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國演義》中的儒家思想探析

2021-12-01 01:50:53崔雪茹張景行
關鍵詞:儒家思想

崔雪茹,張景行

(1.西南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2.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三國志通俗演義》,即《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是由元末明初作家、小說家羅貫中所著。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既根據西晉徐壽所著的史書《三國志》為事實基礎,又加入了作者根據時代特征、思想潮流、后人評價等要素創作的虛構劇情,對人物形象進行了想象和改編,做到了清人章學誠評價的“七分實事,三分虛構”[1]76,兼具了紀實與小說的特點。因此,《三國演義》中的情節構造、人物形象兼具了漢末三國與元末明初的時代文化。其中,作為中國古代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尤為突出。小說中無論是史實形象還是虛構情節都貫穿了儒家思想的精神特點。通過深入刻畫“名正言順”的蜀漢政權,仁義、正統、統一等思想成為《三國演義》的主導思想,例如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董仲舒的“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2]2495-2529觀念等。同時,由于歷史事件與時代背景交織的寫作特點,《三國演義》中也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從三國時期到元明時期的演變與更迭。

從《三國演義》成書的時代特點上來看,一方面,當時處于元末明初的改朝換代時期,國家戰亂、各路勢力紛爭頻繁,進而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全國,這也正契合了三國時期的分裂、并立后統一的局面。正如春秋戰國時期,面對階級的更迭與國家的分裂,文人志士會更加呼喚儒家思想的仁義與一統精神。這也使得《三國演義》中出現了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局面;另一方面,隨著千年的演進,儒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始終適應著時代發展、對自身觀念進行更新與補充,使得《三國演義》中出現了元明時期的理學思想。

由此,《三國演義》中表現出豐富多變的儒家思想,值得讀者細品與思考,也為學者留下了探尋儒家思想、儒學觀念發展的資料。演義作為一種小說形式,其中的故事情節無法作為史實推敲,但其中儒家思想的運用與歷史進程關聯甚密。通過對三國演義中儒家元素的研究,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傳承與發展儒學思想,透視其不同時代的應用,為儒家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繼承與發展提供有效借鑒。下文中,本文將結合《三國演義》的儒家文化背景,節選小說中部分人物與經典情節,分析《三國演義》中的儒家文化元素及其現實意義。

一、《三國演義》的儒家文化背景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動蕩不安的時代,也是最富有英雄色彩的時代。東漢末年,政治昏暗,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日趨尖銳,土地兼并日益嚴重,戰亂頻繁,終于迫使人民群眾于水火中揭竿而起,引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于是,世事飄搖,風云際會,英雄輩出,逐鹿中原,從何進、董卓、李傕、郭汜擾亂京都,到曹操、袁紹、呂布、孫堅、劉備等擁兵割據,誠可謂各領風騷,“一時多少豪杰”,走馬燈似的在三國歷史舞臺上登臺亮相,最后曹魏集團以司馬氏父子之力,飲馬長江,滅蜀吞吳,問鼎中原,三分歸一。這種歷史時代便是變革和轉型的時代,往往是產生杰出人物和英雄人物的時代。

(一)題材背景:漢末三國鼎立,儒學遭受沖擊

《三國演義》的題材背景,是群雄爭霸、三國鼎立的東漢末年時期。時值東漢統治階級權力衰微、外戚與宦官專權、人民生活困苦、起義頻仍的朝代末期,封建統治階級遭受危機,而儒學精神也受到嚴重挑戰。

這一時期的儒家學派自孔子創立以來,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對封建君主統治、道德教化、倫理關系等方面都形成了較為成熟、符合時代要求與統治階級需求的觀點,并逐漸成為顯學,在漢代上升為統治思想,指導著從統治階級到大眾百姓的生活。

