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秋 羅萍

摘要:目的探究關于腫瘤疼痛患者出院電話隨訪對于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76例腫瘤疼痛患者為對象,研究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38例為參照組,38例為研究組,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研究組應用出院電話隨訪,對比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護理后的疼痛評分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參照組,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結論:腫瘤疼痛患者采用出院電話隨訪,有效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出院電話隨訪;腫瘤疼痛;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10--01
腫瘤為臨床常見疾病,有研究數據表明,國內腫瘤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呈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1]。新診斷的癌癥患者發生疼痛的機率大約為25%,而晚期癌癥患者發生疼痛的機率大約為60-80%。近年來,惡性腫瘤患者治療原則發生變化,其治療目標轉變成控制疾病、重視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癥狀,促使患者的生存時間有效延長,而并非控制病灶。腫瘤患者隨著病程延長,多伴隨營養不良與體重下降,且伴隨劇烈疼痛,給患者帶來痛苦及消極情緒,從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研究指出,腫瘤疼痛患者采用出院電話隨訪,有效改善生活質量。本文將以76例患者為對象,探究出院電話隨訪應用價值,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76例腫瘤疼痛患者為對象,研究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38例為參照組,38例為研究組。參照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齡(62.08±8.35)歲;肺癌、胃癌、食道癌分別為29例、4例、5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齡(60.38±6.33)歲;肺癌、胃癌、食道癌分別為30例、5例、3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在患者出院時,由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述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包括服用方法、保存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在出院7天內,由護理人員實施電話隨訪,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了解。
研究組實施出院電話隨訪:成立護理小組,由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臨床醫師、護士長、護理人員組成,制定電話隨訪計劃,以及隨訪內容。告知出院患者,出院一星期內會有電話進行疼痛隨訪,第一個月,每周隨訪2次,對于NRS評分超過4分患者,出院三天就給予電話隨訪;出院2-6個月,每月隨訪2次。隨訪內容詳細如下:與患者交流溝通,耐心傾聽其訴說,拉近彼此的距離,并獲取對方的信任,使得照顧者宣泄悲觀、焦慮等負性情緒,并以此為基礎,對其錯誤行為與認知進行挖掘。詢問患者疼痛部位、性質、評分、鎮痛藥物名稱、用法、用量、是否按時服藥、過去一周最痛的分數/次數,目前鎮痛是否滿意、是否影響睡眠/每天能睡幾個小時,飲食狀況,有無便秘、頭暈,是否有其他不良反應,有特殊情況后面備注,并對其實施相應健康教育、放松訓練,并鼓勵患者適當宣泄,必要時匯報主管醫生。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由家屬及朋友給予患者社會支持。鼓勵患者加入抗癌俱樂部,傾聽其他患者的現身說法,并交流溝通,給予彼此支持。綜合評估患者精神、心理狀態,給予心理護理、藥物治療等。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邀請患者參加,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水平,并糾正其錯誤認知。
1.3觀察指標
使用NRS/VAS/FRS綜合疼痛評估量表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表明患者越疼痛;隨后,使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滿分為100分,分數越低生活質量越差,反之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使用T檢驗、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后的疼痛評分為(1.67±0.68)分,參照組為(2.69±0.3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參照組,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如表2。
3討論
腫瘤患者伴隨不同程度疼痛,給患者帶來痛苦,需及時給予科學管理,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質量。出院電話隨訪表示患者從醫院轉移至家庭時,護理與治療也應當投放至家庭,通過電話方式追蹤患者的治療情況,監督與指導患者用藥,進而改善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中,針對腫瘤疼痛患者應用出院電話隨訪,結果可見,研究組護理后的疼痛評分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參照組,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證實了腫瘤疼痛患者實施出院電話隨訪具有顯著應用價值。癌癥患者在出院后需要臨床醫務人員的共同配合和重視才能有效的控制癌痛,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在出院電話隨訪中,通過成立管理小組,加強小組成員培訓學習,提高綜合分析判斷溝通能力,在護理過程中貫穿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具有科學性、個性化、全面化等優點,護理人員可指導采用呼吸鎮痛、轉移注意力等方法,幫助患者學會緩解疼痛;加強心理指導、健康教育、飲食指導,提升患者對疾病認知水平,確保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理狀態面對治療,積極參與治療過程,并配合醫護人員,有效緩解疼痛,改善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癌痛患者采用出院電話隨訪,能有效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盧鳳麗,李艷梅.無痛護理病房對晚期癌癥患者的干預效果及臨終關懷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0):1478-1481.
[2]卜莉.雙向式電話隨訪對院外癌癥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10):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