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特殊教育學校 顧曉琴
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涉及各種各樣的數學知識點,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較高要求。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展,教師要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給學生提供各種有價值的數學題材,帶動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簡單和快樂。
為了保證數學教學更加高效,教師要重點加強課程資源的規范化建設,注重“讓學引思”的教學概念,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過程。當學生有了自主學習數學的意識,便能配合教師的教學,將數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銜接,加深對基礎數學知識的認識。
例如,在講解“條形統計圖”這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有價值的數學資源,利用條形統計圖統計數據。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極強,只要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對數學教材進行搜集和整理,學生的學習思維就能得到進一步的擴散和發展。每個學生從小的學習環境不同,鑒于此點,我們還需要展開課堂的互動和交流,促進課堂情境的進一步優化,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如果學生覺得條形統計圖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將靜態的知識轉換為動態,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讓學引思”的探究過程中,營造良好積極的課堂氛圍。
為了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教師可以設置小組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優化“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半娮訒⒕W絡課堂、白板教學”等都是新時代的教學工具,我們可以將其引入課程教學當中,實現線上作業布置,為學生提供遠程指導,讓學生擁有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每個學生都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檢索,尋找自己需要的素材,也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和交流,拓展自主學習空間。
例如,在“幾何圖形的初步認識”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教學題材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們可以在網絡上組織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群中互動,說出自己所了解的幾何圖形,帶動學生的思維發展。有的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強,也可以適當地提升討論難度,交流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大家一起記憶和背誦。如果有學生記錯了,教師不能嚴厲地批評他們,而是要耐心地引導,讓學生發現自己錯誤的原因并及時改正,感受到“讓學引思”活動的價值和魅力。
小學階段是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為了讓學生做好知識探究的過程,教師不但要講解基礎的理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運用“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先組織學生開展課前討論活動,形成“讓學引思”的良好學習習慣。有的學生計算能力極強,還可以通過實際的例題來提升自己的數學解題技巧,感受數學學科的樂趣與魅力。這種自主學習的過程不但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還能大大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進而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比如計算“52×(231-191)÷20”這道簡單例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計算括號里面的“231-191=40”,再計算52×40÷20,以此為導向開展“讓學引思”的教學活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總而言之,數學是一門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學科,是促進整個時代進入現代化的重要課程。特別是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需要師生攜手配合,對課堂教材進行精準定位,如此才能不斷優化“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當學生意識到自身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完善“讓學引思”的教學實例,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技巧,推動數學課堂的教學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