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第一小學 錢海燕
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引導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和呆板,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所用到的教學方法也往往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可言。但是隨著人們逐漸認識到數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社會上逐漸出現了許多呼吁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的聲音。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可以獲得更好的數學教育,那么一定會為未來長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也被運用到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微課作為一種基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教學工具,因其便利性和高效性等優勢在實際教學中廣泛使用。在小學階段數學的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意識到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時刻跟上教學進度。也就是說,在一個班級內,可能有不少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夠,并不能完全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對于這部分跟不上的學生,是由教師來起到指導作用的,但是我們要意識到教師的精力和能力畢竟有限,可能在很多時候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利用微課來輔助教學。
例如,在小學階段,學生初步接觸幾何知識的學習時,需要有強大的空間意識和立體思維能力才能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所以實際教學結果往往不如人意,但是微課卻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通過互聯網搭建動態的學習平臺,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通過視頻可以使學生直觀體會立體圖形的轉換,從而對幾何體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這種教學方法顯然是優于傳統模式下教師的單獨講解的。
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只通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抽象性講解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恐怕并不能實現教學目的。另外,因為數學學習中要求的思考量大,所以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心理,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進而對學科本身產生厭惡情緒。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進行動手實踐,這不僅可以真正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中,除了基本的簡單的計算教學以外,其他的內容在大體上都可以實現從抽象到具象的轉化。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具體的模型,或者利用實質性的輔助工具來幫助學生理解。
例如,在“表面涂色的正方體”這一課中,在學生對正方體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后,我們可以讓他們通過“剪切法”和“折疊法”制作一個正方體,然后對自己制作的正方體進行涂色處理,這樣可以使他們對幾何體的抽象認識外化為實質性的實踐過程。只有將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培養和發展思維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在當下的教學領域是一個熱門話題,一方面是因為新課改的推行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做出創新,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踐中證明了它的優勢所在。在我們討論對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時,課堂氛圍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因為從以往的數學教學經驗來看,相比于其他課堂,數學課堂的氛圍往往比較低沉,不夠活躍,這不僅不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更不利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也要強調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自由交流對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成果和看法。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交流能力,也可以學習別人思想中的閃光點。
總之,目前在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實質性的成果,但是我們仍然要從學生的根本需求出發,在創新方法的實踐過程中要多總結、多反思,不斷探索新模式,積累切實有效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