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港城中學 張韶暉
互動教學方法是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該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獨立性以及自主性的培養,對于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發展都具有積極的影響。所以,現階段互動教學模式在教育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對課堂氛圍以及學生聽課的效率的改善有著積極的價值。
互動教學相較于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來講,其本身具有更強的交互性,關鍵點就在于老師與學生之間是雙方平等的教學模式,雙方之間通過交流、溝通彼此的建議與想法,展開討論與思考,最后得到一個較為理想的解決處理問題的方式。通過這種交互性的學習方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思維相互碰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就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來講,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實踐性,所以就學科的發展來說,開展互動教學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將互動教學的教學方法融入到現在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境界,這對于互動教學是必要的。因為互動教學的本意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較為舒適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學習的效率以及教師的課堂效率都會得到顯著提升。
作為教師來講,要想互動教學得以開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高高在上的理念,只有放低自己的身份,才能與學生進行較為友好的交流,學生參加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才會不斷提高,主動性以及創新性思維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其次,良好的課堂氛圍更容易引起學生與老師之間對于學科認識的共鳴,對于教學效果的提高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互動性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消除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從而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開展,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提升了個人的基本能力與綜合素質。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學校和老師都在進行教育模式的改進和探索,互動教學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使用和推廣,但是道德與法治在教學中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道德與法治課堂問題的出現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有一定的影響。其中,較為突出的兩個課程上的問題如下:首先是對于學生的課堂收獲的問題,在現階段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過于枯燥,從而造成了學生課堂收獲小的問題。雖然現在的課堂教學都提倡課堂上主要以學生為主體,但就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而言,不能一味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的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學生作為課堂的教學主體是現在教育的大勢所趨,但是教師在課堂中的引領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師不能一味地將課程的開展扔給學生,而是應該不斷地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中設定的活動,這樣才能達到真正學習的目的。課堂上撒手的行為很容易導致教師神游于課堂之外,不能對課程的開展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相對于學生來講,會大大削減學生對知識探索的能力,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收獲少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其二,對于學生來講,會嚴重地限制學生思想發展的深度,導致學生缺乏理性的認識與思考,使得活動開展的意義不大。對于課堂教學來講,課堂活動的豐富度以及活動形式往往決定了課堂活動的發展方向,所以對于學生的課堂思想的豐富度的填充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于教育方式的革新而言,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首先要進行的一步就是教育觀念的改變,這是教學方式改革的第一步。從教育的特點上考慮,思想是決定行動的主要驅動力。所以要想發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方法的作用,作為教師來講,就必須積極改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中應試教育為主的核心教學理念。從現階段教學模式的發展狀況來看,應試教學的發展出現了瓶頸期,在這個階段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
對于學生的教育來講,教師不僅僅要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培養,而且對于學生基本素質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提供一定的保障。在課堂學習中,既要關注學習的成果,又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能力,好的習慣的養成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都是有益的。
對于課堂的教學過程來講,教師不應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是要引導學生對于課堂中的問題作出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的能力,這對于初中生的個人發展來講是十分有必要的。當然,就教學中的課堂氛圍來講,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這樣教師就可以有效地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案,這對于學生個人知識水平的提高具有顯著的影響。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起到引導作用,就教師作用而言,其本身對于教學的發展是引導性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基本能力以及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課堂上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課堂方案的設計者,教師的引導作用對課堂開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不僅僅對教師知識豐富度有一定的要求,對于教師基本素質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身為人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高自身的品德素養,良好的品德素養可以為學生提供榜樣,起到帶頭作用,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素質能力的提高。其次,對知識體系的把握程度要高,不斷地用知識對自身進行武裝,在課堂教學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這對于教師課堂活動的開展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七課“愛在家人間”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分享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發現的愛的表現、愛的表達的瞬間,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課程的知識進行學習,也會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具有積極的影響。
對于課程改革來講,師生平等的理念一直就是現階段教學中的重點突破口,如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幾乎成了所有老師面對的教學難題。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課程特點較為凸顯的課程,在此課程的學習中,應該構建一種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這對于教學互動的開展具有較大的幫助。
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們更愿意分享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這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很大的提升。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三課 “認識自己”時,教師可以合理地設計關于該主題的課堂活動,安排學生陳述對彼此的認識或者理解,讓學生心里清楚自己在別人的心目中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對于自己以后的發展以及個人基本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僅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也可以增進師生之間彼此的交流,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于雙方的成長都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而且富有成效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學校范圍內教學方式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成分。就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來講,其在知識網絡的構建上是以純文本知識為主的,而其學科本身又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要求,所以,那種老舊的傳統教學模式對于課堂的學習是不利的,開放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對于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課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通過開放互動式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效果,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學習氛圍的合理營造,調動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最終共同提高可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