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富 (江蘇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鄉人民政府)
“看到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全面取消小學生家庭作業,我太贊成了,剛開學不到一周,我們夫妻倆已經為輔導孩子作業的事兒吵了兩次了?!北本┑囊晃恍W生家長說。近年來,針對作業和減負問題,每年都有代表、委員提出相關的建議或提案。相關部門也連續出臺多項舉措,給中小學生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但是,這幾年學生和家長對作業問題的抱怨越來越多:學生抱怨作業太多,家長抱怨不該給家長留作業……(3 月7 日《中國青年報》)
近年來社會上為中小學生作業“減負”的聲音持續不斷,學生抱怨作業做不完,家長也喊著跟著孩子受累,教育主管部門頻頻“出招”,但是收效不大。
給學生“減負”,不是一刀切取消布置作業,而是指減掉那些不合理、不必要的作業。什么樣的作業是“不合理、不必要”的?就是很多代表、委員所說的“低效、機械重復的、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沒有多大幫助”的作業。
不合理、不必要的作業取消后,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在思維拓展、體育鍛煉等方面,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均衡發展。中小學生的自制力差,孩子在校外的時間如何支配,家長必須進行科學規劃,既要讓孩子的心智正常發展,還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強壯的身體、良好的品行。
“減負”與“增效”應該同步進行。學校應該探索制定更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師要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要摸索更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在課業“減負”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整體“增效”。
總之,“減負”老話題要有新成效,需要各方通力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