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李林林
關于學前教育,有部分家長會有這樣的誤區,沒有必要送孩子去幼兒園或者早教中心,或者沒有必要自己在家對孩子進行學前教育。有科學研究表明,那些在學齡前接受學前教育的孩子,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都較明顯的強于沒有接受學前教育的孩子。由此可見,學前教育有助于培養孩子動手和思考的能力,并在教育過程中滲透德育觀念,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體育運動觀念。為此,本文通過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初探來展開敘述。
學前階段的孩子,已經初具對這個世界獨特的看法,會對自己喜歡或親近的事物加以效仿。他們就像是家長的一面鏡子,由于此階段的小朋友模仿天性極強,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給他們的成長帶來極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好有壞,取決于家長自己的修養水平。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培養孩子形成正確三觀的黃金時期,對于他們人格的塑造,性格的形成有著重大影響。其中,學前教育的德育滲透就是一個強有力的催化劑,幫助孩子快樂成長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滲透的影響。不僅如此,德育滲透還能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水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思想的成熟。
學前教育階段,并沒有設立專門的課程對小朋友進行德育。往往都是在一些禮儀課程和一些游戲活動中穿插這樣的意識。從體制層面上來講,學前教育的德育體系是極其不完善的。并且,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表現出一種“萬般下品,唯讀書高”的錯誤思想,即使是一個幾歲的孩童,也要給他安排各種課程學習而忽視德育培養。
事實上,不僅是家長,相關的學前教育機構及幼兒園也是這般認為。在教學上,部分教師工作者也認為主要學習階段還是在學齡階段,學前教育的孩子主要就是玩。于是教師在學前教學上就按部就班,把內容完成就不管不問了,更有甚者,教學工作敷衍,自己不以身作則,給孩子們帶去一些不好的影響。這樣的教學,別說德育,能不能讓孩子們有個健康的心理都是個問題。
對于學前教育的德育滲透,我們應該有這么一個認識:光是喊著德育是沒用的,最主要的還是行動,去實踐。但是實踐又要看具體的情況來實施。大多數的學前教育機構及幼兒園在德育滲透的方面,具體實施落實不到位,總是在紙上談兵,這跟他們深受傳統教育理念相關,很難進行突破和創新。與此同時,正在實踐的學前教育機構又因經驗不足而頻頻出錯。打個比方說,在一些禮儀教學游戲活動中,生硬引入關于德育的點并且又不能使幼兒理解認知,這些幼兒意外地成了教育創新的小白鼠,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首先是相關的學前教育機構應加強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一些私人的學前教育機構又是以盈利為目的。要知道,學前教育機構首先是要完成教育的職責,其次再想盈利的事,不能為了賺錢而招生。解決這個價值導向問題后,才是觀念改變的問題。要求這些學前教育機構將德育放在跟知識教育一樣的地位,課程安排上有科學性和針對性,能加強德育的作用,真正做到學前教育的德育滲透。教學要求教師有責任心,能將幼兒往這個方面有效地引導。
幼兒教師作為與學前兒童直接接觸的群體,他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德育理念的滲透效果,因此各機構要注重提高幼兒教師的執教能力,在此基礎上要充分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在具體的教育和引導過程中,幼兒教師一方面要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另一方面要提高對德育的重視程度。通過日常教學活動中的身體力行來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在教育活動中要盡可能多關心幼兒的心智,通過與他們互動來使他們更好地感受愛并傳遞愛。對于幼兒期的孩子們來說,教師在選擇教育引導方法時要盡可能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例如可以通過換位思考來改善教育引導方法,盡可能結合幼兒階段的孩子的好奇心來開展課堂活動,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樹立榜樣并滲透德育,從而充分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和精神素養。
德育的滲透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尤其對于剛接觸這個世界及學習活動的幼兒階段孩子們來說,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要盡可能營造良好氛圍。通過給幼兒構建輕松和諧的德育環境來更好地體現品德內容,這對于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而言具有一定意義。例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要盡可能鼓勵幼兒關愛彼此,理解彼此,同時要積極發揮個人人格魅力來實現潛移默化式教育。在教育引導過程中,幼兒園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因此可以在教室墻壁上掛一些動畫圖片,同時可以為幼兒播放有關品德的動畫視頻,這都有利于優化幼兒的學習氛圍并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除此之外,幼兒園教師還可以借助生活小事來進行德育滲透。例如早上幼兒到達教室時,教師要主動和他們問好,同時引導幼兒與父母告別,在晚上離開時,教師要主動與幼兒道別。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會逐漸養成主動問好和主動告別的良好習慣,從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個人品行和道德素養。
通過整合借鑒改造相關的德育內容,使之匹配現階段小朋友的認知水平。比如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如父親、母親節,植樹節,清明節等。要求他們在父親節、母親節的時候給爸爸媽媽準備一個禮物,可以是自己畫的畫,自己做的小手工,或者幫爸爸媽媽洗腳。植樹節的時候,就組織幼兒去綠化院子里幫助澆水,拔草等等。而德育必然也脫離不開體育,但幼兒的生理條件暫不支持他們進行一些強度較高的體育活動,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親子主題游戲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參加。并且還能舉辦一些小型的籃球賽、足球賽等,在保障幼兒安全的情況下進行相關的體育活動。通過以上體育活動,培養幼兒熱愛體育、向上向好的思想觀念,在日后能夠潔身自好,積極向上地生活,這也算得上德育的一方面。
其實,不管德育如何滲透,決定最終效果的關鍵因素還是和孩子接觸時間更長的家長。學前教育機構的努力只是盡量讓幼兒向著真善美的方向發展,但家長一時不經意的行為就可能斷送幼兒教師的所有努力。比如,現在許多家長自稱所謂的善意謊言,如果家長不對孩子進行合理解釋,孩子可能就會學會撒謊。由此可見,家長的一個決定,很可能影響到孩子的發展方向。幼兒園機構需要與家長達成共識,把孩子在人格塑造和思想觀念上的正確樹立放在首要位置。家長也需要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引導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以及多運動養成健康的身體。只有家園雙方達成思想和行為上的共識,才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學前教育可以說是孩子一生中的啟蒙教育。學前教師應該通過以身作則來讓幼兒正確認識世界,學習知識,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通過學前教育的德育滲透,讓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形成向上向真向美的積極心態和觀念。如果幼兒能將這階段所理解的好的思想觀念用于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這就是最成功的學前教育,在今后的德育中幼兒也會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