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清泉學校 蔡會芳
簡而言之,讀寫結合就是將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教學,這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手段,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有著非常本質的區別,不再將閱讀和寫作作為兩個不同的板塊分開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更能夠實現語文教學的本質,讓學生具備語文核心素養,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因此,實現讀寫結合式的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能夠促進小學語文體現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思想。
小學階段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占有啟蒙和引導的作用,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成就有直接的關聯。雖然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簡單,但是容不得絲毫馬虎。小學語文承擔著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傳承責任,是學生學習漢語知識的重要途徑,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能夠有效的發揮出小學語文應有的教育價值和作用,具體意義體現在以下幾點: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能從文本內容中對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所把握,進而形成類似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技能。只有在閱讀的過程中擁有交流和辯論的機會,學生才能對文章內容有更加深入的掌握,并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用自己的語言對自身的感觸進行表達。同時,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對文本中好的表達形式和素材進行積累,為后期的寫作打下扎實基礎。由此可見,閱讀和寫作的相互配合和補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評定一個人是否優秀不再是依據單方面能力來進行判斷的,而是要對其多方面進行考察,所以教育的教學目標不能僅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要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針對小學語文學習而言,同時擁有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才能算得上具備語文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的教學不能只關注閱讀教學或者只看重寫作的訓練,要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到溝通交流的技巧,并在實際情境中對語文知識進行運用和實踐。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使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眾所周知,學生擁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教學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然而,將讀寫分離的傳統語文教學,不僅課堂氛圍不佳,學生的積極性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閱讀課只是簡單的對文本內容進行背誦和分析的學習過程,寫作課就是根據要求對句子進行仿寫,或者進行寫作訓練,在這兩種授課形勢下,學生的學習都是出于被動的狀態,主觀能動性受到了嚴重的壓迫,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極為不利。而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將閱讀和寫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但能夠讓課堂氛圍變得靈活、自由了起來,而且能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表達自己情感的意識,擁有寫作的積極性。在情感的推動下,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勢必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效果。因此,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善于運用媒體設備,利用其圖像功能在學生的腦海中刻畫出作者當時的情境畫面,實現真正的情境再現,促使學生在適宜的情境中更好的品味文章內容,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課堂更加生動。以小學四年級語文“爬天都峰”教學為例,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天都峰的景觀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對天都峰的景色、險峻有直觀、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文中描寫天都峰險峻的句子進行分析,讓學生對“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這句話有深入的理解,并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其寫作方法的理解,運用同樣的表達方式對天都峰進行表寫,這樣學生就掌握了比喻的寫作手法。緊接著,教師可以將學生所寫的內容進行展示,讓學生從他人寫作中獲得學習經驗,促使整個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獲得寫作的靈感。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會出現一些故意留白的現象,這是作者在寫作時故意而為之,想要給讀者更多發揮和想象的空間。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充分的想象,并結合自身的認知對其中的事件進行延伸,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深入的體會,還能讓學生寫作能力得到發展。以小學語文中“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學為例,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想象:沒有被小女孩照料的其他豌豆最后的處境都非常落魄,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顆豌豆,你會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依然向往廣闊的世界?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對留白的部分進行大膽的補充。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主動閱讀和思考,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從而獲得讀寫能力的共同進步,促進課堂讀寫的有效結合。
語文知識并不僅限于課堂之上,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能學到精彩的語文知識內容。因此,教師教學不能局限于教材之上,而是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品味語言的魅力,通過課堂所學的知識內容對生活現象進行描述,從而得到語言能力的提升。將生活中的素材積極的引入到課堂之中,促使教育回歸生活,讓學生通過文字再現生活的美好。以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外資料了解更多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并且對信息進行合理的整理,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分享,這樣能夠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擁有提取、整理的能力。再例如,“海上日出”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生活中看到日出的場景,說一說自己的體會,然后對照課本,看看自己所寫的內容從變現形式上和作者的有什么不同,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促使課堂完美落實讀寫結合教學。
總之,讀寫結合式教學模式是未來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閱讀的理解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表達能力進行寫作,這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讀與寫之間的密切聯系,結合教學的需要充分地將這種教學方式運用起來,促使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學質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