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浦東實驗中學 黃秋景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模型思想。下面,我將圍繞初中數學教學中模型思想的滲透展開論述。
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聯系現實背景向學生滲透數式模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模型特點,并能夠應用模型思想解決問題。
例如,在解決“計算營業額”問題時,我為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某超市2016年營業額較2015年上漲了5%,2017年較2016年上漲了4%,而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營業額比前一年降低3%,請計算2019年與2015年相比,營業額發生了怎樣的改變?這道題目讓我們比較的是2015年和2019年兩年的營業額,于是我向學生們講解道:“看到這種問題,我們應當通過題目的已知條件列式求解。我們可以先將題目中的數學問題抽象出來,即轉換比較的前提條件,首先假設2015年的營業額為單位1,然后依據已知條件依次列式求解:2016年的營業額為1×(1+5%)=1.05,2017年的營業額為1.05×(1+4%)=1.092,這樣依次求解得出2018年的營業額約為1.059,2019年的營業額約為1.027,然后再將2019年和2015年的營業額進行比較即可:1.027÷1-1=0.027=2.7%,最后將結論回歸問題,即2019年的營業額與2015年相比,上漲了2.7%。”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列方程是比較常見的方法,它不僅能夠直觀地展示數量關系,還可以幫助我們高效地求解。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向學生們滲透方程思想,通過分析變量以及數量關系,不僅能夠高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還能夠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相關能力。
例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我向學生們展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班級生活委員購買比賽獎品,預算為30元,已知一等獎為筆記本,二等獎為圓珠筆。兩種獎項的獎品共有10個,已知筆記本一本4元,圓珠筆一支2元,請問在不超過班級預算的情況下,最多可以購買多少個一等獎?很顯然,這道題需要我們通過不等式進行求解,由于題目中含有未知量,因此我們可以轉換為方程問題,假設一等獎購買的個數為x,則二等獎的個數為(10-x),根據已知條件可以將題目轉換為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4x+2(10-x)≤30,即可解得x≤5,根據x所代表的含義,將結果回歸實際問題,得出答案:在不超過班級預算的情況下,生活委員最多可以購買一等獎獎品5個。在解決這道問題時,學生們可以將已知條件轉化為數學表達式,這樣就可以將實際問題轉換為數學方程求解,只要我們求出方程的解,就可以將結果回歸實際問題,得出答案了。
函數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數據分析。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當向學生們講解函數模型的相關應用,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模型概念,還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一次函數”問題時,我帶領學生們一起分析了這樣一道問題:某服裝店準備進貨A、B兩種衛衣共100件,A種衛衣一件30元,B種衛衣一件40元,已知A種衛衣每賣出一件,可以盈利10元,B種衛衣每賣出一件,可以盈利15元,若進貨預算不小于3600元,且不超過3900元,假設進貨可以賣光,請問怎樣進貨會使服裝店的盈利最大?看到這道問題,我們可以將它轉化為函數問題,通過研究函數的變化趨勢求解盈利最大時應進衛衣的件數。我們通過已知條件求出A種衛衣進貨件數的范圍,假設A衛衣進貨x件,3600≤30x+40(100-x)≤3900,解得10≤x≤40,令盈利為y元,則y=10x+15(100-x)=1500-5x,研究函數,我們可以得出x越小,盈利越大,所以當x=10時,y的最大值為1450。我們將結果代入實際問題,得出答案:當進A種衛衣10件,B種衛衣90件時,服裝店盈利最大,為1450元。
總之,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教學向學生們滲透模型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明白數學學習的意義,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