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閱武
應急救助員是為增強公眾災害救助能力,加強社會應急力量隊伍建設,由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在全國開展的“應急救助員”技能培訓計劃而產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安全發展和綜合防災、減災、救災理念,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現代化為主線,以全面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社會安定和諧提供堅實保障的原則下,中國災害防御協會聯合會員單位北京匡正應急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應急救助員”技能培訓項目,中國災害防御協會負責培訓的考核和認證。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是應急管理部指導的國家綜合減災一級行業協會。
應急救助員作為新興社會救助力量,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應急救助員是指從事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受災人員和公私財產救助,組織自救、互救及救援善后工作的人員。應急救助員即當發生危害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的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時,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在專業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前,承擔先期處置,組織和幫助遇險或受災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活動的人員。應急救助員應在第一時間進行必要的處置任何事故,從而贏得搶救“白金10分鐘”。
日前,由北京匡正應急科技有限公司組織的第三期應急救助員師資培訓班已經圓滿結束,隨之而來的應急救助員培訓將在全國范圍展開。
北京匡正應急科技有限公司培訓部主任雷現菊說,在自然和人為災害頻發的今天,提高相關單位、企業及民眾的應急救助能力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當災害發生后,國家級應急力量到達現場之前,第一現場的民眾及相關單位的應急救助能力對災情控制、人員搶救、財產保護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該課程適用于各行各業人員,旨在加強公眾安全及風險意識,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學員可運用培訓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做出及時的反應和正確的處理,從而達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災害與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據悉,中國每年猝死人數約為54萬,搶救成功率僅為1%,其中超過85%的猝死發生在醫院以外,包括家里。救護車到達往往超過了有效急救的“黃金四分鐘”,想要及時挽救生命,就必須具備正確的急救技能。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急救員,保障家人的安全。而對于戶外活動愛好者和從業人員來說,要想確保自己和他人都享受到安全、快樂、健康的活動體驗,也必須具備急救和日常救護的技能,做到在突發情況下可以自救或幫忙救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