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思賢實驗小學 何 軍
目前,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逐步趨于穩定,進入常態化防控期,我國中小學基本實現了復學。然而,學校在防疫的基礎上,如何在防控形勢下開展體育教學,沒有規律可循,也沒有依據可參考,固有的思維習慣和正常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這一階段的需要。體育教師必須做好教學中的防控工作,合理選取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內容,控制運動負荷,確保在當前疫情防控環境下體育教育的順利開展,確保學生的健康安全。因此,體育教師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不能大意,必須積極面對,認真思考,制定周密的計劃。
備課是按照一定的目標來組織和指導學習活動的,它是實際教學活動各個環節和步驟的演練過程,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是教師上課的具體依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以往的備課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班級的要求,備課既要做好課程標準、教材、學習條件、場地、設備、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定期集中學習,又要準備好防控知識和方法,做到預防教育一體化。
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防疫,使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核心素養具有內容載體和力量,而且要加強防疫知識和生命教育。在體育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了解傳播路徑,做好科學防范工作,在防控要求下遵守課堂規范,讓學生思想高度重視,不要粗心,確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防控。
備課時對防疫工作的要求是:避免開放性、對抗性和合作性的運動項目。復學伊始,應多安排學生自主完成的練習,主要包括田徑、武術、節奏操等封閉性運動。上課前,當老師到教室等課時,學生每隔1 米就排好隊,到了指定地點后,不需要形成密集的隊形。前面和左邊的距離是1.5米。如果空間不夠,可以根據需要排成六八排,具體情況靈活處理。對于高年級學生,現階段,他們正在加強培訓,球類運動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我們可以采取措施對球進行編號。學生可根據學生人數選擇固定設備,分組發放,保持距離,輪流領用,減少接觸頻率。
學生體育鍛煉的方式應盡量設計為單人訓練形式。在訓練場地和器材配置上,有獨立的個人練習場地和器材,避免學員過度集中。教師應該少用集中指導,必要時,教師應在學生中保持一個合理的距離。
例如“個人任務卡”的設計,對于小學中高段的學生,可以制作學習任務卡,既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學生水平的不同,可以設置一般任務卡和特殊任務卡(在一般任務卡的基礎上,可以擴展新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習目標)。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主要是田徑(跑、跳、投)和球類運動(籃球、足球)。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體育課的疫情情況,教師可以根據自身資源和學校特點,努力探索新的教學內容,有利于當前的教學環境。例如:傳統武術是學校特色體育項目,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簡單、易學、易教、易練,形成校本武術習作,在課堂教學中,既有利于在疫情背景下安全遠程教學,增強學生體質,又有利于學生體驗傳統文化,培養愛國主義,進行武德教育。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形式和內容應加以限制。如果體育教師所采用的課堂教學方法簡單、枯燥,體育課堂教學的興趣就會大大降低,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就會降低。因此,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必須體現新穎性和趣味性,才能保證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體育教師可以采用如“星級挑戰”這類的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星級目標與“分層、全面、包容”的理念不謀而合,它面向所有學生和所有兒童參與學習。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和運動能力弱的學生對他們的挑戰程度各不相同,每個孩子都喜歡這種教學方式。例如:以個人練習一分鐘俯臥撐為例,老師講解動作要領并演示清楚后,定下星級:1 分鐘完成20 個為青銅達人,1 分鐘完成30 個為黃金達人,1 分鐘完成40 個為王者達人。學生們不斷的練習,再嘗試,最后實現突破。
由于受疫情影響,假期較長,學生長時間坐著進行網上學習,導致體質下降。即使安排網上體育鍛煉指導,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無法進行系統的體育鍛煉,效果也不明顯。因此,現階段體育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在教學中科學安排運動量和強度,即運動強度從小到大,在逐步適應身體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要求,使學生能承受適當的生理負荷。相反,過度運動會導致學生體質下降,從而導致學生健康狀況的下降。因此,體育教師應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安排適當的運動量,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科學規劃、科學實施、科學預測是保證學生安全、科學活動的前提。在疫情暴發前的休息時間,所有學校基本上集中在全校的時間、地點和人員上進行大規模的集體集會。但目前正值疫情大暴發期,學生們如何既能保證防疫安全,又能聚精會神參加體育活動呢?
疫情期間,學校大課間活動從原來的全校同一時間開展,改變為分成多個時期開展,如1 年級9:10、2 年級9:40、3 年級10:10、4 年級10:40等,以課程形式納入學校日程,實行班級為單位活動模式。每個班級的班主任是大型課堂活動的指導員,班主任帶領學生到指定地點后,可以組織班上的學生進行體育游戲和體育練習。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游戲與練習的方法與要求,組織學生有序的練習,這種形式還為班主任組織體育活動提供了平臺。一些班主任會提前準備藍牙小喇叭,播放廣播體操、武術體操和自制健身演奏音樂,同時也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引導學生自己做游戲,師生和諧融洽的氛圍,讓學生的體育鍛煉得到充分保障,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對于學校場地小,班級多這種情況,需要體育教師仔細分析、研究制定大課間班級活動的區域位置圖和大課間進退場的順序,這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有序的大課間活動進退場能夠為學生活動節省寶貴的時間,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為了避免學生在活動中大量正面交鋒和相遇,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每一條通道和樓梯,實行年級和班級專用樓梯。從教室到體育活動現場,通過一次次的實地行走和設計,我們最終讓同一年級的同學沿著同一個方向上下樓梯。同時,要劃定班區,班與班之間要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體育場地、場館。包括一個300 米的操場,4 個籃球場和3 個排球場,供13 個班使用。其余班級均在校園室內體育館或其他地點,遠離教學樓,不影響其他年級正常的室內教學活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大課間活動以制定內容和自選內容為主。制定內容是:韻律健身操、武術體操,選修內容是:跳繩、踢毽子、游戲、健美操等。體育教師負責設計游戲的名稱、方法和規則,一二年級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比賽,主要讓學生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三到六年級可以結合素質練習安排一些練習或游戲,主要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校的體育活動由班主任挑選,并且為每個班級提供相應的器材。一般兩周輪換一次,第一周班級可以按照體育教師提供的方法進行游戲或者練習,第二周每個班級可以根據體育教師提供的器材進行創新利用,班主任還可以調動學生的智慧,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創新活動,達到一種器材多種利用的效果,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對于雨天這種情況,全校學生可以在教室內做室內操,由各班的班主任或班輔導負責,室內操結束以后還有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可以由老師負責組織開展一些學生喜愛的室內活動等,如擊鼓傳花等游戲。
總之,需要強調的是,正如醫學專家指出的,疫情離我們并不遙遠,隨時都會對兒童青少年的健康和生命構成威脅。因此,對于體育與健康教育,我們應該著眼長遠,探索新的體育教學方法和模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常態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全面貫徹新課改要求,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應加強學生的疫情防控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個人衛生,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促進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