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二小學 莫亞英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還有著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對于那些枯燥的課本知識不感興趣,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頻繁做小動作這樣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我們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信息技術在這方面具有優(yōu)勢。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認識圖形”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觸過圖形,但是學生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基本知識,我們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在課件上展示黑板刷、皮球、魔方、茶葉桶、鉛筆盒這些學生比較熟悉的物體,在展示之后,我們可以用鼠標移動這些物體,并將同類型的物體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復合片,底片就是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的幾何圖形,而復合片則是與底片一一對應的事物:黑板刷、魔方、皮球、茶葉桶。這樣底片和復合片一一對應的展示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速地認識這些圖形的基本形狀,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這些圖形的概念,同時,移動物體的形式還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樂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注意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一些難點知識往往很難被學生完全掌握,而使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課本中的知識由動轉靜,將教學中涉及的知識和事物的前因后果都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就會更加深刻,學生掌握知識的數(shù)量和質量也會得到提升。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知識“加與減”的時候,由于學生這是第一次接觸加減運算,對這個知識還沒有概念,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我們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制作一個動畫視頻,并引導學生通過動畫學習相關知識。視頻一開始,湖里有4 只天鵝,過了一會兒又飛過來3 只,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暫停視頻,并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課件上有幾只天鵝,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是7 只。繼續(xù)播放視頻,原本湖里有7 只天鵝,過了一會兒飛走了2 只,這時再一次暫停視頻,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天鵝的數(shù)量,學生回答是5 只。播放完視頻,我們可以將之前暫停的時候課件上的圖片截取下來,并在圖片的旁邊顯示加減式,這種借助動畫動態(tài)地反映湖中天鵝增減過程的方式快速且簡單地向學生介紹了加減知識,更便于學生理解和認識。
在計算機上進行數(shù)學練習要比在紙面上進行練習更加吸引學生,因為計算機的練習往往很快就可以得到反饋,在得到積極反饋的時候,學生會快速獲得學習成就感,得到消極反饋的時候,學生也能快速地找到幫助。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練習的時候就像是在打通關游戲,興趣盎然、注意力集中,知識學習的效果也很好,因此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多使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加與減”之后,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教學知識,可以帶領學生去機房,讓學生玩一個“大力菠菜”的游戲。這個游戲一共有3 關,每一關都有5 道題目,在第一關中只要做對一題,就有一粒菠菜種子種下去;在第二關中,做對一題就能為菠菜種子澆一壺水,第二關題目都答對就能收獲一顆綠油油的菠菜苗;在第三關,每做對一題就可以為菠菜苗施一次肥,通關之后就可以獲得一顆新鮮的菠菜,而全部答對的同學的電腦上會播放煙花,并且游戲主人公還會將這顆菠菜吃掉,高興地說:“吃菠菜,長力氣!”小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既回答了問題,也獲得了游戲的快樂和成就感,面對那些不會的題目還能得到指導。同時,由于計算機練習是一對一的,我們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層次練習,這樣就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了。
總而言之,小學一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是很關鍵的,在這個時期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