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學院 張崇艷
財務管理是企業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是企業實現管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管理與服務水平和實現良好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當前,大數據技術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內,對企業生產技術的研發、經營管理,以及發展決策上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顯著地加速了各個行業的發展。同時,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加速了企業財務管理的變革,使得財務管理由傳統式管理模式,更趨向于現代化、數字化管理,使得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有了質的飛躍。本文就大數據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優勢特征,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以及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途徑進行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毫無疑問,當下已是信息化時代,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加速了行業的發展,為企業管理提供了新思路,開辟了新路徑。大數據技術在促進信息的暢通,加快數據信息分析效率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尤其在當前經濟全球一體化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下,互聯網與大數據帶來的信息公開與透明度前所未有,在促進技術進步的同時,也使得數據、信息透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企業有了更多學習、借鑒、交流的機會,當然挑戰也是更加嚴峻的。
一方面,企業可以從市場中獲得更多有利的信息,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為企業下一步的發展決策做出有效的參考,同時也為企業管理模式的轉型提供更多思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加速企業內部各種財務信息的處理,同時在財務管理平臺中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共享,以利于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尤其在財務信息處理上,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方面的數據進行處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應用與創新。比如:績效、薪資、成本、預算、稅收等,將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整理,最終形成財務管理數據庫,利用數據庫信息對企業整體的經營狀況進行有效掌控,為企業的發展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進而更加清晰與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1-2]。
大數據帶來的變革除了技術上,還有觀念上的,然而企業內部一些工作人員的觀念沒有得到及時的轉變,主要表現在幾個地方:一是企業還在沿用過去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方案進行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缺少對企業發展決策提供參考的能力。二是對財務管理的監督、考核機制不完善,落實不到位,內部管理沒有形成閉環。三是在具體的財務管理過程中,職責劃分不夠清晰,流程不夠流暢,管理氛圍松懈,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率不夠全面,大大降低了財務管理的效率。
在企業內部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完整的財務管理系統,有利于企業業務的拓展,為其奠定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著許多的新的挑戰,一方面由于企業內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利用程度不高,在財務管理的監管上不全面,同時信息的不透明、不暢通也十分不利于企業內部達成良好的共識。并且,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與途徑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財務管理的模式由傳統的手工模式向智能化、數字化模式過渡,這其中不僅有財務管理理念的變革,更有管理方式的變化。并且財務管理的功能更加全面,更傾向于管理職能與決策職能方向。所以,這必然會在新舊模式、新舊理念的交替中產生種種的摩擦,一是觀念的摩擦,二是方式的摩擦,會導致某些財務管理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觀念轉變不及時,技能更新不及時而造成種種不適應,有些財務管理人員還是習慣性的延續原有的核算形式,導致會計核算的效率與質量得不到顯著提升,無法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大數據環境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模式必然要進行革新與轉型,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行業的發展與市場的變化。不可否認,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的發展加快,由此也衍生出更多的財務管理新需求,而且,財務數據與信息的收集、匯總、分析都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來實現,這就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適應大數據下財務管理方式的變革,比如信息化財務軟件、系統的熟練操作、應用、轉換等;一方面,企業財務管理涵蓋了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領域的財務信息處理,就必須熟悉和了解企業各個部門的運行流程,并結合相應的要求進行財務的管理與處理。除此之外,基于財務管理的特殊性,對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也有極高的要求。很顯然,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或是對信息化軟件的應用不夠熟練,或是長時間處于同一個工作崗位上,工作激情被消磨殆盡,提升自我專業能力的意愿有限,這就導致由于信息安全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因疏忽大意輸錯以及重復輸入的問題屢屢發生,導致財務管理出現漏洞與風險。
再先進的技術和手段也離不開制度的指引與規范,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為管理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前,社會的發展與行業的進步始終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企業管理的需求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以,企業在財務管理上也需要結合這些特征對管理制度進行持續的完善、更新與優化,從企業的長遠發展出發,結合財務管理的實際需求,制定具有科學的、針對性、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機制以及強有力的監督體系。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加強對企業成本的監管,確保對經濟活動過程進行有效控制[3-4]。
很顯然,大數據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質量與效率會受到信息傳遞的影響,所以,必須進一步暢通企業的信息渠道,加強對財務信息以及數據的收集、整理、傳遞與反饋流程,從內部而言,企業生產數據、業務信息、會計核算、財務審批等信息要快速反饋到財務管理中心,這樣才能夠在匯總各項財務信息的前提下,對資金、資產、資源的流向、使用與管理做出科學的分析,并結合分析結果對后續的管理與規劃做出科學的決策。并切實運用好這些信息與數據,為企業的發展決策做出有效的參考支撐。
顯而易見,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離不開高素質的財務管理隊伍,針對當前企業財務管理過程暴露出來的隊伍能力問題,要有針對性的對財務管理隊伍綜合能力進行干預和提升。首先引進財務管理人才時要加強綜合考核,包括專業能力與職業道德的考核;其次,要加強現有隊伍的綜合能力建設,從財務管理技巧上,比如信息化軟件的操作應用,財管預算、成本控制等專業能力的提升;最后,要加強財務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工作熱情與責任心。總之,多角度,全方位的提升財務管理隊伍的綜合能力水平,確保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基于財務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大數據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針對當前時代發展特征與趨勢,在利用好大數據技術的優勢的同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避大數據環境下的財務管理風險。一是通過持續的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改革與完善,二是加強對財務管理隊伍綜合素質的提升,除了專業能力的提升外,還要對思想道德進行教育,以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責任心,三是要積極應用先進的財務管理辦法與系統,切實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與質量。通過完善企業收支預算、規范成本管控過程,做好應急預案響應,從而更好的規避經濟風險,通過精細化、專業化的管理手段,始終圍繞資金和資源加強內部控制,從而有效地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維護企業的正常經濟秩序,確保企業經濟活動的開展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