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缺一不可。在這四項基本技能中,閱讀可以說是重中之重。閱讀能夠擴大學生詞匯量,拓寬學生視野,且便于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然而當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英語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方法;閱讀習慣;閱讀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4-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27
英語新課程標準把閱讀技能目標描述為: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閱讀能力。但是在日常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策略、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不容樂觀,難以真正實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此,教師應該就初中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探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初中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當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層面:沒有真正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秉承科學的閱讀教學策略、采取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學生層面:對于英文單詞和語法知識點未能做到嫻熟掌握,閱讀水平有較大差距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加以重視。
(一)教師層面的問題
1.沒有真正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今在初中英語課堂之中,相當一部分授課教師依然習慣于使用“逐字逐句”講授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和“滿堂灌”的教學理念,未能引導學生對于整篇英文閱讀素材從思想層面加以構建,這樣便削弱了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僅僅是機械地記憶教師傳授給其的英語知識內容,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樣亦導致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無從提高,也沒有真正發揮出英語語言工具的價值,最終使得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滯后。
2.教師未能秉承科學的閱讀教學策略,未能采取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
盡管廣大教師均認同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所在,不過在對學生進行測試之后帶領學生分析試題的過程當中,多數教師還是習慣于向學生講解英語單詞的用法以及閱讀素材當中所涉及的相關語法,這樣一來,學生未能習得科學的閱讀學習方法,勢必難以提升閱讀水平。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是初中英語學習過程當中的重要內容,如若教師未能秉承科學的閱讀教學策略,未能給予學生科學的指點,極易造成學生低效率重復性閱讀,進而對于閱讀產生抵觸情緒。
(二)學生層面的問題
1.學生對于英文單詞和語法知識點未能做到嫻熟掌握
英語閱讀素材是由句子構成,每個句子又包含了不同的英文詞匯。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單詞的過程是艱難的,特別是當學生背單詞時極易產生厭倦情緒,而且這種學習英文單詞的效率極其低下,遺忘率很高,又會導致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形成自我否定。當學生的英文單詞詞匯量不足時,其便會在面對一篇英文閱讀素材時感到無從下手。同時,語法知識是英語教學當中的一個重頭戲,大部分學生之所以英語成績不盡如人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語法知識掌握有限,在平日的學習過程當中也未能給予語法知識學習以足夠的重視。當其語法知識不達標時,其亦會在面對一篇英文閱讀素材時因為不解文意而導致錯誤百出。
2.學生閱讀水平有較大差距
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閱讀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有的學生詞匯掌握充足,閱讀理解能力較強,對于課內的閱讀易如反掌;有的學生則學習基礎薄弱,閱讀能力欠缺,對于課內的閱讀感覺到十分困難。如此,因為學生閱讀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閱讀教學難以同時兼顧。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為了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閱讀更具有效性,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改革與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從基礎做起,幫助學生夯實英語詞匯與語法知識,針對不同學情采取分層教學模式。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1.按照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其遴選適合自身的英文閱讀素材
初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之中,會形成獨特的閱讀興趣,教師必須給予其足夠的指導,以免其接觸不良信息。教師應當意識到,在閱讀興趣方面,不同的學生表現是不一致的,閱讀教學活動難以實現對每一個學生興趣的滿足。這便需要教師按照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其遴選適合自身的閱讀素材,并據此制定個性化的閱讀方案。對于求知欲強且樂于閱讀的學生,教師應當向其推薦百科類英文圖書、英文報刊以及英文網站等;對于希望能夠實現對自身思維能力提高的學生,教師則應當向其推薦具備一定邏輯性的英文閱讀素材;對于熱衷于文學作品的學生,教師應當指導其閱讀一些英文名著縮寫本。
2.鼓勵學生持續進行課外閱讀,幫助其養成英文閱讀習慣
