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云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城鎮經濟社會的高速進步和發展,在一定的程度上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城市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建筑物的數目不斷擴大和增多,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但是相應的也給火災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困難。雖然現在的消防系統和設備技術在不斷完善,但在實踐和應用過程中仍然可能會發現其中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對于建筑住宅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很大威脅。基于此,本篇文章將主要針對建筑設計中的消防給水處理系統及在設計建造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并結合當下我國消防給水系統現狀提出可行性的設計思路,重點解決給水系統設計不合理問題,構建安全建筑環境,對人民生命財產負責的同時也能推動我國建筑領域長久穩定發展。
【關鍵詞】建筑消防;消防給水系統;設計施工;問題;解決措施;研究;探討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前言
室外消防給水系統對于整個建筑消防安全具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相關的設計師必須首先要充分地明確建筑消防給水系統在其設計的整個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找到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確保室外消防給水系統能夠得以高質量地建成,能夠對于保障整個建筑的消防安全起到積極的作用。
2、消防給水管網規劃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當前消防給水管網的布置上
根據我國消防工程設計技術規范的要求,在室外消防管網的布置上,一般采用環形管網施工,環形管網的排水口一般由市政消防給水管道引入,設置的數量不少于兩條,一條在發生故障時,另一條則可以確保用水。按照圖紙的設計方案來進行實際施工,往往在過程中會出現室外管網已經進入了環形施工的狀態時,水管的數量雖然總體上是能夠確保兩條,但是其是從室外管網的各個相鄰處接入,降低了其供水可靠性問題,究其原因是總體設計方向不夠明確,為日后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隱患。
2.2 施工方案和規范要求與實際施工效果不符
進行消防給水管網的施工是建筑消防的重要工作內容,依據其嚴密性的實驗和高強度的方法進行管網的試壓是許多施工單位都執行的,但是很多施工單位往往不會對其進行高強度的壓力試測,而只是進行了嚴密性的實驗,給系統日后的正常使用埋下了隱患。例如在管網全部安裝完成后,應該同時進行兩個壓力的實驗,但是缺乏嚴密性或者低于壓力的實驗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的。例如當設計沒有標識或者注明時,實驗室的壓力大約是管道正常工作時壓力的1.5倍。強度實驗就是在進行實驗中的壓力值基礎上重新進行一次壓力值降低。經過了嚴密性的實驗而不是采取高壓力進行實驗,則容易把壓力緩慢下降的各個環節都加以忽略,尤其特別是對自動噴淋滅火系統來說,要進行高壓力強度測量必須能夠獲得符合設計要求的壓力參數。
2.3 按照國家相關規范的要求
室內管網以鍍鋅鋼管焊接為主的,其管材直徑一般不應超過小于10厘米,大于10厘米的鍍鋅鋼管宜采用專門的管件方式進行焊接,焊接時宜采用二次鍍鋅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施工當中,由于采用了刷點防銹涂料的方式,而不對其進行鍍鋅和腐蝕,往往會造成管道接頭處滲漏、銹蝕,無法完全滿足滅火的要求。而且由于這些部分往往比較隱蔽,施工單位往往因為對驗收時不會被人們發現,而完全忽略了此處的焊縫,導致了兩個管道之間的連接非常松動。
2.4 自動滅火系統的問題
自動滅火系統通常安裝在各個房間的吊頂上,以噴頭的形式進行布局。噴頭和周圍其他物體之間的距離是否符合規范以及在施工過程中防范設備的使用是很常見的一個問題。例如感溫、,噴頭與周圍任何一個物體之間的距離不夠或者是符合規范所需要求的問題,感溫器和傳熱元件不能及時進行動作,延誤了噴水持續時間的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導致火災迅速擴散房間。
2.5 設計技術問題
建筑的消防給水設計技術問題主要體現在所進行消防設施的建筑物設計或者是安裝時,沒有充分地結合建筑的具體情況,通常這種情況下只是按照以往的工程經驗去進行設計或者施工,導致建筑的消防設施和建筑物的結構類型或者形狀等都無法匹配。
2.6 消火栓問題
消火栓的安裝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的方面:第一,消火栓的操作看起來相對比較麻煩,步驟也比較多,在各種突發狀態下情況下可能會產生的問題時候往往普通大眾都不會選擇使用這種消火栓;第二,由于我國建筑施工系統的特殊性,因此在消火栓的配置方面還是會明顯的存在缺陷,其中集中主要表現在供水系統的供電管道水壓問題,若消火栓供電系統的水壓問題明顯不足,就可能會導致出現完全無法把消防用水運送到所需要的場地。
2.7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問題
一旦發生火災或事故時,自動噴水式滅火控制系統就自動開啟和對其進行消防滅火,從而有效控制火勢。然而自動噴水系統存在兩個方面不足:第一,在進行安裝水力警鐘的操作時候不夠規范,火災事故發生的關鍵點,自動噴水系統原本應該是會自動地開啟水力警鐘,并及時向外發出水力警報,但是在建筑中水力警鐘所安裝的數量相對比較少,且都更加隱蔽,工作人員就沒辦法在第一時間進行使用;第二,部分設備的安裝者在進行噴水防護系統安裝的時候地點和位置的選擇錯誤,從而導致了火災事故發生時,自動噴水防護系統無法迅速地起到啟動,相應早期防護和抑制功能完全未被充分地發揮出來。
3、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方法
3.1 消防給排水系統的總體設計結構思路
