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俊
摘要:中學班級活動文化,即在班主任引導下師生通過參與班級日常管理活動形成的精神財富。積極健康的班級文化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有必要強化中學班級活動文化建設,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活動文化;班級管理;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中學班級活動文化舉辦時,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就是認知片面性,認知片面性普遍存在于教師與家長群體中。大多數家長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不重視孩子整體性發展。家長們的錯誤觀念造成教師舉辦班級文化活動時,無法得到家長的支持;此外一些教師缺少明確的活動目標, 影響到班級文化活動建設的實效性,無法發揮班級文化活動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能力發展,教師建設班級文化活動時要重視建設“個性化文化”。
中學班級活動文化建設的優化措施
一、塑造溫馨班級環境,提高班級的凝聚力
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基本組織就是班級,班級也是學校管理學生的基層組成。學生在班級內學習,這是他們活動的主要場所,很容易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班主任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營造班級環境,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通過建設班級文化提高其凝聚力,逐步培養并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班主任建設班級文化時,教師要重視班級環境與氛圍的建設,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合理裝飾與布置教學環境。輕松溫馨的環境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的同時,也能為其學習增添不少動力和樂趣。在中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布置教室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通過合理引導來塑造學生的審美觀念,陶冶其情操,感知并享受美的同時,督促學生奮勇前行,努力學習。為中學生營造一個溫馨且舒適的學習環境,在提高學習氛圍的基礎上,能夠豐富班級文化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動手實踐能力。仔細想想,教室每一個角落的裝扮都是經過學生仔細思考,親自動手完成的,而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環境中,能夠有效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提升班級凝聚力。
二、重視制度文化建設,豐富文化活動建設內容
一個民主開放的班級制度不僅能引導學生提升學習水平,保持良好的班級秩序,同時促進同學間友好相處,提升班級凝聚力和對外競爭力。而班級制度作用的有效發揮,首先需要根據班級實際發展,為學生制定一個多元且動態的評價體系。繼續就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能夠科學運用該評價機制,組織學生根據實際,開展全班性評價活動。即不僅對個案進行剖析,同時結合自身開展自我評價,引導每個學生對自己所在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的行為、表現等進行反思。通過對這個內涵的理解,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構建一個民主、開放的班級制度。
在中學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可以通過組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班級文化活動,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養,以此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熱愛,督促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文化建設中。通過各種有趣的主題活動,幫助學生拉近彼此距離,提升對班級的歸屬感。比如,為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召開班會、開展辯論賽以及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學生積極參與,幫助學生學會管理自己,包括管理自己的時間、制定學習計劃等等, 提升學生協作互助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是輔助者和觀眾,一定不能過分插手學生計劃,以此激發學生積極性。
三、班主任以身作則,鼓勵學生參與文化建設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堅持做到一視同仁。即使對一些身體有殘疾、家庭困難、學習不好的學生等等,也不應該對他們產生偏見,在一視同仁的基礎上,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注,既不會刺激學生敏感的自尊心,又能使他們真切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比如,在他們表現突出,取得良好成績時,班主任應及時表達對他們努力學習和付出的肯定和贊賞。在日常班級生活中,不僅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一視同仁,也要教育、引導學生,在班級生活或者其它任何時刻,也不能帶有色眼鏡看人,對待同學要寬容友愛,不歧視、侮辱同學,以此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促進班級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該階段中不僅學生思維模式得到啟發,同時也是其學習和參與動手實踐的最佳時期。而不同學生因為各自境遇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想法以及個性化創意。而在進行班級活動文化建設時,教師需要全面調動每位同學的參與積極性,鼓勵學生共同參與,針對自己的想法、創意進行表達和分享,提升班級活動文化建設的效果。另外,在開展班級活動文化建設時,教師一定要懂得放權,只有學生自己清楚他們需要一個怎樣的班級活動,因此無論是主題的選取還是內容的設置,教師一定要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在促進班級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自身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為班級活動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提高班主任的專業素養
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強調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培養。如果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意味著他們精神世界缺少保護,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出現一些不良行為。班主任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引導方式,仔細分析存在的問題, 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班主任要利用業余時間主動學習,掌握相關的技巧, 如心理輔導能力等,解決中學生面臨的現實問題,提高班主任工作質量與效率,促進班主任工作實效性的提升。班主任可以發揮新媒體的作用開展中學班級管理,利用形象化的表述抽象內容,及時傳播相應的班級管理內容,給學生形成思維沖突,通過觀看視頻了解教育內容。班主任還可以利用場景教學開展班級管理,立體化展示傳播內容, 增加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渠道顯著增加,對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班主任要主動學習新媒體相關內容,可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借助新媒體技術創新班級管理方法, 全面發揮班級管理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中學班級活動文化建設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適的建設策略與文化。同時,班主任要主動與學生溝通管理,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奠定中學班級活動文化高質量建設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小玲.例談傳統文化引領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J]. 中華少年,2019(36):246+248.
[2]方維霞. 選課走班背景下高中學生班級行為文化建設的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