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曉
在心內科就診的患者中許多存在精神心理問題,《在心血管科就診患者心理處方中國專家共識(2020 版)》主要涉及以下內容,旨在提高心血管醫生的醫療服務質量,幫助心血管醫生提高精神心理問題的識別能力和基本處理能力。
選擇性5- 羥色胺(5- 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SSR Is是當今治療焦慮、抑郁的一線用藥,一般2 周以上起效,研究認為該類藥物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對安全。
苯二氮卓類(BDZ) 用于焦慮癥和失眠的治療,特點是抗焦慮作用起效快。按半衰期,大致可分為半衰期長和短兩類。常用的長半衰期藥物有地西泮、艾司唑侖、氯硝西泮等;常用的短半衰期藥物有勞拉西泮、阿普唑侖、咪達唑侖、奧沙西泮等。
由于有一定成癮性,現在臨床一般作為抗焦慮初期的輔助用藥,較少單獨使用控制慢性焦慮。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即使是短半衰期藥物,出現病理性成癮(劑量不斷增加)也很少見。
注意事項:有呼吸系統疾病者要慎用,易引起呼吸抑制,導致呼吸困難。長期使用會產生藥物依賴,突然停藥可引起戒斷反應。建議連續應用不超過4周,逐漸減量停藥。
復合制劑——氟哌噻噸美利曲辛 該藥是復合制劑,含有神經松弛劑和抗抑郁劑。能降低藥物的副作用,并協同調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抗抑郁、抗焦慮和興奮特性。
5- HT 受體拮抗和再攝取抑制劑(SARI) 主要用于有輕中度抑郁或焦慮合并失眠的患者,該類藥物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建議夜間使用。
5- HT 和去甲腎上腺素(NE)再攝取抑制劑(SNRIs) 這兩類藥物抗焦慮抑郁效果較好,但SN R Is類藥物有升高血壓風險,臨床使用時應咨詢精神科意見,并加強監測。
多巴胺和NE 再攝取抑制劑(NDRI/NARI) 主要作用為抗焦慮,可用于心血管疾病伴焦慮的患者。
●有軀體化癥狀、驚恐發作、中度以上焦慮抑郁患者,考慮使用抗抑郁藥物的同時,要關注與心血管疾病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劑量逐步遞增,采用最低有效量,使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降到最低。
●使用抗抑郁藥物如足量治療6~8 周無效,應重新評估病情(咨詢精神科),若考慮換藥,首先考慮換用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
●治療持續時間一般在3 個月以上,癥狀完全緩解1 個月可考慮減藥。具體療程目前需根據具體病情決定后續康復措施和藥物治療。強調治療時程要足夠,減少復發。
●加強隨訪,建議處方藥物后1~2 周電話隨訪一次,關注Q T 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