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興慧
(唐山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種成果導向教育,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OBE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涵蓋教學目標、教學形式、教學方法、課程考試等多個方面,引起了廣泛討論,為高校課程教學指出了新的方向。在教學理念上,OBE體現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哲學;在教學實踐上,OBE是一種強調受教者在受教育后獲得什么能力的培養模式。在OBE教育理念中,教育者必須重視“能力產出”,必須構想學生畢業后走向社會應該具備哪些能力,然后設計合適的教育結構保證學生達到這些能力。
“現代漢語”是我院漢語言文學、秘書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和語言能力,考核方式在整個培養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改革課程考核方式是非常必要的。“現代漢語”作為好幾個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課程考核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成果的反饋有一定的影響。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學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鞏固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達到畢業要求,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探究“現代漢語”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希望通過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任課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產出,提高核心能力,更好地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之前“現代漢語”課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過程和結果、能力和知識、實踐和理論三者關系的不平衡。
改革前“現代漢語”課程的考核內容主要由兩方面構成: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平時成績的主要構成要素是課后作業,占比30%;期末成績主要指期末考試試卷成績,占比70%。平時作業大都由學生課余時間完成,缺乏監督力度,有些同學存在借鑒、抄襲之嫌。面對期末考試,部分同學平時沒有認真聽課,把希望寄托于“考試復習周”、老師的“考前期末復習概要”,通過臨時突擊通過期末考試。長此以往,學生會養成平時聽課不認真、期末考前臨時抱佛腳的不良學習習慣,甚至出現部分學生只以考試過關為目標的局面。造成部分學生輕視過程學習,平時聽講不認真,課堂表現不積極,課后作業抄襲,期末考試采取考前突擊或死記硬背的方式。
改革前“現代漢語”課程期末考試卷多以課本的基礎知識為中心,題型基本為填空、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題等,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加深記憶基本過關。這種考核形式存在弊端,不能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更不能考查學生的語言素養和語言運用能力。考試命題范圍過于關注基礎知識點,忽視各種知識融會貫通的綜合性應用,導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欠缺,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語言創新能力發展不足。
改革前的“現代漢語”考核方式過于傳統,考核命題注重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查,強調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重理論、輕實踐。但是現代漢語課程是一門工具課,課程要求學生不僅學習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學以致用,提高語言實踐能力。改革前現代漢語課程的考核明顯在語言實踐方面比重較低,期末試卷并不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現代漢語”課程考核要把握理論和實踐、知識和能力、過程和結果分配不平衡的現狀。根據課程性質和特點,重新制定課程學習效果評價模式,采用多形式、多階段、多方面的考核模式,改變課程考核“一卷定結果”的現狀。同時,重視過程考核的有效性,加大過程考核的監督力度;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增加階段性考核,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根據授課內容,過程考核在平時作業的基礎上增加語言實踐、語言調查等多種形式;根據課程教學模式,設計最終考核成績的構成,課程綜合成績由平時成績加上語言實踐環節和期末成績構成。平時成績主要涵蓋課后作業、課堂參與討論、語言實踐環節(語音部分的朗讀比賽、文字部分的漢字聽寫大賽、詞匯語法或修辭部分的社會調查)等。在評價過程中,轉變任課教師一人評價的模式,推行多種成績評定方式,如除了任課教師評定以外,平時作業批改環節、語言實踐環節學生都可以參與評定,既彌補任課教師評價的局限性和主觀性,保證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又能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逐步建立“考核內容綜合化、考核形式多樣化、考核過程全程化”的多元課程考核方式。

表1 《現代漢語》上冊考核體系

表2 《現代漢語》下冊考核體系
合理設置平時成績、語言實踐環節、期末成績在課程綜合成績中所占的比重,降低期末成績的比重,增加語言實踐環節和平時成績的比重。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現代漢語課程工具課的課程性質要求任課教師必須重視實踐并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在具體實踐中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語言現象,真正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現代漢語”課程的實用性是讓學生在學會基本理論知識后可以用基本語言相關理論指導自己的語言實踐,分析相關語言現象,透過現象探求語言發展的一般規律,不斷提高語言分析能力、表達能力。