在繼承方面,儒學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仁愛”“民本”思想得到了繼承與推廣。根據“仁者愛人”[3]137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3]81,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愛”思想得以傳承;根據“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3]139的觀點,統治階級名分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強化;由此產生了“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觀點,孔子要求統治者以民為本、施行仁政。在創新方面,戰國時期的孟子根據“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記·曲禮》),進一步提出“仁政”學說。西漢大儒董仲舒根據《公羊春秋傳》中的“大一統”觀點,提出“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2]2495-2529,輔以對民眾的“綱常倫理”、對君主的“天人感應”論述,迎合了大一統的時代要求與統治階級需求,促使儒學成為漢代的統治思想。

正因如此,《三國演義》中面對東漢末年的統一國家即將再一次被分裂,外戚和宦官專權,君主權力衰微的亂局,儒家思想在成為統治思想后,首次受到了嚴重挑戰。而不同于春秋戰國的是,此時儒家思想已成為正統,受到由上至下的尊重與推崇,由此使得眾多豪杰的行動不可避免地帶上了儒學色彩。

作為漢景帝的正統后裔、志在“光復漢室”、信奉仁義精神的劉備,自然成了《三國演義》主角的不二之選。一方面,劉備作為漢朝統治階級的后裔,從名分上做到了“名正”;另一方面,劉備以漢室復興為己任,從未像曹丕一般以魏代漢、自稱新帝,也沒有像孫權一般先向“反賊”曹魏稱臣,而后自立門戶稱帝,而是以“漢昭烈帝”自稱,做到了綱常意義上的“言順”。名正而言順,即使劉備與蜀漢的結局是失敗的,也足以成為當時儒家人物所向往的精神目標。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4]2(許劭語)之名的曹操,即使曹操能夠平董卓,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基本統一中國北方地區,推行有效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穩定社會秩序,維持中原地區政局穩定。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奸雄”成為他的標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作為宦官世家的血統,無法滿足儒家“正名”的要求;另一方面,曹操既重刑名法術之學,在任濟南相時重豪強兼并之法,有犯禁者即棒殺之,又奉行“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4]683-684的觀念,說明他是既重禮治又重法治的。曹操重法治,但并不排斥禮義教化。曾頒布《禮讓令》《修學令》,申明禮治,其中《修學令》說:“喪亂以來,后生者不見仁義禮讓之風,吾甚傷之”[4]11,命令各郡縣設立學校,“庶幾先王之道不廢,而有以益于天下”[4]11。然而,時逢亂世,禮治只能用為輔助。

可見,在漢代得到完善的儒家“愛民”與“仁政”思想,足以成為《三國演義》的篇章底色。

(二)創作背景:元明改朝換代,儒學日趨完善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創作于元末明初時期,其時社會戰亂不斷,農民起義、政權割據接連不斷,深受戰亂之苦的平民老百姓渴望社會的穩定和安寧。羅貫中深切感受著人民生活的疾苦,百姓渴望通過儒家的仁政和三綱五常實現社會安穩、生活和樂。從《三國演義》的創作背景來看,這本書蘊含著人民對于明君的渴望。在小說創作的過程中,羅貫中秉持“尊劉貶曹”的態度,贊美了以劉備為首的蜀國勢力,而貶斥了曹操。

對比《三國志》,從客觀史實上來看,《三國演義》中塑造的劉備、曹操等人的人物形象與歷史事實有一定的出入,歷史上的曹操并非殘忍、不惜才的奸雄形象。在《三國演義》中存在很多類似的尊劉的例子,比如,歷史記載中,赤壁之戰的主要角色本是周瑜,作者卻在這場戰役中突出了身處劉備陣營的諸葛亮。作者對小說《三國演義》的戲劇化塑造,也是儒家思想的一種體現。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作為漢室王朝的皇親,這一角色在小說中代表了儒家所宣揚的倫理正統思想。而曹操代表的則是亂世的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小說中對于劉備以及蜀國的推崇正是體現了儒家倫理禮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倫理禮制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正如《論語·學而》中記載:“禮之用,和為美。先王之道,斯為美?!盵3]8儒家提倡用倫理禮制對社會民眾進行教化,從而使社會變得更加有秩序,這也與當時處于戰亂中的底層人民的思想相貼合。

