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武川新村學校 蘇寶霞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邏輯性和推理性思維要求較高,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從學生的角度而言,通過數學情境構建能夠有效積累基本經驗,并能在知識的認知和理解過程中逐漸形成邏輯體系,并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解題方法。
長期的應試教育對我國的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沒能注重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下,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并尊重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為學生制訂更加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當前的初中數學問題更加多元化,而且常常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知識量也在不斷豐富,以此考查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將知識點進行有效融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對同類問題能夠舉一反三。首先,教師不能采用題海戰術,那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精神疲憊,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注重科學的方法探究,基于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找到解題的基本方法,從易到難地進行訓練。其次,每當學生解題完成之后,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帶領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與反思分析,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產生思想碰撞,尋找更加便捷的解題方式。最后,教師要為學生的錯題建立相關數據庫,并時常將錯題拿出來進行訓練,讓學生發現自己容易犯錯的知識點,通過反復練習起到鞏固作用,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判斷”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繪畫平面圖形,然后分別對相似三角形的特點進行深入分析,提升學生的理解與認知效果,提高數學學習效率,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初中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關聯密切的學科,因此在開展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更多地從生活角度切入,使學生可以體驗實際生活與數學的關聯性,感受數學知識的運用價值。傳統教學形式中,老師常常作為課堂的主講人,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灌輸,但是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案例較少,學生常常感覺到數學枯燥乏味,在反復練習中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作為與實際生活密切關聯的學科,數學是實踐的理論總結,而學生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對數學的真正價值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實數》一章中,運用概念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了解實數的由來和分類,將文字化的理論知識點轉化為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實數的概念,提升學習效率。“概念圖”可以幫助學生將知識進行統一的消化和處理。
初中生正處于思想活躍的狀態,他們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但是因為缺乏實際經驗,所以需要老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對學生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有效指導。很多時候,初中數學教師組織的教學實踐活動過于潦草,浮于表面,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個性化差異進行有效的督導,更多的時候是老師舉了案例,學生觀察,然后老師進行總結歸納,而學生的感悟時間較短,甚至覺得實踐活動還沒有完全深入就已經結束。在此建議初中數學實踐活動應選取現實素材,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想象空間,老師要引導學生對實踐活動進行反思,以此培養學生更加全面的邏輯思維。當前的社會發展正朝著多元方向前進,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因此學生只有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社會立足。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對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并不完善,針對這樣的問題,應注重培養學生對于實踐活動的積極態度。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的題型更加復雜,解題需要邏輯性和推理性,通過讓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探索解決,可以有效積累數學經驗,對于學生深入思考有重要意義,幫助學生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可以有效拓展數學思維,融合數學知識,為學生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