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彤

摘要:目的 分析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用于糖尿病腎病(DN)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50例DN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來源于我院和昭平縣人民醫院在2013年4月—2019年6月期間的住院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A組25例予以ACEI治療,藥物為貝那普利,B組25例予以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治療,藥物為纈沙坦,分析2組治療價值。結果 經治療后A組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指標明顯低于B組(P<0.05)。結論 ACEI類藥物治療對DN患者可獲得顯著價值,效果優于ARBL類藥物的治療,可有效穩定患者腎功能。
關鍵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糖尿病腎病;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587.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10--01
近年來,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其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而造成終末期腎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常見因素[1]。研究發現,DN誘發腎臟改變,可歸納為早期腎小球超濾過和腎小球肥大,而誘發腎小球基膜增厚、蛋白尿排泄率增加、系膜基質沉積,進而進展為腎小球硬化,對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威脅[2]。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屬于現階段臨床治療DN患者的關鍵藥物,其以貝那普利最為多見,且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該藥物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全面優化臨床治療質量,有效控制DN發展[3]。鑒于此,本文選擇DN患者實施ACEI治療,且予以深入探究,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50例DN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來源于我院和昭平縣人民醫院2013年4月—2019年6月期間住院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各25例,2組男女比例分別為:10:15、14:11;年齡分別為50—80歲、51—79歲,平均值分別為(61.36±1.12)歲、(42.12±1.84)歲,2組基礎信息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4]:(1)符合DN診斷標準;(2)臨床分型為2型糖尿病;(3)患者臨床資料完整;(4)UAER為20—200ug/min之間;(5)患者病情穩定;(6)血糖控制良好;(7)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5]:(1)無法順利完成試驗,中途退出者;(2)合并血管精神性水腫患者;(3)伴有其他因素所造成腎損傷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并對其血糖實施合理化控制。A組予以貝那普利治療,劑量為10mg,1次/d。B組予以纈沙坦治療,劑量為80mg,1次/d。總療程為6個月。
1.3觀察指標
(1)觀察2組腎功能指標:包括尿清蛋白(UA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檢測儀器選擇瑞士羅氏公司生產Cobasc311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2)觀察2組治療前后尿蛋白水平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腎功能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A組SCR、BUN、UAL指標明顯低于B組(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尿蛋白情況
治療前2組尿蛋白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A組指標明顯低于B組(P<0.05),見表2。
3討論
DN屬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發癥中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已被臨床歸納為糖尿病關鍵致死因素。相關數據發現,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DN發病率分別為30%—40%和20%—30%[6]。作為糖尿病腎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其最早出現腎小球高濾過,實驗室檢查腎小球濾過率增高,而后逐漸出現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及進行性腎功能減退。
多項研究已經證實[7],RAS阻斷劑除具有降壓依賴的腎臟保護作用外,尚有獨立于降壓效應腎臟保護作用,是它們直接作用于腎臟的結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現微量蛋白尿需給與ACEI或者ARB治療,這已經達成共識。本文研究發現,ACEI在防治DN方面獲得顯著價值,因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可有效抑制DN發展及惡化,對腎功能起到一定保障作用[8]。研究顯示,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可能參與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在腎纖維化細胞基質重塑中發揮重要作用,與腎間質纖維化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9]。貝那普利可擴張腎小球出入球動脈以及毛細血管,并且能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同時能夠激活纖溶系統,增加腎血流量,改善微循環[10]。而AngⅡ的合成存在多途徑、多來源等特點,ARB在控制AngⅡ與AT1受體作用的同時,腎小球旁器上AT1受體,對腎素反饋控制淡化,腎素釋放上升,導致腎素水平產生濃度依賴的AngⅡ水平升高[11]。而AngⅡ可誘發腎小球人球、出球、小動脈及細胞膜收縮,且增加腎小球對血漿蛋白通透性,造成蛋白排泄上升。臨床研究發現,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不僅能夠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生成,還可與激肽釋放酶-激肽系統發生相互作用[13]。充分說明ACEI治療,能夠有效抑制腎損害進展,降低蛋白尿。
綜上所述,ACEI類藥物治療對DN患者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汝燕,魏蘇,李慶鳳,等.胰激肽原酶聯合貝那普利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療效、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及25(OH)D3水平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1,20(11):1170-1174.
[2]汪晶華,劉茂東,楊新軍,等.西格列汀聯合貝那普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效果及對血清IL-6、IL-18、TGF-β1的影響[J].臨床誤診誤治,2021,34(2):30-34.
[3]高欣彤,楊慧慧.腎衰寧顆粒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對患者血糖及氧化應激指標的影響[J].海南醫學,2020,31(23):3039-3042.
[4]陳攀,白雪.貝那普利聯合羥苯磺酸鈣輔助胰島素治療老年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7,28(3):347-350.
[5]鄭艷春.貝那普利聯合羥苯磺酸鈣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20,41(3):153-155.
[6]尚源融,徐家云,尚向娜.當歸補血湯聯合貝那普利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及RBP4、HbA1C含量變化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20,37(3):88-91.
[7]徐婷,陳月,程雯,等.培元通絡方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臟疾病療效及對血清炎性因子、Cys C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11):1208-1212.
[8]楊杰,李晶,薛亮,等.利格列汀聯合胰島素治療脆性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20,40(1):122-126.
[9]熊丹,胡維,黃娟.中藥補腎活血湯對2型糖尿病腎病大鼠血清胱抑素C及血、尿β2微球蛋白的機制研究[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9(5):582-586.
[10]張芳.ACEI聯合AT1受體阻斷劑雙重阻斷RAS系統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療效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0,45(1):74-77.
[11]孫彬彬,張蓓茹,邊曉慧,等.單獨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治療特發性膜性腎病患者的預后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2019,14(1):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