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樓王初級中學 陸 軍
疑為思之始,有疑才能促進學生的行為投入,才能開啟他們的積極思維。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權威壓制了學生的質疑之心,他們只有機械地記憶、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形成質疑的能力與創新的精神。教師要借助學生的質疑,驅使學生去探索,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傳統的數學問題具有封閉性,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學生循著問題去尋找方法,但往往難以催生學生的靈感。教師要多提開放性的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以問題引發學生的質疑,讓他們去猜測、交流,從而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提升。如在學習“多項式乘多項式(平方差)”內容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計算下列各題:(a-1)(a+1)=;(x+3)(x-3)=;(2x+1)(2x-1)=;(x+3y)(x-3y)=。通過以上幾個式子的觀察,你會發現什么規律?運算結果又存在怎樣的規律?教師并不直接向學生呈現平方差公式,而是引導學生去觀察式子、歸納結果,通過步步探尋去發現、思考,從而加深他們對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對于有難度的問題,學生往往會失去探索的興趣,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趣點設計問題,讓他們產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當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時,他們的積極情緒就會獲得滿足,就會產生學習的成就感。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提問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催生學生的質疑之心,促進他們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教師的提問要難易適中,能開啟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愿意去質疑思考。如在“一次函數的圖像”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畫出一次函數y=2x、y=2x+1、y=2x-1、y=-1.5x-2 的圖像,并對比:y=2x+1 與y=2x 的值有何差異?一次函數y=2x+1 的值與y=2x 的值有什么差異?從圖像上看,一次函數y=2x+1 的圖像與正比例函數y=2x 的圖像有何關系?一次函數y=2x-1 呢?教師提出問題,難易適中,能令學生生疑,讓他們產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師提問的數量要適中,如果提出的問題過多,問一些質量低、與教學重點無關緊要的問題,就會由“滿堂灌”變為“滿堂問”。教師要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時間,要選擇恰當數量的問題,引領學生去思考、消化,促進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教師的提問要把握時機,不是將問題一拋了之,而要在“憤”“悱”之機提問,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
教師的提問要有一定的價值,能與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相適應,避免提出一些漫無目的的問題,要對學生的思考提供明確的指向。問題要緊扣教學重點、難點,要避免提出偏、難、繁等問題,一些不著邊際的提問往往會對學生的思考產生誤導。教師要避免碎片式的提問,問題與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關聯,前一個問題要成為后一個問題的鋪墊,后一個問題作為前一個問題的拓展,促進學生新的發現、新的思考。如在學習“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一課的內容時,教師提出問題:已知正方形ABCD 的邊長為6,請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并寫出各個頂點的坐標。在你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能準確地標出各個頂點的坐標嗎?如果將點M(-2,3)移動到點M'(-2,-4),用同樣的平移方式,將點N(-3,1)移動到點N',則N'的坐標是什么?教師通過有價值問題的引導,讓學生去探尋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位置變化與數量變化的關系,能促進他們對數學問題的解決。
問題要遵循一定的順序,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讓他們產生深入的思考。教師要精心準備問題,要避免不當的問題導致學生思維混亂,要通過有效的組合,讓學生得到有序思考。教師要有序而問,引領學生逐步突破思維障礙,促進思維的深入發展。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去質疑、釋疑,從而促進他們思維的深度發展。教師要樹立生本理念,以問題引導學生質疑,步步探尋,讓他們的思維獲得深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