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海市教師進修學校 陳勇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養成的,擁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在學習中會感到輕松快樂,更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據科學研究發現,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更有耐心去探索求解,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也不例外,只是這種興趣一定程度上來說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后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出來的。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主要指小學生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個體傾向和認識,具有強烈的主觀情緒色彩,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自身因素都會對學習興趣產生直接影響,如果學生缺乏自信、自我效能感低,往往面對學習感到厭煩枯燥,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行為舉止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數學興趣培養。相比于西方的小學數學教育,我國數學教育更注重知識的積累而不是思維能力的訓練,所以我國小學教育課堂往往比較枯燥,學生學習新鮮感比較低,無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通常小學這個年齡的學生思維能力弱,但是好奇心強,相對數學課堂更對周圍事物感興趣,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感到枯燥無味,在課堂上更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
很多人提到數學,就是想到嚴肅的課堂氛圍,嚴謹的數學教師,這種學習環境下,學生難以融入課堂,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對于教師所講的知識,只是單純死記硬背、不會融會貫通,當數學教學知識點越來越多的時候,無法記住理解,導致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甚至放棄數學學習。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但是教學模式主要還是以傳統的知識傳授為主,不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隨著數學知識越來越抽象化,學生對數學越來越難以理解,對數學課堂的興趣也不斷降低。學生永遠處于一個知識被動接受的狀態。無法成為數學課堂的主題,不懂得如何自主學習。數學課堂對他們來說越來越枯燥,時間一長完全喪失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中,學習成果最終主要還是通過分數來衡量的,這導致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是通過學習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小學生往往害怕考試成績不理想被家長批評,在數學課堂上往往都是高壓力狀態,注意力無法集中,數學學習效率低。甚至面對課后數學作業,為了應付家長而去抄襲。小學生心中對數學產生了一種害怕心理,越來越厭煩數學課堂,更別提數學興趣的培養,完全處于一個應激逃避狀態。
想要培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大膽創新教學模式,打破傳統課堂枯燥無味的學習氛圍,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打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教學情境或者以游戲的方式,增加數學學習的樂趣。在課堂上增加互動環節,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小學數學“圖形認識”這一章節教學中,教師可以創建情境,提問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圓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小學生對課堂數學知識的印象,從提升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學好數學,首先要會發現問題,學會質疑。問題是創造的動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面對有問題的學生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思考,靈活運用課堂中的知識點,發現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面對數學難題的時候往往不會提出疑問,而是直接查看答案,因為數學答案結論不像其他學科那樣煩瑣復雜,學生往往懶于思考。教師面對這樣的情況,要盡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維性學習,同時了解課堂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在課上解決問題解決。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只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被動,而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可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長期下去,學生自然而然就有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要在課堂中激發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單一的傳統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對學習環境的需求。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實際的環境情況,組織學生課外活動,把數學教學與生活環境聯系起來,讓學生自主去從生活環境中探索數學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參觀學校建筑,讓學生說建筑的形狀,然后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知識引導學生進行面積計算。這樣更能讓學生接受復雜的數學公式。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效果。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感官好奇心強、能動力強,這個時期正是學生智慧、邏輯思維啟蒙的好時機。教師可以結合STEM教育理念中科學、信息技術模塊知識,引領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在腦海里創設情景,與自己生活中相關情景聯系起來,提取有效信息,再調動所學的數學理論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數學的解題能力,不是直接找出問題,給出答案。而是在授課中引領學生發現問題、學會分析問題,聯系多個問題中的相似原理展開授課,這樣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打好學數學的基礎。例如在教授六年級《扇形統計圖》時,教師可以轉化思維,把傳統的統計知識傳授轉化為結合模擬演練的實戰課堂,如校園馬上要組織藝術節了,請你選擇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利用統計知識為藝術節開展出謀劃策。已知喜歡民族舞的有45人,喜歡健身舞的有33人,喜歡詩歌朗誦的有55人,喜歡演講的有26人,喜歡唱歌的有71人。如果你是學校的老師,你會選擇組織什么節目?為什么?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并鞏固知識。
小學數學知識相對內容豐富簡單,主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引導學生聯系新課知識點的自主學習。例如在五年級數學,小數混合運算這一章節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通過簡單的加減法混合運算作為課前復習,讓學生自主思考其中的計算方法和運算規律,再聯系到小數混合運算方法上。比如計算0.11×1.8+1.2×0.11,可以讓學生先把1.8和1.2進行相加再利用乘除法計算結果。在這個計算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思考途徑,讓學生先大膽進行計算,最后再講解做題方法。這樣簡化了數學解題難度,學生可以在解題過程中找到存在感,從而激發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想要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實際環境創新教學模式,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時刻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狀態,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知識的強力灌輸。如果知識單一地注重學生學習成績,會嚴重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關鍵,只有培養好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學習效率才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