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山縣城關初級中學 王秀云
初中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能讓學生在對語文精美語言和文章主要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并能在批注中形成重要的知識點總結。在教學課堂中運用批注式閱讀方法,通過對課文內容做一些批注,用圈點勾畫等方式將關鍵處找出來,不斷分析,從而對課文進行有效的理解,能讓學生從被動地學變成主動地學,凸顯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個性化。
初中課堂閱讀教學越來越成為學生進行知識擴展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課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形成寫作的重要思維,需要教師能將批注式閱讀教學,進行深入實踐和課堂教學設計。初中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存在著教師進行批注,學生進行抄寫的現象,這種沒有發揮學生的批注式閱讀教學想象和批注式教學運用的過程,容易讓學生厭倦這種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想象和學習能力的發揮。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需要教師將批注式閱讀教學加入重要的改革理念和創新思想,讓學生能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教學實踐。
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角色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初中語文課堂在批注式閱讀教學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應當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中心,讓學生掌握批注式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積極作用,并通過批注式閱讀形成重要的閱讀層次分析和閱讀內容的寓意理解,從而讓學生形成重要的批注感悟和批注聯想,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情趣。對語文知識形成重要的總結和理解過程,批注式閱讀過程也是學生想象和創造的過程。
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學習方法,對語文課文進行有效的理解和寓意的加深,不斷形成重要的自主學習方法。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在實際應用中應當教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中的自主批注,并能掌握課文的主要線索,逐漸通過批注理清整個課文的結構。學生在自主批注的過程中,也是對批注式閱讀學習進行初步認識的重要過程,意識到批注式閱讀對自身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能對課文情節進行思考。
例如,在學習初中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老舍所寫的《濟南的冬天》,先對作者老舍進行自主預習,并對課文加強分析與理解。首先應當對課文進行通篇的閱讀,并感受作者的所感所想。通過不同的比喻句和擬人句描寫,能看到濟南的冬天與眾不同,表達了作者的親身體驗和“真得算個寶地”的稱贊。接著在做批注的時候,學生應當對文章段落的層次進行劃分,而且要找到作者對濟南的冬天表達的熱愛與特殊的寫作手法,從而看出作者在表達喜愛時對寫山寫水的具體描述。學生應當抓住作者表達濟南冬天的特點并加上批注式閱讀的重要知識點,將作者所描述的情景想象與真實濟南冬天的繪聲繪色形成對比,從而在批注中加以表現。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對作者的寫作手法有了更加明確的學習方向,更要注重所批注的內容言簡意賅,對于課文的精美句子可以用筆畫下來,然后加上自己的感悟,從而形成了批注式閱讀的重要學習過程。
教師在課堂中為了能更好地將批注式閱讀教學進行有效的實踐,需要激發學生對批注式閱讀的重要認識,并能將這種批注的方法運用于自主學習,使語文學習達到一定的知識水平,并能掌握批注式閱讀的學習關鍵。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運用批注式閱讀,在閱讀中將自己的所感所想通過批注的方式表達出來,將自己的想法與作者的想法形成對比,從而對課文的重點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并能理清課文的主要結構。教師在課堂中更要激發學生批注式學習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學習到各種新穎的批注方法和批注語言,讓整個批注閱讀具有實質性意義。
例如,在學習初中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課文時,學生的自主批注與教師的教學重點相融合,并能讓學生在進行批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交流和互動。教師可以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將這篇課文內容劃分為幾部分,讓不同的組進行相互學習批注內容。在此過程中,能讓學生看到各自的學習效果,突出學生個性化的批注式閱讀內容,在合作中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解批注總結時,應當突出自己對批注課文內容的批注特點,并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篇課文主要表達作者對母愛的贊譽和兒女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為了能更好地分析課文結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內容的批注式修改。把作者雙腿癱瘓的時候,母親所做的重要舉動加上批注,作者和母親去看風景不同的動作和心理描寫,突出母親的愛加上批注,母親的離開作者非常后悔和對母親的懷念都可以在課文中總結后加以批注。學生根據教師所分析的課文結構逐漸對批注內容加以修改,并能借鑒他人的批注,加入豐富的詞語,從而總結出重要的學習內容和課文結構,批注式閱讀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明朗和直觀。
教師在與學生共同進行批注式閱讀的過程中,也是學生掌握批注式閱讀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過程,為了能更好地將批注式閱讀在課后閱讀中進行有效的運用和分析,需要學生能根據教師所設計的課后作業批注內容和實際的課文結構相聯系,總結出批注式閱讀對課文的重點詞語的總結和反思。為了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批注閱讀學習的融會貫通,需要學生在課后能根據課堂上所遺留的問題進行解決,并總結出課文所要表達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思想。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發現批注式閱讀的共性特點和不同之處,并能將課文中的實際感悟和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有效的表達,逐漸實現了對課文閱讀的知識有效升華和鞏固。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觀滄海》時,結合教師對課文的理解與主干線的展示,逐漸在進行鞏固閱讀和詩歌內容欣賞時,總結出自己的感悟,并能夠找到自己對詩歌的重要學習方向進行批注的構成。《觀滄海》是曹操北征烏桓得勝而歸,在登臨碣石山所做的詩。這首詩主要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和自己的遠大志向,學生可以通過批注進行分析。學生抓住閱讀重點對詩中不同的景物描寫加以批注和感想,后面四句詩作者加入自己想象的描繪部分,從大海到夜空中銀河的描寫表現出氣勢美,能感受出作者博大的胸懷,在抒情中反映出英雄本色,并能理解曹操主要表達的重要抒情過程。學生在加批注的時候,也應當與作者具有同感,從而能更加深層次地理解課文內容,并能在自主學習環境中進行自主批注閱讀探究和思考,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批注式閱讀教學注重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參與點撥為輔。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批注之中,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學識,激發學生的閱讀潛能,使課堂教學充滿創造性與自主性,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水平,讓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