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小學部 司柳娟
抽象思維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同時也是小學生認知、理解以及應用數學知識、發展創新能力的基礎要件。所以,針對數學抽象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與學生的數學能力具有直接且密切的關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循序漸進、逐漸拓展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抽象思維意識,培養數學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提高學習能力。
在進入小學中高學段之后,學生已經能夠較為深刻地理解因果關系、了解空間概念等相關基礎知識,而且具備了一定的運算能力。所以,針對教學內容的設計,必須要把握學生的認知情況,貼合學生的自主學力,同時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整合,有效地激活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很多學生都不能夠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對具體運算方法的高效內化,特別是在數位對齊方面經常出錯。因此,教師可以結合“以舊引新”的教學方式,先引導學生復習舊知“兩位數乘兩位數”,再以此為基礎延展至新知,這樣就能拉近學生和新知之間的距離,提高對新知的熟悉度。在新知學習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輔以相應的練習,帶領學生總結具體的運算方法,使其可以高效掌握運算規律。最后,再結合學生的自主梳理和總結,對課堂所學展開更深層面的剖析。抽象思維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形象化處理,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入生活實踐問題,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并進行驗證,從而發現相關規律。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為選擇了具有遷移性的學習內容,學生便能夠根據已經學習過的舊知自主推及新知,不僅易于理解新知,同時也有效地觸發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實踐中,必須要關注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開發和培養,另一個有效舉措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樹立正確的數學思維意識。因為數學這門學科蘊含著極其深厚的內涵,也涉及豐富的專業數學用語,最簡單的就是常見的周長、面積、體積以及對角線等,因而有必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運用這些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這也易于學生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可以對導入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我們的文具盒表面大都是長方形的,如果想要給這個文具盒設計一個封面,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這個封面究竟有多大,而“多大”的概念就是周長。通過這種情境創設,能夠為學生帶來直觀且生動的概念理解,學生也可有意識地反復練習,會根據自己身邊的物體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我的鉛筆盒的表面周長為20厘米”“我的課本封面周長為30厘米”等。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使用正確的數學用語,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營造有利于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氛圍和環境。
針對語言思維的鍛煉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必須要確保持之以恒的教學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使用數學語言的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表達習慣。
通過實驗操作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高效地獲取數學知識,也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有助于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教師可提前為學生準備三根木條作為學具,由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通過實驗了解三角形的特性,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驗證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學生通過具體的實際操作,不僅能夠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還能夠依托于實驗操作還原抽象的數學概念,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因此,開展數學實驗活動,要利用好實驗材料,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獲得探究數學問題的情感與過程體驗,學生可以在動手操作中建立初步的直觀表象,在辨析中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以上案例中,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實驗操作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學生不僅能夠自主習得相關的數學知識,并且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總之,在《數學課程標準》中,針對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諸多層面的培養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數學思維能力中恰好涵蓋了抽象思維,所以,數學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抽象思維意識,使其得到有效的培養,促使學生實現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有機融合,促進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