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玲
摘要: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在課堂上創設或引入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文章從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重要作用出發,探討了高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相關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模式
一、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重要作用
1、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充分詮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整體的物理學科素養,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在物理學科方面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同時也順應了高考物理命題的發展趨勢。生活化模式的教學可以將復雜的、抽象的物理問題轉化為簡潔、具體、生動的生活問題,通過這樣的轉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和物理題目的理解能力,貼近生活的內容不僅能為枯燥高中物理課堂帶來活力,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教學情境,提高他們對高中物理知識點的學習和認知能力。
2、貫徹“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理念
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也是順應“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回歸理論”的教學理念,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和在生活中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為目標的。物理是一門包含許多技術理論知識的課程,它能夠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物理技術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中物理的學習不局限于對理論知識的解釋,也無法光通過指導學生準備物理實驗材料、觀看實踐操作過程和注意的有關事項就能完成,而要把理論教學與物理的實踐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高中物理課程也具有強烈的貼近現實生活特征,這就要求相關教師以物理理論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作為教學基礎,整合生活資源和物理課程的合理配制,從而充分展示且發揮出物理課程的實用價值。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1、以實際問題為導向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物理概念是最基本的內容。一般來說,物理學的概念及其應用涉及到解釋日常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等諸多方面,因此,在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中,教師應注意在適當的時候引入生活中于物理問題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引入的各種物理問題情境中進行積極地思考和探索,在理解物理概念的同時,完成相關的概念和物理規律知識的內化和建構,以確保這些物理知識能更好地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或去解釋生活中的實際現象。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強、層次性明顯的學科,教師在描述新知識點時,可以由淺入深創設問題,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現象等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扎實地學習物理知識,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物理問題探究方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知識點。同時,教師應注意以問題為導向的生活化模式教學方法,不是盲目地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而應充分發揮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的作用。教材中的物理知識應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經常發生的事件或社會問題創設物理問題情境,比如,可以利用國家發射衛星的時事事件提出如“人造衛星當中運用到哪些物理知識?”的問題,當教師跑出此類型的問題后,學生通常會紛紛開始想象人造衛星聲控的畫面,并且在討論和總結的過程中探索出天體運動、萬有引力相關的知識,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展示宇宙飛船與太空空間站對接的情況,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完成這些行動所需的物理條件。在這樣充分融合顯示情境的生活化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把衛星發射所包含的物理理論真正理解到位。
2、借助多媒體工具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進步,教育行業的方法和模式也與時俱進,教師們也在不斷優化教學資源,現如今的課堂已經可以積極地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到教學的具體環節中,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呈現畫面、動態的視頻和音頻,來降低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理解的難度,同時能聚焦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營造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工具在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模式中的運用不僅可以給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圖片,而且可以直觀地看到視頻和其他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有趣,同時也使學生對所學到的物理知識有更深刻、更深入的了解。例如,教師在開展“電磁技術與社會發展”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互聯網教學資源,錄制成包含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將顯示生活中蘊含的各種與電流、電磁技術、家電應用等相關的場景完整呈現在學生面前,進一步加強學生電磁技術運用理解的深度與廣度。然而,隨著多媒體工具的普及,教師也應該認識到多媒體教學不能有效地激發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等問題,從長遠來看,要借助多媒體工具做好高中物理生活化模式的課堂教學,教師還應該考慮如何更科學、更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工具展開高中物理的教學。
3、與生活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所謂將物理課堂與生活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時,在圍繞教科書中的理論,不僅不局限于實驗室的標準設備實驗,還要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與學生的生活和社會情境結合起來,組織學生正確地運用物理知識參與實踐活動。教師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用物理知識為生活實踐服務,當然,最好的方式和內容是結合生活實踐。比如在學習物體的直線和曲線運動時,可以假設學生們到了一個河流景點,這個河流的水位已經超過了警戒線,可能會引發游客傷亡,如果學生是該景點的工作人員該如何引導游客去往正確的方向避險?通過這樣與生活和社會實踐相關的實際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完成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場景中的轉移。
結語
高中物理的教學目標之一體現在幫助學生熟悉物理知識在生活常見場景中的原理與運用方法,并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內容加強學生靈活運用物理原理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不可分,教師可以積極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來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并應用多媒體工具講解具體教學案例,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引導高中學生真正將物理知識吸收內化到自身知識結構體系中。
參考文獻
[1]魯雪峰.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9,6(83):139-140.
[2]彭立君.例談中學物理課堂實驗設計的創新改進[J].物理通報,2017(01): 82-84.
[3]程美琴.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分析[J].名師在線,2019 (36).
廣西貴港市高級中學 5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