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英豪(江蘇南通市海門區三星小學)
教育的真諦是什么?第斯多惠認為“教育的秘密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教育的靈魂是什么?斯霞先生認為是“愛”。帶著這樣的情懷,教師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
朱永新教授曾說:“閱讀就是力量,閱讀能擦亮孩子的人生底色。”
為了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讓其成為激勵學生喜愛閱讀的一個支點。教師與學生可以共寫隨筆。教師寫隨筆與反思,能有效提升教育智慧不斷更新育人觀點;學生寫隨筆,可以讓教師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內心,及時為學生明確并進行方向。共寫隨筆,把教師、家長、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和諧共生同成長。
班里有幾個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他們大多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沉默少言,性格孤僻,任性,稍有不如意便恣意哭鬧。這些學生在生活中找不到可以傾訴的人,因此有時會借用周記和教師交流。一次,單親孩子濤濤在周記中這樣寫“施老師,我覺得我是個多余的人,沒有人愛我,關心我,媽媽有了新家和小弟弟顧不上我,爸爸整天忙著工作也不關心我……”看著這些,筆者很心酸,于是,馬上這樣鼓勵:“濤濤,你怎么能說沒有愛你,關心你?老師和同學都關心你呢!你怎么能說爸爸媽媽不關心你呢?縱然他們分開但還是一樣愛你,你的媽媽周末不是常來看望你嗎?你的爸爸不是常給你買好吃的,還打電話給老師詢問你的學習情況嗎?”此后,筆者電話聯系濤濤的父親,與他交流孩子心中的苦悶,共同商議怎么幫助孩子走出心理誤區。在筆者建議下,濤濤父親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時和孩子說說話、談談心;另外,濤濤父親還給孩子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言辭懇切,真情流露的話語溫暖了濤濤的心。漸漸地,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變得親近與融洽,臉上的笑容多了,人也活潑起來。家校共寫隨筆就這么“神奇”,引領學生走出心靈的沙漠地帶,溫暖著孩子的心,讓他懷揣美好走向未來。
抓住時機在學生的周記后面寫下簡短真摯的話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同時,學生嘗到寫周記的甜頭,敘寫越發精彩。學生蔡鋮,在其母親的引導下,半年來每天堅持寫日記,他的母親也堅持每天與孩子進行文字交流,學生的文字由稚嫩漸漸變為豐實,。同時,筆者定期把相關的教育舉措和心得發到QQ群中,讓家長一起參與,真正俯下身來關注學生的喜怒哀樂。很快,班上大部分學生開始用心寫隨筆,有說出班上存在的問題的,有說出困擾自己的事情的。原來,學生的世界真的很需要教師和家長用愛為他們撐起一方晴空,同寫隨筆是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有機紐帶,在愛的感召下,呵護童心,讓心走對方向,成了轉化部分“困難生”的良藥。
教師出門學習了幾天回到班級,立刻被學生團團圍住,他們七嘴八舌搶著告訴教師這幾天發生的班級糗事。雖然有點招架不過來,但教師還是耐心地聽著,時不時點點頭,并不停地應承著。大部分學生還未等教師表態,一說完就散開,他們只是想跟教師傾訴一下,而不是怎樣處理他們的伙伴。也有少數幾個學生不愿離開,他們在等待。噢,這些事兒得由教師“當公案”了。
事情是這樣的:小齊的東西不慎掉了,以為是小馬拿的,小馬辯解自己沒拿;曉涵是小齊的好朋友就幫襯著說慢慢地,就演變為罵罵咧咧。小馬被激怒,嘴巴說不過就動手扇了曉涵一巴掌,曉涵號啕大哭。最后,小馬的母親帶曉涵去看了醫生,查下來沒有其身體一切正常,但小馬少不了賠禮道歉和寫自我反省檢討書,當然寫檢討書的還有曉涵。
小馬有著暴躁的脾氣與他的家庭有關,他的父母感情不和,有家暴現象,他的母親與父親常年分居。一方面,小馬不滿父親的言行,在家乖巧懂事,勤于干家務;另一方面,他與同學相處發生爭執時就控制不住要動手。
對于小馬,應該是從正面來教育他:贊他心靈手巧,體諒母親,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漢;跟他分析利弊——不畏千里迢迢跟著母親到這兒來讀書,就要珍惜機會,用功讀書,這樣學成回家鄉就能考上大學……理想引導產生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當教師與小馬這樣推心置腹談的時候,他的大眼睛變得熠熠生輝了。趁熱打鐵,教師跟他談起要管理好自己的脾氣,不能沖動,不然就會變成他自己也反感的一類人,他聽了微微低下了頭,不好意思地說:“我明白了,老師!”
同時,教師跟曉涵分析了她處理問題存在的過失。曉涵因為說話毫無遮攔,沒有弄清事情原委就大肆指責別人確實也不對,但不管怎樣,小馬不分輕重地打了她還是過分了;小馬賠禮道歉之后,曉涵向小馬表示一下歉意,他們互相誠心鞠躬道歉。
Overlying strata crack evolution law research on the “three soft” coal seam mining protective layer
之后,班級中的其他學生就這件事發表看法并把它寫下來,學生對問題分析的恰當和中肯。
班級中的每天就這樣發生著平凡瑣碎的事情,但在這里,能注視到生命拔節的驚喜,或許這就是教育的意義吧!
