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安丘市青云學府 丁世雙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而且要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應用能力、獨特的識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內容,其特點是典型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并存。從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四種形式出發對學生進行引導,包括擴展、逆向、發散、簡化等,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擴展思維是一種促進和擴展信息的思維形式。逆向思維指的是在考慮一個問題的時候,尋找與常規思維相反的方向進行思考,并且尋找解決策略。發散思維是基于所有現有的信息,從不同的方向進行思考,并尋求有關結論的新思維形式。簡化思維是將信息細化處理,簡化思維路徑。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高一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課題,提出一些建議和擬行策略。
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轉變課程認識,增加自由討論環節,多練習,讓學生做得更好。教師要將課程教學內容提煉成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主題,促使他們主動理解課本知識。教師應選擇一系列示例問題來向學生解釋,保證教學質量,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分層組織教學,為能力較弱和較強的學生提供分層指導,發展學生獨立創造和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解“集合間基本關系”一節時,以如下題目作為課堂例題進行分析:集合S={0,1,2,3,4,5},A 是S 的一個子集,當x ∈A 時,若有x-1 ?A 且x+1 ?A,則稱是A 的一個“孤立元素”,寫出S 中所有無“孤立元素”的4 元子集。
題目綜合考查集合間基本關系的知識點,屬于復合知識考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而且有多種解題思路。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該引導學生自由解題。在學生自己嘗試的過程中,他們會形成一些對于題目的獨特思考,這個過程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主動嘗試。
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進步也推動了教育模式的轉變。多媒體工具與媒介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發展其創造性思維。數學知識注重邏輯連接與抽象表達,而多媒體技術不僅有助于豐富教學手段,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方式,巧妙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必修二“空間幾何的三視圖”一節中,由于空間幾何問題的理解與學習很大程度上依賴空間想象能力,而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展示立體圖形,從多個觀察視角出發進行三視圖的講解,對于幫助學生構建空間想象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下,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主體。高中數學教育要求教師先了解學生的個性和學習能力,并且根據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對其進行合理分組,在活躍的討論氛圍中,鼓勵所有學生參加小組交流。在小組合作與交流過程中,學生的自我創造和自我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并有效地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例如,在必修三“隨機事件的概率”一節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通過安排預習任務,課堂上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認知中的隨機事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進行學習。教學后,可以讓學生將知識點代入生活實際問題中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此外,在必修五“數列”一章的教學中,由于很多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都了解過這部分知識,而且很多趣味性的數字游戲也依托數列的性質與基礎而設置。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學習書本內容,課堂上以小組形式開展數列舉例、聯系實際問題,并結合數列知識點互相出題目進行檢測,而后,小組內合作推導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相關公式,并進行小組間的講解競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化理解知識,為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數學是高中的重要教學科目,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此作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重點,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