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政
(高臺縣大湖灣水管所 甘肅張掖 734300)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指為解決農村耕地灌溉和人畜用水等問題而修建的灌區工程如水窖、水井、蓄水池、小型灌區、小型水庫、中小型泵站等。和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不同,該工程具有明顯的特征,對農業生產產生直接影響,對農民利益的維護和持續穩步增加農業生產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通過修建各種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以及采取其他措施,改良和調節地區農田水分和水利條件,所以更利于農業生產,可保證其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這種維護管理的專業化特征比較明顯,而且還能在發生自然災害時保障農業生產少受損失。
雖然對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來說,其投資和規模都遠遠不及大型水利工程,但對農民經濟效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相對干旱的地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更有利于農業生產,有利于提升經濟效益,有效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有利于節約水資源,提升生態民生工程效益。所以相關部門要定期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做好維修和管理,保證其健康持續運行,從而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不同于水利樞紐工程,前者的工程量和投資成本都相對較低,因此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工程的運營范圍,但在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這有限的使用范圍也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在當地農民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創造出較多的經濟效益。
尤其在發生自然災害如干旱、洪澇等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生產和生活方面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所以有必要對其加強維護和管理,保證該工程暢通運行。
在當前社會積極提倡生態環保的形勢下,我國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發展農田水利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一般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在干旱季節運用頻繁,其余時間可能處于半停滯情況,甚至出現了該工程閑置超過半年時間的現象,因此,定期針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加強管理維護,保障該工程始終能正常發揮各項功能,使得廣大農民獲得實際經濟效益,同時保障其發展更加順利[1]。
從客觀方面分析,該工程的地域性和專業性較強,所以在工作中就要堅持把地方工作特點和需求及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質特征有效結合起來,創新工程的維護和管理制度。而且在制定工程維護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保證其具有較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綜合地區的特征對影響和制約小型水利工程的因素和條件提出相應的消除和改善,并注意對該工程管理工作中的相關意見和結果進行搜集和分析,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維護管理制度,使其和該地區的管理環境更加適應,并通過進一步落實維護管理制度,對其提供更多的行動和政策支持。
因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保證,而且對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農田水利條件的改善、農村環境建設的促進都有重要的價值,所以有必要對其做好維護和管理工作。國家相關部門也非常重視,針對該工程制定了維護管理對策,在建設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但管理部門在實際維護和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水利部門想要有效開展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必須有充足的運行管理經費,但是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當前在運行和管理經費的撥付方面存在不理想的情況,通常是由政府和農戶聯合出資保證該類工程正常運行和管理,政府撥款和廣大農戶眾籌的比例約為7:3。即便是在該類工程的運行方面政府加大了力度進行管理和支持,但是由于受許多因素的制約,農戶們的集資往往不能及時到位,這也是間接導致該類工程缺乏充足運行管理經費的重要因素。加上水利部門沒有針對該類工程形成長久、有效的資金籌集機制,極易導致其在運行管理過程中的資金鏈發生斷裂,對其順利開展運行管理工作造成較大的阻礙[2]。
目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仍然沒有在運行方面建立健全的組織管理機制。該類工程的運行組織和管理的上級機構還是鄉鎮水利站,但是鄉鎮水利站除了組織管理外,還對水資源等承擔著重要的調控責任。而且大多數鄉鎮水利站的工作人員薪資待遇不高,因此也存在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進而增加了鄉鎮水利站的工作壓力,無暇顧及管理工作。許多鄉鎮水利站迫于壓力讓地方村委會承擔起運行管理重任,但是地方村委會自身水利技術管理水平不夠,對相關水利知識更是掌握得較少,導致其在開展維護和管理工作時舉步維艱[3]。
通常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是地方政府的職責,許多政府在建設水利工程的過程中,對建設相關內容投入的精力較多,而不重視管理和維護工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當前的發展陷入了一個怪圈,即前期各個環節如立項、設計圖紙、規劃等工作都極其認真對待,但常常忽略后期的管理和維護質量,而且許多人員的管理和維護意識不強,進而導致其維護管理不過關,長此以往,便會對水利工程各項功能產生嚴重影響,甚至造成其無法繼續使用。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運行中的維護和管理離不開全體農民的協力維護,所以政府在管理過程中要積極組織農戶,與其建立起良好的管理維護機制,使管理工作進一步落到實處。地方政府可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廣大群眾廣泛宣傳,提升農戶對水利工作的認知力和保護意識,并能自覺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做到定期檢查和維護,使其中潛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應該定期向群眾傳授工程管理維護知識和操作技能,保證農戶具備這種基本的管理和維護技能,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健康持續運行提供基礎保障,逐漸培養其全面維護管理的意識。
想要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運行中具有完善的管理機制,需要努力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對其運行過程中所需的維護管理資金進行合理的規劃,進一步細化資金的使用動態,明確水利維護管理中地區的責任,加強落實政府、地方部門和農戶之間的關系和責任。第二,有效組織統一各部門的水利機構,針對這些機構建立一套可行性較強的技術體系,保證水利管理維護實施統一的標準,還可對維護過程中突出的案例加以借鑒,促進其運行中得到高效維護管理。第三,積極學習和借鑒其他管理成效較大的國家和地區的維護經驗,綜合我國在相關工程運維管理的具體情況,形成出更適宜發展的管理機制[4]。
為防止運行過程中出現維護管理資金缺乏的情況,需要及時構建完善的籌集資金的渠道,保證在維護管理過程中有充足的資金支撐。應就資金的使用建立有效的運行和補償制度,形成長效穩定的機制,對管理人員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較大程度防止基礎設施遭受破壞,減少因修補而產生的經濟支出。另外,還要通過多種途徑對運行管理資金進行籌集和儲備,如農戶籌資、政府補貼、市場運作等。
隨著當前農業投資不斷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也在不斷發展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但是在實際運行管理過程中難免存在不足,導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始終無法達到預期目的,也不能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所以相關部門要積極進行維護管理,并通過構建相關管理機制,為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指導和條件,促使其真正實現預期效果,促進水利工程健康持續發展,保障農業發展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