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新店鎮小湖中心小學 慎亞男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思維活躍和思想跳躍是小學生的優勢,這使得逆向思維的培養極具深意,極大地提升了小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數學學科綜合素質。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主動采取一些策略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擺脫傳統解題思路和思想的限制,提升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是一門以計算為核心的學科,概念作為基礎和根本,是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提升核心素養的關鍵,重視概念教學需要發掘教材素材,以推動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培養。針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教師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設計:第一,清楚明確地對數學概念進行解釋和分析,加深小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以理解得更加通透,在應用時可以得心應手;第二,引發學生的思考,把數學概念作為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的引子,據此提出和解答問題,在培養小學生愛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過程中發展綜合素質。
例如,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概念和計算兩個方面,學習數學概念必須做到全面,避免片面性的理解限制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如在教學關于“倍數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以以小學生的正常思維進行概念引入,比如5 的4 倍是20,通過另一種思維形式可以加強學生的倍數認識,反過來思考需要以具體的問題作為指導:20 是什么的倍數呢?引導小學生主動思考后可以得出具有多種形式的結果,如20 是5 的4 倍或者是2 的10 倍等。概念的深入教學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最主要的內容是運算公式和運算法則,計算以公式法則為基礎進行靈活應用有效增強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能力。數學公式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工具,通過深入分析數學公式,使學生的基本功得以增強,培養學生逆向思維,加強小學生的認識和學習興趣,靈活運用數學公式,使解題過程變得十分簡單,有利于雙向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講“乘法分配律”的時候,教師可以以課本給出的公式“(a+b)c =ac+bc”進行正向訓練,還要設計相關的逆向運用題目,使小學生可以靈活掌握,在計算時做到準確高效。如具體的數學題目:(15+2)×6=15×6+2×6=102,如果合理應用,數學分配律將使得計算量大大減少,特別是對于逆向應用的題目。如:9×12+18×9=(12+18)×9=270。熟練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變得靈活多樣,特別是面對復雜的題目時可以找到思維突破口,提升解題能力和綜合素質。
小學數學包括概念、公式、定理和性質等多方面的內容,公式的形式或概念的性質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可逆性,充分利用性質的可逆性進行逆向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性質的精確把握使小學生在應用題解題實踐中可以提升效率,特別是具備逆向思維的小學生可以運用排除法解決思維中的困難,突破等量關系和其中的相互聯系,以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考和高效的計算策略。逆向思維的訓練模式打破了小學生的思想局限,有效拓展了思維空間和思維層次,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提供了動力,給予學生思考機會,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
例如,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借助性質教學符合高效教學的要求,有利于學生解題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突破性提升。如在學習“小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可以給定這樣的思考問題:小數點向后移動一位,整體會擴大10倍,小數點向后移動兩位,整體會擴大100倍,試問小數擴大10 倍、100 倍或1000 倍的原因是什么?具有反向思維的問題可以引發小學生的思考,逆向思維得出的結論可以加深小學生對數學性質的深刻認識,提高小學數學的整體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促使小學生在發現新知、深度探索和增強運用的方面得到改變,打破思維定式,使得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有目的地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可以調動學生思維,提升數學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