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白蒲小學 陳 燕
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會聽、聽懂、聽出問題,才能更好地開展課堂互動,有效達成教學目標。下面我就結合數學課堂教學,談談小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
傾聽是一種能力,學會傾聽,更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能力,是師生在課堂上溝通的基礎和交流的保障。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會傾聽、真正聽懂,才能捕捉到課堂教學的精髓;教師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傾聽發言,發現癥結,才能更好地查漏補缺。
認真傾聽是學生改變學習模式,自主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比如課前兩分鐘,教師可以使用開火車口算的形式,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的鍛煉。課堂上,教師將課前梳理的教材難點用講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傾聽故事中尋找解題所需的數學信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享受求知的樂趣,這樣他們就會主動傾聽別人的發言,潛移默化地鍛煉認真傾聽的習慣。對于沒有認真傾聽的孩子,教師及時提醒,讓他們快速集中精力,進入學習狀態。
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的,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是讓學生在學習道路上不斷進步的核心技能。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充分挖掘他們的聰明才智,讓每一個孩子在學習中展現自己的才能。
在平時上課時,應特別關注學生傾聽習慣的良好養成,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我們要面帶微笑注視著他們,認真地傾聽他們的回答,也要讓班級里的其他同學放下手里的東西,身體坐直,眼睛注視著發言的同學,這樣會讓發言的學生意識到教師和同學們都在認真傾聽著他的發言,為他的優秀點贊,讓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成就感。
比如,有一次我在教學“圓柱的體積公式”推導過程時,有一個學生在本子上畫畫。我發現后,喊他起來回答問題,他站起來愣了愣,我旁敲側擊:“還記得我們學圓的面積公式時是怎么推導的嗎?”他眼珠轉了轉,說:“把圓轉化為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圓的面積是πr2。”經過我的一步步引導,他終于把圓柱的體積公式推導出來了。就在他面露喜色時,其他同學紛紛舉手:“教師,讓我來吧,我會說得更棒!”我贊許地望著這些孩子,豎起大拇指表揚他們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同時也沒有指責這位不認真聽課的學生。課后,他交的課堂筆記里夾著一張紙:“教師,我錯了,以后上課我再也不做小動作了。”這次課堂教學讓我受益頗多:以真誠、平等的心態尊重每一個學生,同樣會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大愛無言,潤物無聲。所以,我們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中,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
心理學研究表明,要讓學生保持長久的注意力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因為缺乏互動,學生容易出現精力不集中的情況,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樂于學習,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更體會到教師深深的愛。
教師作為表率,要給學生樹立一個好聽眾的形象。在課堂上,當學生回答問題吞吞吐吐時,當孩子說錯時,當孩子“欲言又止”時,我們都要耐心等待,認真傾聽。等學生講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細節做一些文章,比如提問學生有沒有聽懂別人的意思,讓他們再重溫一下別人的思路,這樣學生會發現沒有傾聽是不行的。如果回答問題的學生的答案中有一些偏差,教師不必急著指出來,而是讓其余學生說一說聽出了什么,以此激發學生的質疑精神。
總之,讓孩子在課堂學會傾聽,是我們教育者應盡的責任。學會傾聽是數學課堂不可或缺的追求!相信,學會傾聽的孩子會更有智慧、更有修養。只有抓住教育契機,強化學生的“傾聽”能力訓練,學生才能切實擁有“傾聽”的能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