元末明初正是儒學歷經三教合一、理學發展后得以達到頂峰后的時段。南宋大儒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張,將儒家修身的要求擴大到“天理”這一客觀精神上,進一步壓縮了儒者自身主觀的欲望與需求。這一思想有效地擴張了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思想,將君子為他人著想的品質拓展到“天理”這一客觀精神上,進一步使儒家的仁義思想規范化,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僵化。

正是在這樣的精神指引下,面對元末明初的又一次戰亂,已經高度成熟化、規范化的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作者羅貫中同樣受此影響,更加呼喚儒家思想的回歸與指引。正因如此,《三國演義》一改中國古代亂世中法家受用的潮流,創作了劉備這樣儒者形象的主人公。這不僅是對劉備光復漢室志向的歌頌,也是對儒家正統、仁義、統一精神的呼喚。

二、《三國演義》中的儒家思想體現

《三國演義》中,王室衰落、群雄紛爭的大背景下,具有正統漢室血統,為漢王朝衰落悲嘆,以光復漢室為目標的劉備,作為蜀漢國君,本身就是儒家思想的化身。在他的身上,愛民、仁德、仁義、忠君等儒家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反映了儒家對仁君的要求與向往。同樣的精神也寄托在了書中的蜀漢政權上,諸如關羽、張飛、諸葛亮等都是儒家思想的踐行者。然而亂世之中,如此仁愛之心可能最終仍不及計謀與法度的力量,這也是造成蜀漢最終沒落的原因之一。但是這樣的抱負仍然是儒者所追求的,故千余年來,劉備始終是人們推崇備至的愛民、仁德的明君。

《三國演義》在描寫魏、蜀、吳三國形勢時,主要以魏、蜀兩國的矛盾展開,塑造了劉備、諸葛亮、關羽、曹操等多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墩撜Z·顏淵》中記載:“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盵3]128君王、臣民、父親、孩子都應該履行他們各自的職責。孔子的這一正名思想在《三國演義》對于蜀國眾人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一)劉備的形象塑造中蘊含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愛和重德理念

儒家的仁愛思想和重德理念在劉備身上得到了體現。在儒家思想中,一個人的德行對于成就自我是十分重要的,而“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墩撜Z·雍也》中記載:“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3]61樸實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樸實,又難免虛浮。只有文采和樸實平衡與結合,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君子。同時,儒家也強調仁政,以民為本,這是孟子對孔子仁愛精神的發展,他在《孟子·離婁上》中提出了“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5]277。他認為夏商周三代獲得天下是由于仁,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諸侯國家的興衰存亡也是由于同樣的原因。天子不仁,不能夠保有天下;諸侯不仁,不能夠保住國家;卿大夫不仁,不能夠保住祖廟;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夠保全身家性命。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一個“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仁君形象?!度龂萘x》第三十五回中,劉備至新野理政,新野之人都唱著“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6]284,可見劉備十分受百姓愛戴。同時,他也虛心納諫、從善如流、任用賢才,展現了儒家忠義、仁德的思想。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任用趙子龍等多位賢才。《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中記載,趙子龍單騎救主后,劉備接過,將阿斗擲之于地,說:“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6]334劉備對趙子龍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同時,他重視與兄弟之間的情誼,展現了忠義之道。桃園三結義之后,劉備一直十分看重與關羽、張飛之間的兄弟之情。關羽死后,他的反應是:“大叫一聲,又哭絕于。眾官救醒。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濕衣襟,斑斑成血。”[6]619在對劉備這一人物的塑造過程中,作者羅貫中重點體現了他的仁德,展現出儒家所追求的仁君形象,體現了作者對于儒家仁愛、忠義精神的推崇。

1.劉備仁義體現了儒家仁愛與天命觀念的融合。面對爾虞我詐、情況復雜的三國亂局,欺瞞、背叛、勾心斗角充斥著《三國演義》各路豪杰的爭斗中。然而,劉備身上幾乎看不到這樣的情節,主流仍然是對仁義、誠信的極致追求,充分體現了他對于儒家仁義、忠信精神的追求。

