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舞蹈屬于群眾文化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當前,廣場文化快速興起和發展,群眾舞蹈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本文基于廣場文化發展的角度,深入研究當前我國廣場文化的內涵、特征以及發展趨勢,分析群眾舞蹈和廣場文化之間的關聯性,探索未來群眾舞蹈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以供參考。
關鍵詞:廣場文化 群眾舞蹈 發展趨勢
現如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條件逐步改善,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開展,形式豐富多樣。廣場文化發展過程中,興起的群眾舞蹈形式也開始具有更加豐富的價值與意義,而隨著廣場文化與群眾舞蹈的不斷發展,面對當前的時代背景,我們應當如何拓展廣場文化與群眾舞蹈的重要意義,廣場文化的建設以及群眾舞蹈的發展該何去何從呢?這些也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一、廣場文化概述
所謂廣場,其實是指有一定面積的活動場地,尤其是城市空間中開闊的公共活動場地,能夠讓人與人以及自然和諧共處的一個公共場所,更是非常寶貴的供廣大公眾進行休閑活動的重要場所。基于城市廣場,融合群眾文化,群眾共同參與,聯系現代化的生活方式,重視人與自然以及文化活動之間的高度協調。基于鮮明的價值導向的廣場文化,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從前的各種大秧歌,還是當前不同城市中的各種廣場舞表演,抑或是村鎮中各種年會節慶活動中的群眾演藝項目,以及各種大型實景演出等,這些豐富多樣的類型都是廣場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廣場能夠為不同的藝術活動提供舞臺空間,融合多元藝術形式。
廣場文化自身有其獨特的特點,比如,公共性、審美性、親和性、節慶性、自娛性以及兼容性等,這樣文化建設就可以高效有序地組織實施。所以,男女老幼齊聚于廣闊的廣場空間中,不僅扮演欣賞者,同時也可以作為表演者,在廣場中并無社會地位以及身份等差異,公眾能夠非常輕松自由、無憂無慮地活動,通過休閑活動體會文化魅力,探尋屬于自己獨特的那份快樂體驗。
廣場文化建設與發展包含著很多不同的方面。廣場其實是一個重要的載體,不同藝術活動都可以在這個空間內進行參與和展示。所以廣場文化有著非常豐富多元的內容與形式,包括民間藝術、傳統舞臺表演、現代舞臺表演、文藝比賽活動、業余卡拉OK比賽,等等,包容并濟,雅俗共賞。[1]而群眾舞蹈則屬于最為突出的一種廣場文化活動形式。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舞蹈也在各個地區逐步表現出個性化的差異性,群眾舞蹈基于廣場的發展而快速發展,廣場文化建設也實現了深入有效的發展。
二、廣場文化中群眾舞蹈的作用和發展
群眾舞蹈源自勞動,是人們滿足自身休閑娛樂需求的重要活動,為充分抒發自身的情感,特別是在各種節慶活動時,人們也會選擇聚在廣場中,一起歡歌跳舞等。群眾舞蹈屬于舞蹈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和專業舞蹈相互對應。群眾舞蹈除了能夠發揮娛樂功能,鍛煉身體外,還可以充分提升個人的自我修養。
當前群眾舞蹈進一步快速發展,可以有效提升人們自身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欣賞能力。此外,群眾舞蹈能夠使人們開闊眼界,拓展視野,促進社會生產、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的放松,同時促進自身發展。群眾舞蹈能夠不斷促進人們生活中的情感交流和互動,對進一步促進群眾團結協作,建立和諧的社會秩序有促進作用。[2]
廣場文化的有效建設與發展和群眾舞蹈的發展密切相關,而群眾舞蹈的發展需要基于廣場這個重要載體。廣場通常都能夠吸引廣大群眾前來聚集,為群眾提供開展各種文化活動的場所。群眾舞蹈對于廣場文化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廣場文化的建設發展也為群眾舞蹈的快速發展提供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當前,人們物質生活條件日漸改善和提升,廣場文化的全面建設發展趨勢也在進一步加快,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小鄉村,其群眾舞蹈都在快速有序地繁榮發展著,中小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的群眾舞蹈更是現在廣場文化發展的核心力量,規模逐步壯大,形式內容豐富多樣,群眾舞蹈和廣場文化彼此互為依托,共同進步發展。
三、廣場文化與群眾舞蹈的發展策略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精神生活需求也需要得到滿足,所以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整個社會都應當積極貫徹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強化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還要加強廣場文化建設。要深入探究各種中小城市與農村地區的廣場舞蹈活動的發展情況,強化群眾文化活動參與群體對于群眾舞蹈以及廣場文化的內涵理解。群眾文化工作者要清楚群眾舞蹈的發展趨勢,為群眾舞蹈的正確有序發展提供重要的方向指引,推動群眾舞蹈的快速健康發展。現階段群眾舞蹈的快速發展也迎來了新的契機,應當積極順應趨勢,把握機遇,促進群眾舞蹈和廣場文化的快速發展。
