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嘉峪關市迎賓路小學 王迎春
有了清晰的教學目標才能夠按照相應的要求和維度去進行教育實踐,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滲透積極心理品質教育時最常發生的一個問題就是更關注學生的認知培養,忽視學生的情感、律己、意志的培養。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學數學“分數除法”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設計一個更全面的教學計劃,將積極的心理品質教學融入教育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不僅可以掌握知識,而且能夠實現健康發展。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主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掌握課程內容,理解分數與整數相除的方法,可以初步進行自主運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練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概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數學學習過程的挑戰性,鍛煉堅強意志,培養克服困難的意志力,體驗成功帶來的成就感。這樣的教學過程更好地包含了對學生意志、情感以及利群品質的培育,使教育教學的設計更加全面,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完善,全面培養了學生的品質,塑造了學生的人格,促進了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數學課堂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數學課堂,向學生滲透積極心理品質教育,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設置教學情境,以此來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數學教學中。例如,教師為學生準備問題:“要將9 個西瓜分給10個女同學和5 個男同學,要怎么分配才更加合理呢?”學生在經過討論之后會得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如“總共有15 個學生,男生按比例可以分3 個,女生按比例可以分6 個,這樣分配更為合理”,以此為基礎引出本節課的教學主題“按比例分配”。這樣的教學模式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認知和超越品質,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形成發散性的思考,更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創新課堂教學形式,以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展開數學學習,滲透積極心理品質的培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數學作業是檢驗學生知識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態度、發展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數學作業滲透積極心理品質培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完善數學知識體系,形成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在講解“百分數”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先為學生設計問題,如:“3 是9 的百分之幾?”“9 是3 的百分之幾?”“3 比9 少百分之幾?”這樣的教學問題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展開數學學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相應的數學題目,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數學能力,堅定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與同學加強互動,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要幫助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以及互相幫助的優秀精神品質,更有利于學生利群品質的形成。教師在數學作業設計中融入對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培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完善數學知識體系,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塑造積極的心理品格,達成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
教師將數學課堂教學與對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想品格和道德品質,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使學生在和諧、自由的環境中發展身心,促進教學的全面發展。教師在目標設計、課堂教學以及作業安排這三個部分結合積極心理品質培育,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團結合作意識與樂于助人的精神品質,推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