小說開篇第一回,劉備偶遇張飛、關羽二人,表達出共同的志向后,三人首先做的就是“結義”。小說中描述道:“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6]4一方面,在結義中,三人將漢室宗親劉備作為大哥,強調雖然三人不同姓,也不是同一階層之人,卻仍可為了百姓與國家結為兄弟,是儒家積極入世的體現,也是仁義觀的具體應用,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3]81的具體表現;另一方面,桃園三結義的形式是“祭拜天地”,還請皇天后土共鑒,否則“天人共戮”,充分體現了漢代儒學“天人合一”與“天命觀”的思想,認為施行道義既是為了人民,也受到“天”這一監督者的監管。故“桃園結義”場景,可謂是先秦儒學與漢代儒學觀念融合的一次體現。

小說第十三回,驍勇善戰卻又驕橫無常的呂布在投奔袁紹失敗、與曹操大戰后,又決定投靠新領徐州的劉備。面對如此棘手之人,糜竺等人規勸劉備不可收留,劉備卻說:“前者非布襲兗州,怎解此郡之禍。今彼窮而投我,豈有他心!”[6]95面對曹操遣使教劉備殺呂布,又說:“他勢窮而來投我,我若殺之,亦是不義?!盵6]110自始至終,不同于呂布的功利蠻橫、曹操的老謀深算,劉備對投靠者的仁愛之心,對處境困苦之人的愛憐,不因呂布無義而殺投靠之人。也正如張飛一句“好人難做”的感嘆,劉備雖借此躲過了曹操與荀彧的“二虎競食”離間計,卻最終被呂布夜襲徐州,也側面反映了仁義在亂世中易為計謀所限的局限性,與追求這一崇高理想的難度之大。

2.劉備愛民體現了儒家的民本思想。面對三國戰亂、民不聊生的狀況,劉備始終秉持愛民思想,盡自己個人的力量挽救百姓危亡。甚至戰事緊迫時,劉備還帶著流難百姓行軍,即要作戰,又要時刻護百姓周全。

小說第四十一回,面對曹操進攻樊城、使“軍民共焚”的威脅,諸葛亮建議劉備迅速撤退,前往襄陽。劉備卻說:“奈百姓相隨許久,安忍棄之?”[6]326面對即將被曹軍踏破的樊城,劉備實在不忍割舍追隨他的民眾,竟然決定攜帶全城百姓一同逃亡。而看到百姓扶老攜幼隨他艱難渡河的場景,劉備大慟曰:“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6]326甚至當即準備投江謝罪。來到襄陽時,面對守軍魏延、文聘的內訌,魏延將城門大開欲引劉備入城,卻引發自己與守軍的城中內訌混戰,劉備當即放棄了大開的襄陽城池:“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陽!”[6]326-327轉而前往江陵。劉備還不懼曹軍大舉追殺,“擁著百姓,緩緩而行”,“令張飛斷后、趙云保護老小,其余俱管顧百姓而行。每日只走十余里便歇”[6]327。眾臣認為民眾大大拖緩了行軍速度,建議劉備暫棄民眾,迅速前往要地江陵以便據守,劉備此時泣曰:“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6]327

縱觀劉備攜帶老少百姓逃離曹操軍民俱焚的威脅,又不論戰局緊張,始終保護著百姓行軍的舉動,正是儒家仁愛、誠信觀和民本思想的又一次重要體現。一方面,劉備面對戰局的劣勢、退守的必然,選擇攜帶追隨他的民眾一起逃亡,是對“仁者愛人”思想的發揚。劉備已經具備了儒家“立人、達人”的條件,所以他始終追求讓自己的成就與民眾的幸福相統一。而如若為了自己的發展拋卻民眾于水火,是對劉備儒家仁愛思想的反叛,所以劉備無論戰局緊要,都要踐行自己心中的仁愛觀念。這也是作者對于仁君呼喚的體現。另一方面,劉備始終重視民心與民眾追隨的原因,是他相信“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孟子提出“民貴君輕”、認為以民為本是國家的立國基礎,到漢代儒學對君主愛民的“天人感應”要求,無不反復強調民心得失對封建王朝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劉備始終堅持把仁愛民眾作為自己身為君主的要求,同時也是借此恢復漢朝傳統,追求曾經重視人民、仁愛民眾的漢王朝統治。