(一)群眾舞蹈活動向多樣性和多層次化進一步發展
由于群眾舞蹈的社會性以及業余性特點,使得群眾舞蹈活動必須具備多層次以及多樣性特點。廣場文化的公共性要求其發展過程中要堅持平民化的發展原則,而兼容性特點則說明廣場文化本身并沒有界限,參與其中的社會成員并不存在身份地位以及性別、年齡、學歷等的限制,大家都能夠平等地參與其中。廣場文化活動過程中,群眾舞蹈屬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種社會性使群眾舞蹈的參與者包括各個行業領域的人,沒有界限和門檻要求。群眾舞蹈的創作者以及表演者積極活動在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使群眾舞蹈應當實現多層次及多樣化的發展。[3]
(二)群眾舞蹈活動應突出地域特色和歷史文脈
不同的城市和地區,都有其各自的歷史文化特色,現代廣場文化的發展,更應注重城市古建筑、空間場所的維護以及繼承,并為人們超越時空體會人文內涵提供條件。廣場中群眾舞蹈活動的開展,能夠反映一個城市文化的特點,也能體現出城市的獨特歷史文化。群眾舞蹈能夠充分展現各個民族以及地區的風土民情、審美意識,等等。
(三)群眾舞蹈活動要以人為本,注重對人的關懷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廣場文化快速發展,而其根本的落腳點其實體現在對人的關懷上。群眾舞蹈活動的開展堅持以人為本,豐富了群眾舞蹈的生命活力。群眾舞蹈這種新興的大眾文化娛樂活動,不僅要充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要促進人們審美情趣、藝術欣賞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提升,為社會文化發展發揮促進作用。群眾舞蹈作為人們生活過程中情感交流的重要橋梁,不僅能夠促進人們的團結友好,也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發展秩序,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而重視人的關懷,也是群眾舞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注重群眾舞蹈的發展創新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能加強社會成員的凝聚力,而群眾文化是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基礎。群眾舞蹈獨有的功能能夠充分體現出社會生活以及人們思想情感的不同方面,并融合教育、心靈、情感、精神以及智慧等不同方面,可促進群眾文化豐富多樣化發展。時代的發展呈現出新特征,人們也更加重視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因此,群眾舞蹈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有效創新舞蹈的內容與形式。結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應當加強群眾舞蹈的創新,融合不同類型與風格舞蹈的形式和內容,編排更多公眾喜歡和接受的群眾舞蹈,推動群眾舞蹈向前發展。
(五)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干部的骨干作用
群眾干部作為群眾舞蹈的組織者與管理者,也是與廣大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重要橋梁。群眾干部要積極承擔起組織開展群眾舞蹈文化活動的重要職能,指導群眾進行業余的舞蹈藝術作品創作,積極培養更多的業余文藝活動骨干,深入研究有關群眾文化發展的理論,強化群眾舞蹈文化的宣傳教育工作,同時要為促進群眾舞蹈實現全面健康發展而努力。群眾文化干部是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先進文化的踐行者,要加強他們的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不斷促進其職能作用得以全面發揮,進而促進群眾舞蹈快速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廣場文化與群眾舞蹈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精神生活需求不斷增加,所以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整個社會都應當積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強廣場文化的發展與建設。基于廣場文化與群眾舞蹈之間的密切關聯性,使二者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深入發掘人的潛能,不斷創新群眾舞蹈的內容與形式,積極把握機遇,促進廣場文化與群眾舞蹈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盈.群眾舞蹈的影響與發展方向[J].大眾文藝,2019(11):23.
[2]廖倫彬.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探索[J].大眾文藝,2020(16):6-7.
[3]劉婉璐.淺談舞蹈在群眾文化發展中作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7(02):154-155.
(作者簡介:李美香,女,延邊群眾藝術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舞蹈)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