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開發區澄陽小學 張麗
社會生活復雜多樣,現代教育發展需要應生活需要而作出一定的調整。目前,社會上存在一些對生命漠視的行為和現象,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正確生命觀的樹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需要順應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要求,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向學生滲透生命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在快樂的真實體驗中能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能在珍惜生命綻放生命光彩的過程中實現人生的價值,為社會作出貢獻。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蘊涵著大量的生命教育內容。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的要求,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合理組織生命教育活動,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內容和活動組織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教材生命教育資源的作用。與此同時,還需要結合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工作聯系網絡平臺以及生活中的生命教育內容實施教育活動,進一步豐富生命教育的內容,提升生命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備課環節挖掘到的教材生命教育內容進行有效組織,帶領學生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認識到煙酒與毒品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阻礙。為了進一步提升生命教育的效果,教師需要將挖掘到的生命教育元素展示給學生,通過多媒體引導學生認識到煙酒和毒品不僅在生理方面影響青少年,而且如果部分青少年沉迷于吸煙喝酒以及毒品之中,那么也有可能沾染不良習氣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既對自己的生理生命是一種損害,也對自己的心理有害無益。之后,教師可以尋找一些互聯網中禁煙禁酒禁毒的圖片和信息展示給學生看,引導他們自覺抵制煙酒毒品,珍愛生命。
生命教育離不開學生有效的感悟。只有有效感悟基礎之上的生命教育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才是效果良好的,才能有效地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促進學生提升對生命理念的認知。所以在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內涵,有效通過生活化的事例來感悟生命,提升對生命教育內容的認知,進而在不斷生活理解感悟的過程中,提升生命理念。例如,在學習《讓我們的家更美好》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家的溫暖,理解生命的傳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自己家庭中的溫馨瞬間講述給學生聽,引導學生在理解感悟的過程中體會生命的偉大。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使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自己小寶寶出生時的場景,向學生講述一下,當時自己以及家人的心理變化。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對生命有了進一步的感悟,也在閱讀本篇課文學習體會的過程中增強了生命的認知,理解了家庭生活需要每一個成員進行努力,每一個家庭成員也都能為家庭的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利用周末時間來做一些積極有益的事情服務奉獻家庭,讓家庭充滿快樂,進一步在自身體驗成功快樂的過程中深度感悟家庭的偉大,體驗生命的偉大。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與此同時,生活也是學生生命價值觀念培養的重要平臺。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需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認真研究學生生活中的具體角色和特點,引導他們在結合自身實際體驗生命,理解生命內涵的過程中,能真正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時還需要將學生個人的生命和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真正立足于現在的學習實際,讓學生儲備更多的知識,真正成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建設者。例如,在學習《我參與我奉獻》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的要求,深入挖掘本節課中的生命教育元素,組織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來深度感知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個人生命和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正是因為每一個敢于付出樂于付出的人無私奉獻,所以才形成了濃濃溫馨的社會氛圍。每一個社會主體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都應該將自己的生命和國家社會命運聯系在一起,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服務和奉獻社會,讓身邊的人感受到自己內心濃濃的愛,或通過積極有益的社會生活活動,來實現生命的價值,活出生命的精彩。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做一些積極有益的事情,關心和幫助他人,讓自己在幫助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能真正獲得成就感快樂感,真正體驗到生命的偉大與崇高。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學會認真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在細微之處發現生命的意義,在細微之處提升生命的價值。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滲透生命教育也需要教師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來為學生營造恰當的生命教育氛圍,帶領學生在濃濃的生命教育感悟氛圍之中體驗到生命的偉大和珍貴。與此同時,在營造生命教育氛圍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細節,讓這些細節元素發揮應有的作用,進一步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吸引學生的關注,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命活動體驗中來。例如,在學習《應對自然災害》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2008 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實況錄像,震撼的自然災害場景以及瞬間逝去的生命一下子讓學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以及生命的脆弱。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告訴學生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頑強的,當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學生需要掌握一些自護自救的知識,學會保護自己,減少自然災害對自身以及家人的損傷。通過視頻的播放能營造較為濃厚的生命教育氛圍,也能引導學生在震撼的氛圍體驗之中感悟到生命的特征。在此之余,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展示一系列圖片,如生長在黃山懸崖峭壁上的迎客松、殘疾人運動員拼搏努力獲得金牌等,在展示這一系列圖片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些圖片的細節,讓他們認識到很多生命都是不完美的,但是學生需要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認識到只有拼搏努力的生命才是有益的,才是有價值的,消極的生命觀只會帶領自己走向墮落的深淵。在多樣化的素材展示中,學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內涵,也在教師的引導下,體驗到了生命真正的意義和價值,能從自身做起,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生命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教師作為重要的教育主體,需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實施生命教育活動,充分發揮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優勢和特點,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生命的內涵,體會生命的珍貴,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體驗的過程中,能進一步感悟生命的力量,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