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曉 張軍 (無錫太湖學院商學院)
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國家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教育”,鼓勵教育進行深度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帶來的“紅利”,形成線上線下并駕齊驅,共同推進的學習模式。
翻轉課堂來自美國的MOOC 教學模式,我們不能直接使用。對高等教育機構進行翻轉課堂的研究有助于改變教學方法,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使創新技能的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求,使得高校教育信息化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充分發揮。
翻轉課堂也被譯為翻轉教學。翻轉課堂改變了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它最主要的特點是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不再是過往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差甚大,扭轉了學習和知識內部化的進程,改變教師和學生在傳統班級中的作用。
1.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這種顛覆教學形式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首先提前布置預習內容,制定合理的學習大綱和學習計劃。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中能夠很快進入角色,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積極參與教師指派的教學任務,高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基礎上,能夠自覺做到預習、復習和思考等。
2.個性化指導原則。翻轉課堂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自學能力。教師必須設計學生的整體活動和學習計劃。教師在其中更多是扮演指導和統籌的角色。事先布置需要學習的內容和完成的任務,然后由學生自學,并將不懂的地方做好筆記并跟教師進行交流,并且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允許是線上交流,也可以是線下溝通。多渠道的方式也可以方便學生及時答疑解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個性化輔導,不能“一視同仁”,爭取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差異化的安排。
3.重視學習過程評價原則。翻轉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在預習課程中,是發自內心的積極主動行為。因此,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診斷性評估特別重要,以便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與其他同學和教師交流。需要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跟蹤學習內容,跟蹤學習進展情況。安排合適的學習任務,記錄和觀察他們的學習行為,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關于改變班級觀念,國內外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師普遍認為,改變班級是“以學習為導向和以生活為導向”班級的最佳教學模式。但是,一些教師仍然受到認知偏見的影響,教育理念無疑是對國家高等教育機構教師的長期和艱巨挑戰,尤其是對于年紀較大的教師,已經習慣了固定的教學模式,對于新事物相對比較排斥。所以在提高教師信息媒體素養中,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也需要學校的通力合作。
很多事實證明,傳統的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無法滿足學生對某部分知識的探索精神。學習代表著一個人在特定情況下的行為或行為能力的更持久的變化,這是一個重復的練習或經歷的結果。在信息技術領域,總的來說,信息技術知識和適應性都有所提高,但由于家庭狀況和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學生人數并不多。在學習習慣方面,國內高等教育的學生長期受到基礎教育的影響,很難迅速從學習轉向自主學習,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渡過程。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對翻轉課堂進行了嘗試,但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經過總結,發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雖然翻轉課堂不再強調教師在講臺上授課,但其實對教師的要求反而更嚴格。它要求教師必須熟練授課的每一個知識點,并能夠科學地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學習方式。而現實是很多教師不能靈活的運用各種媒體,在授課上也顯得單調枯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自主學習則顯得更加艱難。如今各種線上資源層出不窮,制作精良,但教師往往沒有將其充分利用,表面上是開展了翻轉課堂,實質上仍然是傳統的授課模式。
大多數學生往往已經習慣于傳統式教學方法,他們習慣于教師的灌輸,進行翻轉課堂對學生的要求是相對比較高的。首先,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律性,但有些學生往往已經沒有那么自覺,甚至比較懈怠,將課堂交給學生需要一個過程;其次,翻轉課堂的有效開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交往能力,這對學生也是一定的挑戰,雖然翻轉課堂更加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但課前預習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或許會引起學生的不滿,甚至會打擊落后的學生自信心和學習動力。翻轉課堂的施行是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挑戰和考驗。
翻轉課堂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過去教師負責授課,學生負責聽課的傳統模式,而是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教學平臺自主學習,線上的資源豐富,而且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那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和情況來決定學習的方式和資源,而教師更多的是起到輔導作用。結合學生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生以自己的實際情況再進行自主科學的學習。這是翻轉課堂成功的首要前提。
1.提升教師綜合素養
翻轉課堂看似教師的責任減輕,實質上比之前的要求更高。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掌握,而且還要摸清摸透每位學生的情況,除此之外,對各種互聯網平臺都要熟練運用。換言之,翻轉課堂需要全方位發展的“萬能”教師。首先,教師需要熟練運用各種多媒體軟件等,更好地為學生展現所教的知識點和進行師生互動;第二,教師需要對授課內容爛熟于心,不能照本宣科,將知識用更巧妙的方式進行傳道授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隨時都能夠為學生解除疑惑;第三,教師需要熟知每個學生的特點和水平,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和策略,更好地為學生的進步提供輔助。
2.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翻轉課堂最重要的主體變成學生,因為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學生自主學習。在現實當中,絕大部分學生很難做到這一點,往往已經習慣被動式學習,灌輸式學習。然而,這種傳統方式往往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也不能根據不同的學生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對待。所以學生必須改被動為主動,這個過程是艱難而漫長的,這就需要教師甚至家長的監督,但一旦形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必將受益終生。不僅如此,翻轉課堂還要求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搭建信息化教學環境
翻轉課堂的開展離不開信息化平臺,它本身就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產物。學生需要提前進行自主學習,然后通過交流平臺實現跟教師的互動溝通,有助于學生遇到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答。同時,教師也需要一個學生管理平臺,能夠讓教師及時獲悉學生掌握的情況。目前這樣類似的平臺有很多,比如qq 群、釘釘、騰訊課堂等,但還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搭建信息化教學環境還任重而道遠。
強調學習過程,強調學生的成功經驗,顯然,單一教條和數學測試的教學評估標準不足以評估班級的倒退情況,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個評估多樣化教育的方案,并及時進行評估,而后根據數據的結果及時查缺補漏,不斷完善和提高。通過一個基于大數據云的教育管理平臺,可以對整個班級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性評估、個性化評估和綜合性評估。翻轉課堂不能單從學習成績進行評判,還要依據學生的學習態度、平時上課的積極性等綜合評價,讓評價指標更具有科學性和全面性。
1.自上而下的改革
課堂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機構教育改革的核心,過去的“灌輸式”教學存在的弊端早已顯現,高校應當響應國家教育方針,緊跟國家戰略思想,鼓勵并支持對教師課堂的教學改革,尤其利用好“互聯網+”技術,順應大數據時代的潮流,為學生提供更準確、更便捷、更新穎的教學,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學以致用的效果。
2.自下而上的改革
翻轉課堂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結合實際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做出科學的改革,不能一味追求創新,要將可操作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為研究自我發展鋪平道路。科學與非正規教育,為高等教育機構調整班級方向奠定切實的基礎,并通過宣布高等教育改革計劃而獲勝。
計算機化教學改革始終是國民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課堂教學模式的逆轉是信息技術與課程一體化的一個高水平產品。這符合現代教學改革的要求,帶有創新性的轉變和自我系統化,應該成為分享教學成果的一種資產。翻轉課堂正是時代的產物,是符合教學發展規律的,各大高校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的進一步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