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倩
引言:增值性評價理念克服了傳統教學評價的一些弊端,增值性評價的產生和發展是時代進步的使然。增值性評價助力教育評價本質的回歸與發展,在理念上更加符合新課程發展政策的需要。增值性評價重視學生潛能的開發與個性的發展,潛藏在成績背后的付出、變化會被測量到,學生被尊重、被肯定、尋求學生的增值,學業進步的星星之火,終究會形成燎原之勢。學生在評價中進步,在評價中成長,在評價中增值。學生的自我系統一旦開啟,主體的力量將被無限放大。教師也從中感受到了自身業務水平的成長和教育理念的進步。
一、初中評價制度的現狀
1.1教師對評價的教學手段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
由于我國教育行業深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所以在當今社會仍然以學生的升學率,學生的階段成績,來評價這個教師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為了保護和提高他們的教學成績水平,大多數教師不愿意接受“后進生”和薄弱班級,這也使得“生源戰”越來越激烈,區域教育質量分布不均衡。最后,“后進生”乃至普通學生與優質教育資源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障礙。傳統的教師評價在追求“簡潔高效”和“升學率比較化”的同時,逐漸導致了評價證據造假、評價過程形式化、評價結果物化等不良后果,逐漸削弱了教師評價的科學性。教師評價的合理性和完善性,使評價變成了一堆空洞的數字和他人的評價,教師逐漸失去了課堂評價的本心。
1.2教師教學評價的依據內容單一不全面
由于學生學習成績的可測量性高,傳統的教師增值評價實踐大多基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情緒、態度和價值觀。單一的評價內容使得教師增值評價容易演變為“懶惰治理”的評價模式。因此,有研究者質疑教師增值評價最終不能避免“談成績”,而是“新瓶裝舊酒”。
二、為初中地理教師評價增值增效的有效策略
2.1在課堂互動中進行評價,提高評價的有效性
高效的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打造的,而是學生與教師共同創造的。學生才是學習中的主要角色,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不應該是單方面的給予者,而應該是學生學習路徑的引導者。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機會變得更多,教師善意的,具有鼓勵性的評價會使學生在學習中變得更加自信,上課緊跟教師思路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而且在善意的評價中,學生與教師的感情得到了增進,學生不僅喜歡上了初中地理這門學科,而且對地理教師也更加有好感,從而發自內心的尊重教師,達到一個師生和諧的相處模式。
例如,在學習魯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三節《工業》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發展優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試著舉出他們所想到的優勢條件。比如有一個學生說“長江三角洲雖缺乏礦產但水資源豐富”,教師要及時進行反饋,對學生的正確答案進行肯定,然后適當的進行夸獎,如:同學你的回答很精彩,你可以結合前面自然環境及自然資源所學進行優勢分析,能結合舊知分析新知。學生聽到教師的肯定,一定會非常高興,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去。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更加自信,在回答問題時更加積極踴躍,不僅非常好地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推動了初中地理教學的進度。
2.2提高評價的渠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中,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不高。而且一位教師面對許多為學生不能很好的精確把握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情景教學。“情景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創建情況和景象幫助,營造一個生動形象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去學習,從視覺和動手、動口幾方面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內容的理解。在這個情景課堂中,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學生們在這個課堂中,也可以互相進行評價,豐富了評價的來源渠道,減輕了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負擔。
例如,在學習魯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白山黑水”良田美-沃野千里五谷歸-攜手振興老東北三個情景。比如東北自然環境地形、河流、氣候方面,老師借“白山黑水良田美”標題,設置問題,結合東北三省的地形圖,找出“山”“水”“良田”各有哪些并能在圖中準確標注。找出來之后,老師將山、平原的位置標到黑板板圖中,學生標注河流。再比如東北的氣候,老師設置兩個問題①根據中國氣候圖,分析哈爾濱、北京氣候的異同點②根據中國干濕地區圖,分析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干濕地區的差異。通過結合相關地圖思考,學生得出東北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且“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是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東北相對于華北來說氣候更冷更濕,會分析東北氣候冷濕原因。使學生能夠通過識圖、繪圖、分析圖對地理學習有所深入,并且通過視覺、動口、動手來吸引學生的上課注意力,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地理課堂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分享所找、所思、所想后,讓其他學生對這個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由于每個學生的關注重點都是不同的,因此他們觀察到的內容也是不同的。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可以更加直觀的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補充自己的知識缺點。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初中地理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生成知識,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2.3教師進行階段性評價,嚴禁差別對待
作為教書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最忌諱的就是區別對待。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的差別。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該考慮到學生這些不一樣的情況,不能輕易的去否認任何一位學生,要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如果因為一些小錯誤去嚴厲的呵斥懲罰學生,學生就會很容易產生叛逆心理。所以,教師應當采用鼓勵式教學,對學生多一點耐心,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適當的進行鼓勵。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教學評價的實踐中,教師的增值性評價仍存在較多局限,如增值模型過于復雜多樣、評價工作負擔重、評價內容過于單一、評價有效性不足等。為完善教師發展評價體系,更好地開展增值性評價,要明確評價是為了增值的目的,真正發揮評價的“指揮棒”功能,使教育教學的重心落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