡問題。其次,思政課教師也要著力提升自身的網絡應用能力,能夠較為嫻熟的使用網絡工具。對于網絡教育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要能夠及時把握,對癥施策,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用生動的教學方式來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讓學生在在學習過程中身心均受到一次強烈的思想政治教育洗禮。其三,廣大思政課教師要同時構建一系列科學且具有實效性的教育指導方案。其中網絡思政課教學是有待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深挖網絡空間中蘊含的各種優質資源,按照“微課學習、微班互動、微視體驗”三位一體的線上教學模式,使得網絡思政教學更具時代性和共鳴性。讓“三微”技術成為線上思政課教學的有力抓手和積極補充。通過運用這些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手段,讓學生們在課堂主渠道獲取知識之外,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也能在趣味的體驗中逐漸吸收思政課的營養,從而實現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其四,當前部分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對網絡技術水平掌握的還比較薄弱。思政課教師在培養自身思想政治素質水平的同時,還應有意識的培養自身的復合能力。思政課教師要提高對線上課程的認識,熟練掌握線上教學的各類工具,同時也應征求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因為現在的學生是網絡的原住民,可以發現各種在線授課平臺中的潛在問題,便于教師選擇一款適合自己教學的線上教學工具。同時,通過這個交流的過程,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們之間的距離,也可以較好的提高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
在網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思政教師要更加注重同學的互動交流。在專心授課的同時,對學生的提問、評論和彈幕給予足夠重視是十分必要的。這些實時回饋的信息中包含了對授課過程中潛在問題的提示,教師要及時總結,做好對課程內容的實時更新完善。思政課程的部分難點內容往往有些晦澀難懂,加上線上教學新方式,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學生對知識理解不夠透徹,掌握的不夠全面,分散學生的關注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的教學質量。思政教師要開動腦筋,引用形象鮮明的實例,選擇一些與時代特征相吻合的榜樣事例,來引導學生自我思考,主動總結。課上實時交流反饋,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們自我能動性,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引導學生學習先進模范事跡和優良品質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使得個人品格得到提升。思政教師要注重對線上教學進行總結,將網上教學作為汲取經驗的重要來源,從網絡互動中動態把握思政教學重點研究方向,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思路。針對新時期對網絡思政課教學的總體要求,廣泛吸取思政教學方面的有益經驗和最新理論成果,使之成為提升線上教學質量的有力武器。思政教師還要注重科學地設置課程教學,均衡的安排授課時間,給學生留有自我思考和自我總結的時間。鼓勵學生在課后積極登錄慕課平臺,查閱相關線上學習資料,安排專門時間集體交流心得體會,在交流過程中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提升學習思政課程的興趣,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明顯提升。在完成線上教學的同時,思政教師應構建完善的考核方式。線上教學決定教師不能采取線下課堂原有的紙質試卷考核方式,思政教師應結合線上學習的特點,制定線上變現加課后總結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即有利于學生課上學習互動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極大發揮學生自我學習、主動思索的積極性,有助于提升課程目標的完成度。
當今互聯網時代正處于一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正對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基于此種社會條件,大力開展高校網絡思政課程體系建設是順應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對當代人才綜合素質特別是思想德育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構建互聯網模式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順應社會主義建設新要求的關鍵一環。思想品德水平在培育現代化人才的過程中扮演著驅動、支持、引導等重要作用。網絡技術的發展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還要對個人成長和發展有正確理性的認識,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較強的辨別能力,同時還要對社會發展有較強的適應力和自我調控能力等等。但這些能力很難通過照本宣科的程序化教學來培養,只有聚焦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全面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質水平,用思政教育來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網絡思政教育正是將思政課程融入到大學生網絡生活中,實現與互聯網時代的全面接軌,同時也是適應了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高校作為國家培育高水平人才的最前沿陣地,要順應時代要求,制定新時期社會條件下人才培養的教育方案,將網絡思政課教學做細做實,深入進學生的日常學習之中。線上教學對廣大高校和思政教師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挑戰,也是一種機遇。高校要體現出在組織線上教學的主體地位,盡可能的為教師們提供組織保障和資源保障,及時為教師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對于優秀的線上教學成果要大力推廣。同時,不折不扣開好線上思政課,這不但是對廣大教師網上教學能力的一種錘煉,也是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最好的體現。互聯網為思政課教學工作創造好最好的發展契機,廣大高校和思政教師應盡快做好從傳統課堂向線上課堂轉換的各種準備,探索出一條集實體課堂優勢又融合現代網絡技術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