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龍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城市的人口數量以及規模都在增長,為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緩解城市人口壓力,就需要對住宅中的公共空間進行合理的設計,充分利用公共空間,使其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居住需求。本文首先對公共空間含義進行分析,然后淺談公共空間現階段狀況,最后提出提高住宅建筑設計中的公共空間設計對策。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公共空間
引言
目前,小區是作為主要的住宅模式存在的,公共區域是每個小區都具有的,而且代表了各自小區的居住環境質量。隨著我國經濟和文化的全面發展,人們對生活方式及居住的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公共空間能夠體現出小區居住環境的優劣,因此,要充分合理設計公共空間,提高人們的居住體驗,推動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一、公共空間含義
住宅的公共空間在空間上的差別化程度不同,表現出來的空間規模也不同。廣義的空間包括住宅區的內部和周圍的空間,內部空間主要包括綠化和景觀區域、內部道路交通、建筑物內電梯和公共通道等;周圍的空間一般較寬廣,主要是指社區外側的領域,比如道路、公園、體育場等公共場所。狹義的公用區域主要指小區內部的公用區域,即上述的內部空間。公共空間對于住宅區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寬敞而美麗的公共空間,反映了設計師獨特的理念,也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非常好的體驗。人們住在像花園一樣的小區里,同住在幾乎沒有綠化和高層建筑的住宅環境里相比,體驗會有很大的不同。公共空間不僅包括綠色環境,還包括娛樂設施和健身設備的配置。在設計空間時,需要根據地理位置、生態學氣候條件、文化背景、城市規劃等要求,綜合進行設計,使其在滿足所有相關人員的要求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生活和其他方面的要求,實現公共空間作用的最大化。
二、公共空間現階段狀況
(一)與周圍空間的融合
在城市發展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住宅的公共區域與周圍建筑的整合,必須符合城市發展的進程,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符合城市整體的主要文化。以上問題在建設過程中均需被考慮,但是很多住宅的建筑由于土地、居住人口以及在預備計劃和設計過程中設計者的意識等問題,存在很多與周圍不一致的公共空間。例如,在北京或西安等擁有深厚文化遺產的城市,由于近年來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和城市土地不足,導致這些城市需要占領這些古代建筑的土地,或者在周邊地區構筑密度高的住宅區。這些情況的存在,打破了整個城市的和諧,破壞了城市的美麗,使住宅區的公共空間建設變得更加困難。
(二)與當地文化的結合
隨著城市建設的速度加快,住宅需求也逐漸增加,從設計到建設,再到使用各種住宅區的時間非常短,為了追求速度,很多設計者經常采用跟以往相同的設計方案。導致市內各種各樣的社區和公共空間的設計形式基本上相似,各住宅區也沒有自身的特色,更不會對當地的人文科學深入理解,地域的文化特征沒被融入社區的構筑中。在中國古代的建筑中,各地方及時代的建筑都有其獨特的特征,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滲透到了各地的文化中。例如,北京的中庭之家、西藏風格的建筑、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高樓大廈等。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住宅共享空間,但是現在的住宅小區幾乎是一樣的,沒有和自己的城市文化相結合的獨特住宅。
(三)空間利用率低
現階段,我國城市的住房建筑密度非常高,但公共空間利用率非常低,人均住宅面積不到40m2,在世界上相對落后。共享空間是確保人們生活、休息和休閑的重要基礎,合理的設計和高利用率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在現有的住宅中,電梯、樓道、走廊等很多公共區域的設計是不合理的,在安全與舒適并存的情況下,會多出來很多不需要且不能使用的空間,樓梯的布局雜亂無章,占用的面積比較大,使得人均住宅就會相應的減少。由于社區內的道路和停車位的計劃、討論和優化還沒引起重視,所以車輛經常隨意停置,道路雜亂,這些問題存在于很多小區內,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們生活的舒適度,使社區顯得雜亂無章,同時也降低了空間的利用度。
三、提高住宅建筑設計中的公共空間設計對策
(一)加強整體布局
在住宅建筑的計劃中,必須詳細調查周圍建筑物的種類、道路狀況,以及周圍公共設施的類型、尺寸、顏色等基本信息。其次,需要確認區域城市規劃和建設指引,制定建設初期住房總體合理的初步規劃,結合項目的具體住房要求,確定社區內住房數量、住房位置和社區內道路。此外,還要在建筑物的設計、綠地的布局、娛樂設施等細節方面上下功夫,將建筑物和住宅統一,使其擁有獨特的特征。在漫長的歷史中,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以及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各種建筑樣式的公共區域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魅力。住宅的公共空間設計應與當地獨特的文化相結合,設計師可以結合自己的設計經驗和美學,在公共場合添加當地的文化和獨特的思維元素,使住宅的公共區域變得獨特,使其可以體現城市的文化底蘊和設計者對建筑住宅的獨有觀點。
(二)標準層公共空間設計
對于居民來說,公共場所不僅僅是活動場所,也是居民之間的交流場所。因此,對公共空間的地質學有一定的要求。在標準樓層公共空間的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要合理設置樓梯和走廊等,還要確保其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助于人們的溝通。在燈光的選擇上需要格外注意,樓梯和電梯的正面房間是整個建筑物公共空間的重要部分,其在改善鄰居的關系上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是人們交流的重要平臺。同時,樓梯也是消防避難路徑的重要部分。
(三)屋頂活動空間設計
在屋頂活動空間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重視交通的重要性,滿足居民對屋頂交通的需求。因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為了滿足屋頂活動空間的設計要求,使居民能夠更加方便的使用交通工具,需要對各小區的安全樓梯和相應的電梯進行詳細的調查和研究。此外,屋頂花園的設計也是屋頂活動空間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必須保證屋頂花園的內容豐富多彩,使其能夠吸引更多的居民關注,促使居民可以主動前往屋頂花園。屋頂花園需要發揮保溫效果,抑制建筑物的自身消耗,為居民提供一個優雅的居住空間。此外,還需要建設體育健身區,選擇合適的體育用品,為孩子也要提供一個獨立的區域。另外,還要給老年人設置廣場舞蹈專用區域,確保每個區域各自獨立存在,不相互影響。休閑空間的設計,主要是為居住者提供可以對話的地方,除了設置桌子和椅子之外,還需有天然的屋頂,使居民可以感受到開放、安靜的空間的舒適。
四、結束語
住宅公共空間是人們除了自己家以外的主要活動區域,不僅是人與人互相交流的空間,也是休息和放松的空間。但是,目前城市土地資源匱乏,公共空間面積被壓縮的越來越小。因此,為了提高人們居住體驗,給人們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就要合理對住宅建筑的公共區域進行設計和規劃,使其能夠更好地推動城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好明.城市住宅建筑設計中的公共空間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1(01):11-13.
[2]郭小蘭.城市住宅建筑設計中的公共空間探討[J].建材與裝飾,2020(21): 103+107.
[3]費昌龍.住宅建筑設計與規劃設計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18(12):106.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