確保所有高層建筑的給排水系統在設計上與建筑要求高度相符,設計上能夠科學而又可行。例如我國標準中規定的高層建筑高度通常要求在27m以上,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不能選擇常規非離心式消防供水裝置就很難完全滿足其建設的需要,在實際應用中也難以發揮其消防功能,難以起到良好的滅火效果。因此在進行建筑消防排水系統的總體設計構思的過程之中要注意對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研究,確保消防排水系統可以完好的適應建筑的總體設計。
3.2 消火栓設置技術
消火栓的設計工作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都是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實際進行建筑設計的這個時候,一方面需要把建筑消防規范所規定的每個建筑消火栓的數量都考慮到其中,另一方面也需要結合整個建筑的具體情況去對其展開研究和分析,消火栓的設計這個工作本身就是非常復雜的一個項目,其中操作流程比較麻煩,必須綜合性的去考慮問題。在設置室外建筑滅火栓的同時,必須首先要充分考慮得到室外水管網的供水能力,并且也要注意保證室內的所有設備和器材能夠與室外一一相互對應,確保室外滅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的數量能夠與消防用水相匹配,避免在發生大型火災時沒有準備好足夠的室外滅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為室內提供水源。
4、消防給水設施建設的具體措施以及研究
4.1 加強對于室外消火栓建設管理的重視
相關的調查研究可以發現,由于大多數城市室外給水消火栓的數量都較為匱乏,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國消防給水工程整體施工中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國的消防事業單位及其相關人員都應當根據消防工作的規劃,盡快在現場鋪設排水管道、配備消火栓,并且需要成立一個監督小組專門負責檢查該項工作,避免有任何的疏忽和紕漏。除此之外,消防部門還應當加強對于室外消火栓的日常檢查與維護,將工作職責清楚地劃分到每一個人,這樣有利于日后的責任追究。對于發生了嚴重損壞的滅火栓,應當由所有人及時做好維修。以確保消火栓的正常使用,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消防搶救工作的順利開展。
4.2 真正落實消防水池的建設管理
對于那些大型的市政供水系統的管網分布較多或者是管徑不大、給水系統的管網和消火栓均因無法達到消防用水標準而導致嚴重受損的地方,或者特別是一些飲用水資源短缺地區,以及一些經濟繁榮、工業發達、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較強、耐火等級不高、消防條件相對較差的城市和地區,都認為應當統一規劃建設公共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既可以單獨進行施工,也有人們可以直接利用與游泳池、噴泉館、水景池、循環式冷卻水池等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施工建造,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補充城市消防工程中的水源,還能夠對城市整體環境起到一定的美化效果,但是一定要特別注意必須能夠滿足其作為一個消防水池的硬性使用功能。
4.3 提高施工人員專業技術水平
施工人員必須首先要深刻地充分意識到自己安裝工作的特殊意義和工作重要性,保持嚴謹的安裝工作管理態度,并不斷地學習強化自己的專門操作技術和專業管理服務能力,從而能夠改善和不斷提高現有消防設備的生產安裝和養護維修服務質量。加強對于沒有進行合格崗前考核操作過程中達標施工人員的相關專業培訓,促使所有施工人員不斷地認真學習和不斷提高自己的相關專業技能。
結語:
消防用的給水處理系統,在各種大型高層建筑工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內部的云梯給水降溫系統,不僅僅是可以有效解決外部的云梯降溫或者也就是內部云梯高度過低供水不足的問題等各種弊端,更多的可以高效能在建筑火災初期,借助于溫度傳感器,對其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和管控。火災初期撲救階段火災是房屋發生火災初期應急搶險撲救的一個最佳選擇階段,如果在房屋發生火災初期的這個階段,建筑內部的給水供應系統就已經能夠最大化地有效發揮其應有的供水功能,就可以大大減少房屋火災的直接影響,還可以有效避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最大化的維護房屋和住戶的人身財產安全,提升了房屋建筑的安全和經濟使用性能。與此同時,應當切實做好各類建筑重大火災事故預防防治知識的科普宣傳教育科普工作,盡量避免各類重大火災事故的出現,降低了各類火災所可能帶來的危險和嚴重不良影響,保護了居住高層建筑的全體住戶及其人身和財產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建偉.建筑消防給水設計及應重視的問題初探[J].四川水泥,2019,(12):320.
[2]盧貞玲.高層民用建筑消防給水設計問題思考[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9,17(9):54.
[3]柳鑫,黃華.室外消防給水系統設計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J].裝飾裝修天地,2019,(15):167.
[4]謝淑珍.淺談建筑消防給水系統設計、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河南建材,2019,(4):229-230.
[5]陳麗.傳統消防給水設備備用泵啟動控制方式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0(1).
[6]徐燕,王敬忠,任葦,陳沿池.一種高層建筑消防供水新方法的試驗與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7(06).
[7]薛學斌,李鳴,楊俊晨,程磊.300米以下超高層建筑消防問題討論[J].給水排水,2017,53(01).
[8]聶莉,呂存陣.新規范對超高層建筑并聯分區消防供水系統設計的影響分析[J].浙江建筑,2016,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