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如城小學 劉 兵
“活動單”導學模式從小學高年級逐步推及低年級,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摸索階段。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剛開始使用活動單時,我手足無措,后來經過逐步摸索,漸漸樹立了信心,提高了低年級數學課堂效率。文章就針對在小學低年級打造高效課堂過程中“活動單”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設計生動形象、富有童趣的學習活動,提升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導入新課是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普遍喜歡圖形、簡筆畫等熟悉的形象。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具有生動、形象、趣味性特點的活動單,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低年級數學課堂活起來,提高低年級數學課堂效率。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數學第一冊“認識11~20”時,活動一是復習1~10 各數,在活動單上用簡筆畫畫上學生熟悉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孩子們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老師再問:“現在羊村要開運動會,每個動物都要展示自己的本領,大家想不想看?”大家齊說“我們都想看看!”小運動員們一個一個進場了,教者讓學生數一共來了多少運動員,讓學生身臨其境。“1、2、3……9。”學生興趣盎然地數著。“又來了一個,瞧!”“村長慢羊羊爺爺。”“現在運動場上一共有幾個運動員了?”“現在運動場上一共有10 個動物。”“大家都很棒,我們前面認識了10 以內的數,現在大家繼續學習認數。”這樣的簡筆畫活動單能夠激發低年級學生的興趣,實現新課教學的過渡。
新知識點是低年級數學教學最主要的環節,低年級學生學習新知不僅要實現自主學習,還要實現小組合作。低年級數學課堂上合理地運用“活動單”,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掌握新知難點,理解學習重點,打造低年級數學高效課堂。
例如:我在教學蘇教版數學第三冊“認識厘米”時,活動二是讓學生用刻度尺量、畫線段,教師在活動單上設計了用直尺畫、量線段的三維圖片,這樣更加逼真、形象。要求學生依據活動單圖片,小組討論操作步驟,然后小結量、畫線段的方法,明確量、畫線段的關鍵點,展示幾種錯誤的量、畫線段的方法,找出錯誤原因,最后讓學生分組實際操作。這樣的活動單設計簡單易懂,進而幫助學生掌握本課的重點,提高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檢測反饋是復習新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實施課堂檢測,可以發揮以測代練的作用,及時進行課堂教學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進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低年級學生在后半節課注意力集中普遍比較困難,這時教者要根據學習內容設計一些檢測反饋,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多種題型,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練習,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學蘇教版數學第一冊“認識11~20”時,就在活動單上設計了一組故事圖片:“大家都熟悉的喜羊羊要請客,它需要坐哪一路公交車?我們看看站牌是11,表示什么意思呢?”大家一起說:“這是11 路公交車。”“現在公交車已經開到了十字路口,十字路口紅燈上顯示14,是什么意思?”“等紅燈14 秒才可以通行。” “到喜羊羊家還要乘坐電梯,電梯已經到了哪層?”“16 層。” “喜羊羊家在哪層?”“16層。”“到了喜羊羊家,它們看的是哪個頻道?” “15頻道。”“喜羊羊拿出了很多草莓來招待它的好朋友……”這樣就很自然地鏈接了教材上“想想做做”部分的內容。
利用“活動單”固定的一組圖片,給學生展示了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情境,有助于教師分組個別指導,使全班學生得到提高。本節課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有效地練習11~20 各數的讀法,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自然地過渡到習題的練習。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活動單”導學模式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中能夠引導學生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從而打造低年級數學教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