英語閱讀與中文閱讀一樣,都需要堅持不懈、系統地進行。如果閱讀是教師要求的,而學生自身沒有養成閱讀習慣,那么其英語閱讀水平很難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難激發。為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安排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閱讀。比如,要求學生每天都閱讀一篇英文素材,可以是一篇英文報道,也可以是一篇英文故事。在寒假和暑假當中,教師應當組織班級學生制定假期時間段內的英文閱讀計劃,并且在開學之后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加以檢查,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提交的閱讀心得,要求其復述所閱讀過的英文素材的內容。如此一來,將通過鼓勵和監督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課外英文閱讀習慣。
(二)不斷改革與創新閱讀教學方法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效率低下,需要加以改革創新。教師不僅應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當引導學生自主鉆研知識,因此,教師應當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立足于學生實際學情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進程,科學遴選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正確的英語閱讀知識學習技法,促使學生在掌握這些學習技法之后可以實現自主英語閱讀。這樣亦會大大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致。
1.設計問題,驅動閱讀
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抓住重點,找到目標,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布置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通過閱讀很輕松地找到答案,進而激發閱讀的興趣,提高成就感。而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是有方向、有目標的,更容易聚焦。
2.整體理解,整體感知
為了使學生能夠對英語文本更容易了解、把握,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文本看作一個整體,不要過于糾結某一個單詞、某一句話的含義,而是整體來理解時間的發生發展順序,把握人物的行為與情感。對于一些陌生的單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猜測單詞的含義,提升學生理解的能力與分析能力。
3.合作討論,思維碰撞
在處理了語言點知識,對文章整體認識后,教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使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同桌之間的討論等,促使學生在討論中發展探究精神與合作精神,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
(三)從基礎做起,幫助學生夯實英語詞匯與語法知識
學生的英文單詞詞匯量和英文語法知識掌握情況,將直接決定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有鑒于此,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夯實英語基礎知識,在系統講解單詞和語法知識的同時,教師亦應當向學生講授正確的單詞記憶技法。
(四)針對不同學情采取分層教學模式
考慮到不同學生在英語閱讀知識學習過程當中所表現出的差異性,教師應當采取分層教學模式,通過此種模式來應對不同層級學生的個性化英語閱讀訴求。為此,教師在采取分層教學模式之前,應當先行實現對班級學生英語閱讀學情的把握,再借助單元測試等方式,實現對學生的分層。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Unit 8 Fashion的Reading部分時,教師首先讓學生進行課文自主閱讀,引導他們思考不同的問題:
1.“Where is the fashion show?”
2.“Try to describe Simon,Amy,Sandy and Danie without book in your own words.”
3.“What do you learn in the article?”
第一個問題較簡單,能夠在閱讀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比較適合英語閱讀水平較低的學生回答;第二個問題要求學生把握閱讀素材當中的細節,并借助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目的在于評價學生的邏輯能力以及英文表達能力,該問題應當面向中等閱讀水平的學生;第三個問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應當面向英語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說,借助分層教學模式,能夠確保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實現精準教學,由此亦能夠使每個學生都從中獲得提高,而不是如同以往的課堂教學活動那樣,讓課堂成為少數英語尖子生的樂園,而其他學生的學習收獲十分有限。可以說,采取此種教學模式,不但提升了教學質量,同時兼顧了教育公平。
三、結語
本文筆者從初中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這兩個方面展開了論述。閱讀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應該引起教師的關注。教師應認識到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更新閱讀方法,夯實學生基礎知識,根據學生學情選擇分層教學,從而有效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東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優化策略[J].求知導刊,2021(18).
[2]陳妍蓉.淺談新課改背景下中學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及改進方法[J].考試周刊,2021(37).
[3]鄭鳳.核心素養視域下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12).
[4]馬瀟.核心素養驅動下的初中英語課內外閱讀教學策略[J].新智慧,2021(11).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郭杰龍(1984.2— ),男,漢族,甘肅通渭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