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陳勁禹
投機者在投機過程中,會產生一種主觀意識。當投機者看好某一證券的時候,會過分產生一種主觀思考,這種主觀思考大多數是有利于該證券的,這種主觀意識會促進投機者購買或者持有該證券。當該證券出現一些負面消息時,投資者也會因為主觀意識選擇去忽視或者輕視這個消息,也會讓投機者繼續購買或者持有此證券。當投機者不看好某一證券的時候,這種主觀意識也會使投機者產生對該證券的負面影響,投機者則會選擇拋售或者觀望。主觀意識會選擇性放大一些信息而忽視一些客觀的信息,而投機者會選擇相信對自己有利信息忽視對自己不利的信息,這種主觀意識影響著投機者的投機過程,也會對投機結果帶來一定的影響,這種意識會讓投機者失去客觀的分析,使投機者無意識地避開客觀事實,增加投機者的操作風險。投機者應該盡量避免主觀的意識,多考慮客觀的因素,這樣才能讓投機減少風險。
根據心理學的分析,人都會有自信,而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投機者也一樣,認為自己比一般的人精明,哪怕很多人出現虧損而他們則更愿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自己會賺錢。據統計,新手比老手的交易更加頻繁,男性比女性的交易更加頻繁。在我國,證券市場的換手率相比于其他國家一直處于換手率較高的狀態。這足以說明一個人的自信程度會導致一個人交易手法。新手可以說是對市場的無知,初生牛犢不怕虎,用在這里毫不遜色,他們對市場理解的不夠透徹,加上過分的自信,覺得自己會在這投機市場中能賺到錢,所以充分地交易,自以為每一筆交易都是智慧的結晶,但事實并非如此,浪費的只是大量的交易費用而已。一些新手在剛剛進入股市的時候也是如此,有時覺得這個會漲,但過了一天又覺得那個會漲的快一點,所以不停的來回交易,對于一個新手來說,一直持倉,不停的交易,他成功的概率為百分之50,但一旦成功,他們便會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更加肆無忌憚地如此操作下去,而失敗帶來的教訓總是很少,甚至在一筆很少的利潤中就能忘記一次較大的虧損。新手的自信程度會比老手多,而操作手法也更加的激進。投機者應該避免過分自信的產生,充分了解市場的風險性,抱著敬畏之心進入市場,這樣投機會更加有效,也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操作。
股市的盈虧是很正常的,但每一個投機者對股票的漲跌有著恐懼心理,當投機者篩選好股票的時候,往往會擔心這只股票馬上會漲而慌忙買入,并沒有關注該股票一段時間后,待時間成熟再買入,這是在買入前具有的恐懼心理。而買入某只股票以后,往往投機者的恐懼心理會加深,他會害怕自己購入的股票下跌帶來虧損,這時投機者擁有購入股票后的恐懼心理,這是投機者最主要的兩大恐懼心理,也在投機過程中頻繁產生。恐懼心理雖然很難克服但也可以多和一些有經驗的人交流,多了解他們的看法,這樣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從而克服恐懼心理。
每一個投機者都會抱著一顆貪婪的心進入證券市場,因為投機者常常希望自己在證券市場中獲得豐厚的回報,這是貪婪心理的主要表現。而在投機過程中投機者的操作也將貪婪心理逐步地放大,特別在持有的某只股票已經漲到很高的位置了但卻仍然舍不得賣出,這時投機者往往會因為貪婪心理的影響而得到一種股票還是繼續高漲的心理暗示,大多數會繼續持有而錯過了最佳的賣點。克服貪婪心理最有效的的方法是在投機過程中設好止盈位,嚴格地執行自己的想法,當股票價格漲到合理的位置進行賣出。
人在逆境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僥幸心理,投機者在證券市場中也不例外。這種心理的產生往往誕生在投機者購買股票出現了虧損的時候。大多數投機者會繼續持有已經虧損的股票而不是選擇止損。這時投機者往往會認為這只股票跌了就一定會漲回來,他們抱著一顆僥幸的心態去繼續持有一些本來下跌趨勢明顯的股票而導致虧損逐步放大。投機者應該在投機過程中避免產生僥幸的心理,客觀地分析事實,避免因小失大,也可以在投機過程中設好止損位,當股價跌到一定的時候及時賣出,控制虧損。