但是也要看到,這樣的仁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應當指出,對民眾的仁愛、以民為本的民本觀,本應是古代中國維護與推進封建統治的有力工具,而不是與統治相悖的。《三國演義》中的上述描述據此解釋了劉備爭霸失敗的原因之一,即處于古代亂世中,這種思想并非自身存在錯誤,而是缺乏足夠的施行基礎,使得效果往往喜憂參半。

描寫劉備攜帶民眾出走,固然是愛民君主形象的一次歌頌,使其在古代歷史上頗受好評,但客觀上,以此為代表的思想也對蜀漢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如若劉備面對魏延的接納,果斷選擇進入襄陽城,相信據守襄陽對劉備及其勢力都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而面對曹軍追擊,如若選擇迅速前往江陵,也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但無論如何,歷史不存在假設,只有將儒家的仁德思想貫徹到底,才使得劉備的形象更加豐滿、更加具有吸引力,使其足以被千古傳誦。

(二)關羽的形象塑造中蘊含了儒家思想中的忠義理念與倫理禮制

關羽是儒家“忠”和“義”思想的典型。儒家思想提倡積極從政、忠于君主,孔子認為忠君思想是修身重要的一步,在《論語·述而》中記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盵3]73孔子的忠君思想同時也是古代封建倫理等級思想的體現。儒家重義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在孔子仁愛基礎上對仁義之道進行深化,使忠義思想深入人心。孟子認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盵5]332但在二者無法同時滿足的情況下,孟子決定“舍生而取義者也”。可見,“義”也是儒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三國演義》的塑造中,關羽嫉惡如仇,雖驕橫輕敵,但他在書中展現的忠義足以令人稱頌。在《三國演義》中,他為保護劉備妻子,提出三個條件假意降曹。在小說第二十七回中,關羽在得知劉備的消息之后,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尋找兄長。在小說第五十回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為“義”釋曹操?!坝窨伤槎豢筛钠浒祝窨煞俣豢筛钠涔潯盵6]394正是他忠義的體現。同時,小說中對忠君思想的推崇也體現了儒家倫理禮制,崇尚忠君思想與等級制度。

(三)諸葛亮的形象塑造中蘊含了儒家思想中的從政和仁義理念

諸葛亮身上體現了儒家知識分子的理想化人格。首先,儒家思想體現的是一種積極入世、經世致用的態度,它倡導人們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并以此來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儒家的思想家們提出了為政的方法態度,例如《孟子·告子下》中記載:“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盵5]348這是對仕途失意的人的鼓勵,從中也可以看出儒家對入世的倡導。諸葛亮便是一位關心時事、積極從政之人,他在出山之前就一直關心著天下大事,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以隆中一對提出對天下三分的宏遠構想,跟隨劉備積極入世,輔佐了劉備和劉禪兩代君主,忠心耿耿,鞠躬盡瘁。同時,他也是一位忠義之士,因劉備的知遇之恩,出使東吳,“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在劉備白帝城托孤后面對無才的君主,仍然忠心輔佐,在《出師表》中,他用情真意切的話語來勸諫劉禪勤政廉明,為劉禪指明了從政的方向。在《三國演義》的描述中,諸葛亮也是一位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英雄。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曾評價諸葛亮,“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7]316。在《三國演義》中,對于諸葛亮足智多謀的描寫十分常見,比如著名的草船借箭、空城計、三氣周瑜。

