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清水縣第三幼兒園 高尚彬
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開發語言功能和表達能力的黃金期,所以,在幼兒教育教學中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過去由于條件的限制以及教學認識的不足,幼兒的語言教學一直停留在簡單的基礎階段,沒有實際的案例參照,場景融入,教學效率很低。現在信息時代,幼兒教師完全可以結合幼兒的天性,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強大功能,為他們設計精彩、生動、多樣、豐富的語言教學活動,幫助他們發掘語言能力,培養和開發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能從課堂表達,到生活表達,能從與伙伴交流,到與教師交流等,都能自如表達。
在過去傳統教學過程中,幼兒園進行語言教學活動所使用的設備包括錄音機、電視以及投影設備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設備的使用幫助教學更加形象、具體、直觀和生動。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這些設備的生命力逐漸消退,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無法滿足幼兒對教學的需求。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海量教學資源為教師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有著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其集音色聲像為一體,還能和幼兒進行實時互動交流。這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尤其是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在教學過程中為教材內容配上相應的聲音或者視頻畫面,給予幼兒多感官的刺激,使幼兒能獲得大量生動形象具體的內容,從而活躍思維,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還可以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通過對學習情境的渲染,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代入角色,展開想象和聯想,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表達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小班語言活動中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對于幼兒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只是要給他們積累一定的詞匯,如,藍天、白云、美麗、可愛等,這些語言素材的積累雖然很重要,但是幼兒如果沒有表達的欲望和熱情,這些詞匯也會變成一潭死水,動不起來,對于幼兒的表達毫無益處。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給幼兒積累語言素材的同時,要想方設法激活他們的表達欲望。比如,運用多媒體,讓幼兒觀察他們喜歡的動物世界,然后引導幼兒把自己觀察到的動物,如猴子、熊貓、老虎等,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如,“小朋友們,你更喜歡哪一種動物,它有什么特點嗎?”幼兒聽到教師的提問,肯定紛紛舉手,想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幼兒說猴子或者熊貓的時候,教師可以繼續引導,“為什么喜歡它呀?”或者“你能說說它的樣子嗎?”等等。這樣運用多媒體,既可以讓幼兒再認識動物,也能使幼兒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和針對性的指點下,學會簡單的表達,慢慢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實現幼兒語言教學的目的。
對于三到六歲的幼兒來說,興趣既能起到發現的作用,也能起到引導的作用。但是在幼兒語言表達教學中,由于方法單一,內容缺少新穎度,教學模式老套,過程冗長,很難激起幼兒的興趣,導致幼兒對語言表達沒什么興趣,很難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營造氣氛,創造情境,以動機為契機,培養幼兒的表達意識,調動幼兒的表達情感。而多媒體這種多功能,有聲音、有視頻、有色彩和圖形的教學,能滿足幼兒聽一聽、看一看、學一學、笑一笑的天性,使他們能被代入到教學內容中,把自己當成教學內容的一分子,調動幼兒真切的情感和表達欲望。比如,在“冬天的禮物”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幼兒呈現草屋、老樹、小魚、小松鼠、老松樹、雪山等場景或景物,而且這些景物都有自己的語言,互相能交流,能表達,再加上它們可愛的形象,使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會情不自禁地模仿,并不斷地、更深入地理解內容,從而促進幼兒的語言學習,并達到教學目的。
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旋律優美,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歌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幼兒對這些內容也比較喜歡,容易接受,通過對詩歌的朗誦、欣賞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幼兒對語言的感悟以及表達能力。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幼兒年齡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對詩歌的理解有著一定的難度,很難在學習過程中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相應的畫面。因此,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采用多媒體,根據詩歌內容制作成生動形象的課件,將文字、聲音和畫面有機結合起來,從而為幼兒學習創建出一種猶如身臨其境般的氛圍,促使幼兒入情、入境。例如,在學習詩歌《搖籃》時,幼兒對詩歌的內容不是很了解,甚至連搖籃是什么都不清楚,為此,我用多媒體給幼兒呈現了這樣一幅畫面:隨著優美動聽的藝術語言:天空是搖籃,搖著星寶寶,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著了等形象生動的畫面,舒緩優美的音樂,讓幼兒仿佛身臨其境,好像置身于溫馨的搖籃中,感受其中的溫馨和快樂。在此,多媒體的使用打破了靜止的文字敘述,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對于幼兒理解內容有著巨大的幫助。由此可見,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幼兒能淺易清晰地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意義,能結合語言和畫面進行動感的想象,能在誦讀中察覺到情感的流動和語音韻律的美。
人性本來就對故事感興趣,因為在故事中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故事對于幼兒園的幼兒來說更具吸引力,尤其是故事線簡單,幼兒能理解的故事,只要夠有趣,夠感人,幼兒一定能走進故事內容,“聽故事,長見識”,與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成長。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借助故事中的真情實感,調動幼兒的情緒,使他們被感動的同時,也有更強烈的表達欲望。
多媒體化靜為動,轉抽象為具體、形象,能夠突破時空限制的特點,對于開闊幼兒的視野,發展他們的想象和聯想能力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巧妙的再加工,配置相關的視頻、背景音樂、解說等,激發幼兒的想象,引導他們創造性地使用語言。比如,欣賞散文詩《奇妙的夏天》,教師可以在課前根據詩歌內容配樂,在課堂上播放,再引導幼兒將自己想象中的夏天寫出來,畫出來。然后再用投影儀將幼兒作品展示出來,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通過聽、畫、比然后讓幼兒說說自己想象中的夏天,并能用自己的話贊美夏天,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想象,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
總之,與任何教學手段相比,筆者認為多媒體是最適合用來培養幼兒的語表達能力,因為多媒體超強的呈現功能,能滿足幼兒好奇心的需求,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能激發表達的興趣,從而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