急切焦躁是投機者的通病,大部分投機者在證券市場中投機都會擁有急切焦躁的心理。特別出現在已經購入股票的時候,這種時候投機者希望自己所持股票在短期內就有一定的收益,當投機者所持股票沒有達到預期收益時投機者會產生一種急切焦躁的心理,這種心理會干擾投機者的操作,導致投機者有欲望去急切地賣掉手中所持有的股票或者更換手中的股票。這種心理也促使投機者做出不恰當的操作導致投機出現問題。
投資是將貨幣轉化為資產的過程,注重的是資產本身的價值。投資者往往會先通過對資產未來預期的判斷,再結合現在的價格,對其進行買進或賣出,通過資產價值本身的升值而獲利。投機則是利用金融產品本身價格的波動性,通過買賣的價差來獲取利潤。
投資和投機雖然從行為的表現來看都是通過買賣來獲利,但本質上卻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注重價值,而后者更注重價格[1]。
在證券市場中有投資者也有投機者,但兩者并不是很容易從他們的買賣行為來判斷。買賣一只股票的時間長短并不能說明是投資或投機。時間再短,只要價格漲到投資者心里的價值,那么賣出也算得上投資,時間再長,只要投機者覺得價格還會上漲那么也不會賣出。而對于某些價格很高的股票,甚至市凈率大的離譜的也會有投資者參與,他們認為某些公司會有很多發展的空間,現在只是一時,從不起眼的小公司發展成人人皆知的大公司現在比比皆是。所以不論從股票的篩選還是買賣股票的時間長短都無法準確地去判斷一個人究竟是投資還是投機。
而投資和投機完全可以從他們的心理可以看出來。一個出色的投資者在決定投資某一股票時往往會提前閱讀很多關于公司的信息,并對該公司的未來有一定的預期,再通過自己的預期去判斷股票價格是否低估,再去決定是否投資。投機者不同,他們主要看的是價格的變化規律,通過一定的規律進行操作,大多數為逢低買入。而在持有過程中他們的心理變化可以說是大不相同。因為投資者會對公司本身的價值有一定的估算,所以當股票市場價格再怎么波動時只要在他可接受范圍內都是不會有太多的心理變化,也是常人所說的有底氣一點。但投機者不同,他們由于是通過價差來獲取利益,所以他們更在意價格的變動,股票的漲跌隨時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所以在股票市場中,相同股票相同時間段投機者往往會比投資者所獲得的利益要少。
投機者的心理在證券市場中相對于投資者的心理有一定的弊端,這些弊端會促使投機者在證券交易中發生錯誤的頻率相對于投資者要較高。這些表現了投資的好處,投資注重價值投資,短期來看可能并沒有一些投機的收益高,但長遠來看,投資由于心理因素影響較少,錯誤性操作也會隨之變少,這會使長期的投資過程中有穩定的收益,但投機的風險性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使錯誤發生頻率增加,從而使總體收益比不上投資。所以證券市場需要更多投資者的參與而不是投機者的參與。
國內市場投機參與者大部分由私人個體組成,而美國投機市場參與者主要由機構組成。國內投機參與者大部分并沒有接觸或者了解證券的相關知識,只是根據一定的歷史走勢或者輿論消息來判斷證券。美國更多的則是以基金的形式來向群眾籌集資金,并由專業人士進行買賣證券的操作。擁有專業知識在投機市場中更有競爭性,能有一定的能力去控制風險,也能夠很好地選出優質個股進行投機。所以投機者學習一些證券的基礎知識能夠有效地影響投機。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信息量極大,而投機者應該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有選擇性地去篩選信息并進行過濾,但也不能太主觀地去判斷,客觀地去分析事實,這樣能有效地提高投機者投機能力。
投機者在每一次投機之前做好一切的打算,在購入股票前將止損止盈設好,在持有股票中不應受一些外在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嚴格執行自己設定的計劃,避免無腦式交易。
心理素質尤為重要,它會深刻地影響一個投機者的投機過程。加強心理素質的控制,這需要時間的積累,但也需要經驗的積累。投機者應該在每一次投機后總結自己的操作行為,特別是一些失敗的投機經歷,分析自己在投機過程中為什么會失敗,也要回想當時的心理變化是怎樣導致投機的失敗,在下一次的投機過程中盡量避免。也可以多像身邊有經驗的人學習,了解他們操作手法以及心理的控制,這樣才能有效地進行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