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周恩來紅軍中學 施效武
新課改下的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在編寫中緊密結合學生核心素養的需要,在教學內容上不僅契合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而且在內容設置上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時,需要始終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淺見展開探究。
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指數學抽象、推理能力、建模思想、運算能力、直觀想象、數據分析、數學交流、創新意識。而實施分層教學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我們切實注重學生的科學分層,這樣才能促進分層教學的順利實施。
在教學目標分層時,主要是結合教學要求來確定教學目標的側重點。比如,在《圓周角》的教學中,就教學要求而言,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掌握圓周角的基本概念。二是探索和研究圓周角及其所對弧的關系。三是在理解圓周角定義的基礎上,掌握其推論并證明:①圓周角的度數為所對弧的圓心角度數的一半;②直徑所對圓周角為直角;③90°圓周角所對弦為直徑;④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關系為互補。具體教學目標設計為:一是切實提升教學的過程性,引導學生體驗圓周角定理探索的過程,從而體會和感受“分類與整合”“特殊與一般”“化歸與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并注重學生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的培養;二是適當拓展教學內容,設計與圓內接四邊形和三角形外接圓等方面的例題,強化學生的引導與思考;三是要求學生在學習中結合“點與圓”“直線與圓”在位置關系上的變化,體會和感受什么是“數量”,什么是“刻畫”,什么是“位置”。基于運動變換的視角,理性認知圓的動態問題,通過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幫助學生掌握分類、整合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在教學目標分層過程中,教學內容分層需要結合教學目標來分層。結合學生分層情況,確定相應等級的分層目標,從而為進一步促進分層教學的實施奠定基礎。
分層教學思路的確定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關鍵,需要教師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來確定分層教學思路。同樣以《圓周角》的教學為例,在確定分層教學思路時,主要是采取“設計問題+探究問題”的思路來進行。首先提出問題:“圓周角與圓心角二者的異同點有哪些?”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探究,幫助學生掌握圓周角的基本概念。其次提出問題:“同弧所對圓周角與圓心角的數量關系是什么?”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探究,幫助學生掌握圓周角定理,并對其要點進行歸納。最后提出問題:“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的數量關系是什么?”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探究,幫助學生掌握如何推論圓周角的定理。而在分層教學思路確定的基礎上,在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歸納和總結,教師則主要是實施針對性的輔助評價,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結合所提出的問題設計具體的情景,從而更好地明晰分層教學思路。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分層教學,需要以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針對性地開展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活動。比如,在《圓周角》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圖形中正確識別圓周角,在圓上將其圓周角畫出來,結合圓上的弦與弧找到一個圓周角以及結合圓周角找到對應的弦和弧,而這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直觀想象”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學生掌握圓周角與圓心角及其所對弧的關系,以及用數學符號語言來標識圓周角定理及其推論,則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數學抽象”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定理證明的過程則是對學生“推理能力”“數學交流”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學生掌握圓內接四邊形的基本概念,則是為了促進學生“創新意識”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又要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動手實踐操作之中,以強化學生的幾何直觀想象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促進學生的數學交流與推理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的實施需要在科學分層的基礎上,明確分層教學的目標、思路和過程,切實提高分層教學的科學性,從而更好地在分層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