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第二中學 曾建玲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推進,我國在教育教學體制方面也在不斷地創新和改革,對當代學生的教育不能只是單純地局限在理論知識的教學,而是應該從多個環節和角度出發,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復雜性,學生在學習時經常會感覺壓力比較大,所以教師應在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上,對高中數學單元教學展開合理的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效果提供保證。
在具體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數學單元的設計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時發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于數學單元設計的重視程度并不是很高。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傳統教育思想觀念仍然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轉變,教師普遍認為在日常教學中只要對每一節課程內容進行設計就可以了,單元教學設計基本上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雖然現階段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影響下,實現了三級管理體系的合理構建和有效落實,相關學校也相繼落實課程管理權,但是由于當前很多學校的內部領導在課程管理方面大多數只注重短期利益,并沒有實現長足發展,對校本課程的開發相對比較重視,卻嚴重忽視了地方課程校本的具體落實。這種形勢下,不僅整體教學設計質量無法得到保證,而且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也無法實現有效的培養。
要想從根本上保證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工作的有序開展,保證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就必須要保證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設置是否具有可靠性、有效性,是保證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策略可以落到實處的關鍵要素,對整個數學教學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工作開展中,教師可以與大綱教學目標、教材內容等進行有效結合,實現對各單元教學目標的合理設定和落實。在這一基礎上,可以從根本上實現對單元教學工作的有效指導,統一、規范地對單元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制訂和落實,同時還要最大限度保證單元教學指導工作在實踐中的有序開展。教師要在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這樣可以實現兩者的相輔相成。
合作學習方式在當代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合作學習方式還可以直接從輔助教師的角度出發,幫助教師對單元教學設計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現狀進行結合,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真正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通常情況下,在數學單元教學設計工作開展之前,必須要深入學生內部,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進行分析,對分析結果的數據進行研究,實現對學生不同成績的劃分。在這一基礎上,遵循“優勢互補”的基本原則,保證組內成員安排的科學性、合理性,組內成員能力平均,既有優等生,也有學困生,這樣組內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輔助,在保證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的同時,可以提高高中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以及在實踐中的落實,對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而言,既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有必須要面對的難題。因此,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中,必須要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結合,加大各環節的監督管理力度,在保證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水平有所提升的同時,實現對當代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高效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