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 葛艷艷
數學學科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還要關注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主要從數學的嚴謹、科學、求實、創新中關注學生品格、道德、操守的發展。數學教師要明晰德育滲透的重要性,拓展德育的廣度、深度,恰當把握德育時機,讓德育之花在數學課堂綻放。
數學是自然科學,也是德育滲透的重要載體。初中生正值德育養成的關鍵期,立足數學教學,讓學生從數學中認識德育、體會德育、踐行德育,能夠促進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養成。長期以來,數學教學停留于對數學知識點的講授,忽視了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事實上,在數學課堂上融入德育,能夠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升華德育素養。首先,數學是抽象的、嚴謹的。對于不同概念、定理的學習,很多學生感到不好理解。教師應拓寬教學視野,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如在學習“平面幾何”時,認識了正方形、長方形、矩形、菱形后,讓學生對這些圖形進行對照分析,觀察其有何異同點,讓學生體會世界是變化的。其次,數學知識中包含了愛國主義情懷。在學習“正負數”時,我們引入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其最早將“負數”融入實踐生活中;在學習“勾股定理”時,引入《周髀算經》,讓學生體會古代數學家的科學精神;在學習“圓周率π”時,了解第一位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就是祖沖之,比西方早幾百年。數學與數學史的結合,讓學生開闊了眼界,也從中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同樣,在數學課堂上對德育的滲透形式是多樣的,如依托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學生展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協作中體會集體主義精神,在相互交流中學會尊重,增進團結。
數學來自生活,與生活緊密關聯。初中數學中的概念、知識點邏輯性較強,對這些概念、法則的運用,需要學生透徹了解其內涵。在解答數學問題時,一些學生粗心大意,影響解題正確率。為了讓學生端正數學心態,增強對數學的邏輯推理力,我們引入“平面直角坐標系”,讓學生從坐標系中的某一個“點”思考其位置信息,每個“點”就好比一個人,要讓學生明確自身所在的象限,找準自己的位置。
數學史料知識包含更多的德育人文,如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研究的實例等。將這些史料故事導入課堂,既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又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數學家的優秀品質,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探究意識,在數學故事中挖掘德育價值。如結合具體的方程知識,讓學生從中體會數學家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增進自覺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對德育的滲透,教師要善于搭建合理學習情境,圍繞數學內容,增進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讓學生在數學情境探究中開展聯想與想象,獲得數學體驗。情境的創設中,可以引入多媒體,展示直觀的數學模型。同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引入合作學習,以小組合作方式展開數學探討,在思想交流、碰撞中發展學生數學認知,增進學生團隊意識、合作精神的養成。需要強調的是,在合作學習前,要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分組時,要兼顧學生的數學水平,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促進學生組內協作、組間競爭,提高數學學習成效。
在數學中,對學生品德、品格的塑造,可以通過具體數學實踐活動來滲透。如開展家庭生活消費調查,對班級學生學習成績進行統計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數學解決問題。在初中數學里,幾何、代數是重要內容,教師要指導學生面對不同題型,學習和掌握題設條件的梳理,分析和把握解題思路,運用數學邏輯思維,發展學生推理能力。通過解題,讓學生懂得多角度分析問題;幫助學生培養客觀、嚴謹的解題習慣;讓學生增強不畏困難、奮發向上的攀登精神。
總之,數學中的德育內涵是豐富的,教師要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積極拓展德育途徑,通過引入生活實例,導入情境故事,開展合作學習,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從數學課堂上獲得健康、全面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