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 虞 會
伴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落實,以前的教育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于中學生的成長有不良影響。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自主開展知識的探析,強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導學案這一形式更適應時代與個人的需求,可提升教學質量。本文針對導學案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以及優化策略進行深層次的分析。
導學案指的是在教師個人探究、集體備課以及合作討論的前提下,依據新課改的相應要求,引領學生自主與合作探析制訂的學習方案。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差異等合理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水平相適應的導學案,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當前,很多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感到困難,有些學生甚至已經形成對數學學習的消極情緒,放棄了對數學知識的探索。通過調查發現,部分學生在小學時就無法有效學習,隨著年級的提升,知識更多且更復雜,加之教師講解的速度相對較快,學生無法適應,以致學習成績明顯下降。而且,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若為學生布置相同的導學案,后進生會認為難度較大,對數學探索形成畏難情緒,而優等生則認為內容過于簡單,無法產生探究欲望。此外,部分教師對導學案缺乏正確的認知,無法正確地設計與編寫導學案,針對性不強。
伴隨學生學習難度的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要求也在持續提高,怎樣構建高效課堂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導學案這一教學形式可促使學生自主探析,體現差異教學的理念。在導學案的設計中,可適當提出開放性的相關問題,引領學生聯系自己已經掌握的相應知識。對于中學生來講,這并不只是對學習內容的預習,更多的是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有效關聯的過程。在導學案的應用中,也能夠落實對學生的差異教育。學生在基礎知識掌握、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存在不同,所以在導學案的設計上,需要適當依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劃分,使學生更為系統地開展對知識的探索,有針對性地學習數學內容,在原本的知識基礎上獲得明顯發展。
例如,在“平方根”的學習中,教師要對導學案進行優化設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一樣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推動所有學生在原本的知識基礎上獲得進步。以后進生的導學案為例,要求后進生獨立完成如下問題:“什么是一個數的平方根?怎樣用符號表示?依據平方根的定義,什么數有平方根?什么是開方?”對于問題:“16,0,-9 的平方根、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組織后進生與中等生、優等生合作,開展小組學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吸收新的思維方式,在相互探析中達成對數學知識的全面理解,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
在新課改的落實中,適當結合時代元素,為數學課堂增添生機,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可將導學案與微課進行結合,組織學生自主探析。當前的信息化背景不僅轉變了人們的生活形式,也為高效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技術層面的支持。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教師需要考量班級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對導學案進行設計以及一定的優化,以多樣化手段落實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如,在“正數和負數”的學習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水平設計導學案,結合信息技術實現高效學習。教師要求學生觀看微課,理解本課內容,并回答以下問題:“舉例說明什么是正數、負數?0 是正數還是負數?你能用正數與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嗎?什么是整數、分數、有理數?你能將已經學習過的數進行分類嗎?”通過微課學習,學生能夠形成對本節知識的整體化認知和對基礎性知識的有效掌握。教師在學生觀看微課的基礎上提出一系列問題,推動學生相互交流與合作,在思維碰撞中達成共同進步。
總之,導學案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符合新時期的教育要求,可推動中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進一步強化。教師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變化,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方式等,并結合學生的年齡、喜好等合理設計教學,引領學生更為深入地探索數學知識,也鍛煉學生的思維、合作等能力,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