《論語·陽貨》中記載:“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盵3]183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五常,這幾點在諸葛亮身上幾乎都可以得到體現??鬃訉τ谔烀^,雖保持著“子不語怪,力,亂,神”[3]72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卻也提倡“畏天命”,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3]125,相信有人力無法改變的命運,體現了盡人事知天命的思想。在《三國演義》的結局中,蜀國的失敗體現了理想幻滅的悲劇。劉備善用賢才、仁愛重德,諸葛亮足智多謀,在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卻還是沒有獲得最終的勝利。在小說結尾,作者寫道,“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巡”[8],體現了儒家的天命觀。人生在世不能處處隨心,有些事情無法強求,在積極進取“盡人事”的同時,也要懂得知天命,順應天命。

三、《三國演義》中儒家思想的作用與意義

總之,作為一部描繪歷史事件的演義小說,《三國演義》滲透了作者的理想、對儒家精神的呼喚與傳承。面對社會亂局,《三國演義》一定程度上譏諷了老謀深算、忙于爭霸的各路勢力,體現了對他們忽視民眾、不擇手段的批判。而以劉備和蜀漢為精神寄托,大力贊揚了亂世中保持仁愛、民本思想的人士,要求人們在亂世中回歸儒家精神,克制殺戮與爭斗,關注底層百姓的感受。作者將時代儒家思想中最美好的部分,諸如愛民、仁義、德治等,描繪在小說主角劉備身上,使得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受到了千古傳誦。

當然,古代中國的現實狀況,正如《三國演義》開篇的那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比寮宜枷朐趤y世中,往往也因缺乏實施的基礎與追隨者,而不得不與其他思想融合,以便幫助國家恢復與統一。這也正是為何《三國演義》結局與歷史史實一致,蜀漢最終日漸衰微,無法抵擋工于謀略與法度的曹魏。

小說既歌頌了蜀漢尊重儒家思想的美好,也在一定程度上講述了如果亂世缺乏儒家思想的踐行者與擁護者,即使對儒家思想如此尊崇的蜀漢,也難逃悲劇結局的必然。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元末明初的儒學已經高度發達,但在改朝換代中,依然是亂象叢生、民不聊生。作者在對歷朝歷代分合大勢的理解中,領悟了儒學即使在國家分裂時也獨具其特殊意義,因此創作了處處洋溢儒家色彩的《三國演義》,進一步將儒家文化觀念發揚,鼓勵人們無論是和平時期,抑或是亂世,都應尊崇儒家的仁愛與正統思想這一觀念。

《三國演義》借此將劉備與蜀漢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并與宋明理學思想和一批文學作品相融合,使得儒家觀念深入人心。明末清初那一大批有氣節、有志向的反清志士的涌現,以及許多人在清軍戰亂中依舊高舉“反清復明”旗幟的現象,也是受此思想的鼓勵與影響。《三國演義》在事實上推進了儒家學說的傳播與發展,進一步鞏固了儒家思想在民間的主流地位。

如今,傳統的儒家思想經過創新與轉化,已經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契合,進化出新的表現形式?!盀槿嗣穹铡钡娜嗣裾谥?,以民為本思想的傳承,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求,都與儒家思想有著密切的契合。因此,雖然戰亂與紛爭時期已經遠去,但我們仍然有必要了解《三國演義》與其儒家思想內涵,尤其是民本思想與仁德觀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摒棄其中的階級觀念、封建統治思想,提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其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為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目標助力,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助力。所以,《三國演義》中那份雖然淳樸,卻始終堅守的道義與仁德,更加值得銘記。

猜你喜歡
儒家思想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轉化思想的應用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論現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江淮論壇(2017年2期)2017-03-30 10:15:31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天府新論(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3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與現代秩序的追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 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精品.com|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国产成人1024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视频大全|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久草视频中文|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91九色视频网|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999国产精品|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语少妇高潮|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午夜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国产男人天堂| 毛片久久久| 午夜影院a级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一级爆乳无码av| 九九九国产|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a亚洲视频| 精品视频福利|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国产自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