表3 實踐環節
在授課過程中設置語言實踐環節,在考核過程中增加語言實踐環節的權重,讓學生學以致用,把所學理論知識和語言實踐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OBE教育理念引導下,課程考核主張能力導向,要求任課教師不斷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考核方式改革的需求。現代漢語課程作為一門緊密聯系現實的語言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突出應用,淡化理論色彩。授課時突出實用性內容,加強語言實踐訓練。學習語音、文字、詞匯時,注意普通話訓練、漢字書寫訓練和新詞語調查訓練。講解語法、修辭時,引用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語言事實加以分析。要提高語言和社會關聯度,面對社會上豐富多彩而紛繁復雜的語言現象,培養學生的語言敏感度。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采用“問題導向”“批判質疑”“激發興趣”等教學方法,把社會生活中的相關語言現象拋給學生,引發他們思考、討論、分析、歸納,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在OBE教育理念指導下突出能力導向和成果導向。
遵循OBE教學理念,我們樹立“以生為本,突出成果導向,注重過程,能力導向”的課程考核理念,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考核,重視過程學習的考核,改革現代漢語課程考核方式,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現代漢語課程考核中,由于增加了過程性考核在總評成績中的比重,基本克服了過去“平時不努力,考前搞突擊”的情況,逐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平時考核中的“德能勤績”有了很大提升。“德”主要指學生的學習態度、上課紀律等;“能”主要指課堂回答問題,對某一語言現象的理解與見解等;“勤”主要考查學生的上課出勤情況;“績”主要考查學生完成平時作業的情況。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實施近一年的時間,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上課狀態積極主動,課堂參與討論踴躍,幾乎沒有曠課現象,作業水平大大提升。
語言實踐環節的增加,讓學生感覺到掌握語言理論知識確實對自己的語言實踐有重要作用,感覺到這門課不是簡單的理論說教,而是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例如語音部分的朗讀比賽實踐環節,這個環節得到同學們的喜愛和支持。全班同學自由結組,每組人數不少于3人,不多于8人,每組抽出1名評委,結合普通話考試要求,按照評分細則從情感、節奏、音準、變調等方面考查學生的朗讀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利用課余時間準備、排練,還有不少組統一服裝,添加背景音樂,取得了良好的朗讀效果。在朗讀比賽過程中,老師是總導演,宏觀把握比賽現場,評委們點評大家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到以賽促學。
文字部分的漢字聽寫大賽能激發同學們的興趣。這個環節主要模仿央視漢字聽寫大賽形式,任課教師說出語音和意義,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寫出正確的漢字,教師加以點評。主要考查漢語中常用的成語和詞語。教師通過考查,發現有的學生漢字書寫基本功很好,而有的學生出現錯字、別字較多,需要引起注意,從而不斷提高文字修養。
至于對社會用字、詞匯、語法或者修辭等語言現象的社會調查,學生們更積極主動,利用課余時間走上街頭,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忙得不亦樂乎。每篇調查報告都認真完成,對調查結果分析得很全面,提出的建議和措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語言實踐環節增加后,教師明顯感覺到學生學習現代漢語的興趣提高了,同時對語言現象的敏感度和感知度增加了,面對一些語言現象,學生會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
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動了任課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增強了課堂授課效果。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問答、課堂討論,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通過“問題導入、互動探究、批判質疑”等教學方法,逐漸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能力、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查閱資料獲取新信息的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在課程考核模式改革實施的一年中,現代漢語課程組逐漸樹立了新的考核理念,注重多元化考核、過程考核、能力考核。具體來說,考核方式由原來“平時成績(30%)+期末考試(70%)”變為“平時考核(30%)+實踐環節考核(20%)+期末考核(50%)”,注重多種考核方式的有機結合,注重平時學習過程中各個方面的考核,注重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考核,在此考核理念下,學生學習更加積極主動,教師教學效果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