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城北小學 鄧桂香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單元整合”以單元知識點為基礎,使學生明確單元內知識點間的關系與單元間知識點的聯系,從整體認識數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單元整合”的認知存在偏差,使得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如下問題:
在小學數學“單元整合”中,教學內容碎片化是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關聯性是“單元整合”的基本原則,只有具有關聯性的數學知識,方可用于“單元整合”。但因部分教師對“單元整合”的認識出現偏差,將碎片化知識用于“單元整合”,易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出現混亂,影響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難以引導學生構建完善、整體知識體系,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這與“單元整合”的實施目的相悖。
在小學數學“單元整合”中,完善、整體知識體系的構建需依托于核心知識點與基礎知識點。也就是說,教師需圍繞單元知識內容,選擇重點作為知識聯系與整合的線索,方可引導學生從整體掌握單元知識,梳理數學知識點,構建正確的知識框架。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重點不突出,學生易在學習時混淆重點與基礎知識,使學生構建的知識框架與體系偏離“單元整合”核心知識點,降低教學成效,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與素養的培養。
“單元整合”不僅可引導學生構建完善知識體系,還可在整合過程中發展學生思維。但部分教師在進行“單元整合”時,以知識教學為主,忽略了學生思維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選用灌輸式教學法,以填鴨方式向學生介紹數學知識,并未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知識建構,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流于表面,不能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與聯系,難以落實“單元整合”。
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單元整合”問題,本文以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材為例,結合課堂教學實踐,總結“單元整合”要點,幫助小學數學教師規避“單元整合”問題,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在小學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中,教材單元內容的設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與思維發展規律,通過各單元知識的有效銜接與反復強調,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便于學生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就此,在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認識到教材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引導學生在全面了解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知識點間的聯系,以此構建基礎知識體系,為數學知識的“單元整合”奠定基礎。
例如,某數學教師在進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教學時,引導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的“加減法”“加與減”“除法”“乘法”“乘除法”“混合運算”(均為北師大版教材中“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之前學習的知識點)等內容進行知識銜接與體系建構。細化來說,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三道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銜接:(1)在小數中,小數點左邊是指什么?小數點右邊是指什么?(2)請用筆算解答下列問題:1628+2165=?2724-279=?(3)根據上述筆算問題,請口述整數加減法的規律與方法。在知識回顧完成后,教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提出“小數加減法”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根據預習結果進行小組討論,探究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異同點,總結小數加減法的規律與方法,將其與整數加減法的規律與方法整合,實現數學知識的整體構建。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小學數學教師依托于教材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新舊知識銜接,對比新舊知識的異同點,鞏固舊知識,認識新知識,實現有效的“單元整合”,便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針對小學數學“單元整合”中存在的重點不突出問題,教師可引入思維導圖,結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新課標要求等,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并以此為基礎組織學生圍繞該重點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總結該重點知識相關的數學知識,既可使學生明確課堂學習重點,也可引導學生將零散的數學知識通過思維導圖聯系在一起,便于學生從整體把握數學知識,發揮“單元整合”的作用。
在新知課堂中,教師在進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下冊“四邊形”的教學時,引導學生結合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知識點,以圖形的性質為重點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繪制的思維導圖以“四邊形”為主干,繪制“梯形”“平行四邊形”的分支,在“梯形”后用括號描述其特點,即一組對邊平行;在“平行四邊形”后用括號描述其特點,即兩組對邊平行。在“平行四邊形”分支中,繪制“長方形”“菱形”分支,在“長方形”后用括號描述其特點,即四個角為直角;在“菱形”后用括號描述其特點,即四邊相等。“長方形”與“菱形”中分別繪制分支,均連接于“正方形”分支,在“正方形”后用括號描述其特點,即四邊相等、四個角為直角。通過該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使學生明確四邊形的性質與圖形特點,掌握四邊形的知識重點,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
針對小學數學課堂以教學為主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師需在知識點整合的基礎上,整合練習題,合理設計習題訓練,培養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在數學習題解答過程中利用關聯性知識,發展學生的關聯性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使學生明確關聯數學知識點間的關系與異同,避免學生混淆數學知識。
以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為例,教師在進行“單元整合”時,針對各個單元的知識點,設計不同習題。在“認識更大的數”這個單元中,要求學生將3、1、0、5、0五個數字組成最大的五位數和最小的五位數,并計算兩數的和。該問題考查學生對“數的大小”“整數的加法”知識點的整合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單元整合”存在內容碎片化、重點不突出、以教學為主等問題,教師可通過構建知識體系、繪制思維導圖、設計習題訓練等方式,創新“單元整合”方式,引導學生將碎片化的數學知識整合,構建廣度、深度更高的知識體系,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