周圍灌木泛黃,秋天也進駐校園。課間,當我在校園小徑漫步時,我聞到了熟悉的花香。我的心中頓時漾起小小的驚喜,記得上周五,還不曾見到這些花的精靈,隔了一個雙休日,怎么就香味飄出來了?我尋香望去,哦,是校園西北角的幾棵桂樹上掛起了金燦燦的小花。這些秋日小精靈終于跳起了舞蹈,惹得愛花的我信步前去,駐足欣賞。忍不住把腦袋湊近枝葉間,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令我沉醉。我的觀賞引得附近幾個學生也來圍觀,他們紛紛在桂樹下仰起笑臉,開心地聚著說笑。
看著此情此景,我心里不由一動。之前,桂樹默默站在校園一角,何曾有人為之側目?然而當它披著一身金黃,綻放芳華,香遠益清時,便顯現出它的美麗與芬芳。有時就像教師看學生,光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會感覺孩子不可愛;但當我們用發展的目光來看,奇了,你眼中的頑童還是有諸多優點令人感嘆。
或許每個孩子就如一株桂樹,花期有早也有晚。就讓為師的我帶著期待,靜靜守候花開——你會發現,每個孩子其實就是一株燦爛的桂樹。
某教師執教道德與法治公開課,選擇在我的班級試教。一堂課下來,有些“后進”的學生如田田,宇兒等在課上大放異彩。
說來簡直令人有些費解,但又或許是冥冥中的事。這些平時調皮的學生怎么會表現那么積極呢?首先,教師在上課前向學生做出鄭重承諾,誰今天在秦老師的品德與社會課上踴躍發言,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家庭可以免做;其次,老師還會給一些小小的獎勵。也許這些小家伙們是沖著不做家庭作業或是小禮物去的嗎?靜下來再想想,還有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每個學生渴望被關注,渴望有一個舞臺來展示自己的風采。最后,因為是市里的公開課,所以組織的學習活動較平時更生動、有趣,特別是當老師請學生參與“模擬法庭”的現場表演時,學生的眼睛都瞪圓了,他們的童眸放出興奮的光芒,那些調皮鬼一個個儼然成了“小法官”“陪審員”“原告”……他們不再分心,而是專注地聽講,積極地參與著。
班上有幾個學生像菲菲、文卿等運動素質很好,在周三學校運動會上,菲菲更是在百米賽跑中遙遙領先,班級中的學生,紛紛為其加油助威,且喊聲都特別賣力,還頗有聲勢。菲菲一躍過終點線,立刻有許多學生圍聚過去,有的扶,有的攙,有的關切詢問……然后,他們眾星捧月般的和菲菲載譽歸來。對集體榮譽感學生都挺看重的,真是好事情,教師在一旁默默觀著,暗喜在心頭。
競技場上有紅花,當然也有許多綠葉。班級有好幾個學生像亮亮、曉佳等確實因為實力不夠而落后了。亮亮800米賽跑拉在最后。一開始,還有人為其助威,但后來學生們看到他不可能獲勝的時候,熱情就馬上減退,喊加油的孩子少得可憐,后來甚至連加油聲都沒了,還稍帶埋怨的零星聲音也有。無疑,過了終點線,除了之前指定的相攙的伙伴,鮮有人上去搭理,他回歸班級座位的時候,臉有羞愧之色,低頭不語,像做了什么虧心事似的。見此,教師寫上鼓勵他說:“亮亮,比賽重在參與,能夠得獎當然好;不能得獎,那也沒什么,因為你盡力了!你在老師眼里還是最棒的!”
旁邊的學生聽著教師的一番話,都集中了注意力,亮亮明顯面露驚訝。我又說:“競技場上當然會有成敗,但敢于嘗試,堅持到底,就雖敗猶榮!”在之后的比賽中,班上勝利的運動員神采飛揚,落后的運動員也坦然面對了。在運動場上教師又給學生上了一課,教會學生如何面對失敗。
班級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學生的個性各具不同,有勤奮好學的,有乖巧懂事的,有木訥拖延的……當然,班上的問題孩子或多或少總會有的。就我任教的班級來說,因為地處國際家紡城,所以學生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每個學期幾乎都有孩子插班進來,這些學生像候鳥一樣常跟父母遷徙,也會產生有“問題”的學生。
三年級插班進來的小寧,陸續轉輾過幾所學校。他是個男孩,卻是個撒潑不講理的主兒,有著不愿承擔責任的品性。首先,我主動聯系該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一些品性和習慣,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推心置腹地跟家長保持一個時段的有效溝通,讓他們意識到成才之前要先成人的重要性。之后結合活動抓住契機進行教育。如,常常是活動前,我先主動與家長溝通并約法三章,取得家長的支持;接著讓學生做出承諾,如不能做到怎么處理,并讓他以敘述的形式寫下來;如果過后學生還犯,會讓他承擔相應的責任,公開道歉,通過主動勞動來補過,家中好吃好玩的暫時不再享有享受的權利等。
漸漸地,小寧自我約束力增強了,不僅如此,我還注意培養良好的興趣來掣肘學生。小寧很喜歡唱歌,就有意表揚他這個優點。剛好,市里開展唱班歌的評比活動,他有了加入學校合唱隊的條件,被音樂老師選上了。筆者主動聯系音樂夏老師協同教育,于是,筆者提出了參加活動必須遵守的一些規則,這些規則剛好是在學生能力控制范圍內能做到的。在他做出承諾后,為了自己心愛的活動,確實也變得克制與忍耐了。對他的變化,教師除了在班級里表揚,還抓住時機和家長聯系并肯定他的進步,后來,他還與其他同學代表學校去海門與蘇州等地參加活動,為學校爭了光!
每個學生內心都有被點亮的美好愿望,都渴望得到肯定與贊賞,就讓教師俯下身來,捕捉學生身上閃光的地方,點亮學生發展的心燈吧,讓教育的明天也因此更美好!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當教師懷揣愛心為每一個學生,為每一個家庭傾注最樸素、最真摯感情的時候,也分享到了生命拔節的喜悅,這份喜悅如一股股續航力,助推著師生的生命之舟不斷朝著幸福的彼岸,劈波斬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