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蘭茜 西華師范大學
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分別是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其中,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自20 世紀80 年代傳入我國以來,為我國音樂教育開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
奧爾夫是德國著名作曲家、杰出的音樂教育家,他創造了淺顯易懂的一線譜、圖形譜,啟發學習者最大限度地開發自己的身體,用動作詮釋音樂;學會模仿,努力創造,開發想象力;用最簡單的打擊樂學習卡農、重奏,甚至是回旋曲式[1]。
著名音樂教育家李坦娜教授在課上多次提到“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原本性”這一概念。奧爾夫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我所有的觀念,關于一種原本性的音樂教育理念,并不是什么新的東西。我的任務和天職僅僅是從今天的角度,將古老的、不朽的觀念重新說出來,并致力于實現它。”奧爾夫認為,他的教育理念中的那些新奇的玩意兒不過是原本的音樂、原本的樂器、原本的形式。他認為自己是“火炬傳遞的接力跑者”,是為一個保持生命力的東西在歷史長河中助了一把力。原本性音樂是原始的,更是有趣的,其包容性很強,集動作、舞蹈、歌唱、語言于一身[2]。學習者不是作為觀眾觀賞音樂,而是親自參與其中。
奧爾夫不希望僅是為了發展高標準的藝術而教學,而是用一種節奏性的訓練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即興演奏樂器,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在20世紀,爵士樂的發展已經如火如荼,奧爾夫由此創造了獨有的打擊樂課堂。
在奧爾夫打擊樂課堂教學中,打擊樂器分為以下幾類:
鼓類:手鼓、鈴鼓、小軍鼓、排鼓、定音鼓等。鼓類敲擊出來的聲音敦實低沉,音量較大。所以,其一般在奧爾夫課堂教學中作為低音聲部,用來穩定節奏。
金屬類:從字面上來看是用金屬做成的樂器,如三角鐵、鑼、碰鈴等。這類樂器的聲音穿透力比較強,所以在合奏中需要小心使用,一般將金屬樂器用作特色樂器來使用。
木質類:簡單來說就是用竹木制成的樂器,如單雙響筒、木魚等。木質類樂器的聲音清脆響亮,干凈清澈,所以一般用在較為復雜的節奏型演奏中。
散響類:這類樂器是根據其發聲特點進行歸類的,散響類樂器搖起來嘩啦嘩啦作響,如串鈴、沙槌等。演奏者搖動鈴鼓四周的小鐵片,也能發出散響的聲音。散響類樂器的聲音很細碎,非常不好控制,所以通常不用作短節奏快速地呈現,而是用在前一個樂章與下一個樂章的連接處,是一種可以很好感受音長度的打擊樂器。
這四種打擊樂器構造了奧爾夫打擊樂合奏的基本編制,還可以與動作課的聲勢進行串聯。比如,在拍手時,我們可以用木質類樂器或散響類樂器進行合奏;跺腳時,我們可以用鼓進行合奏;捻指時,我們可以用金屬類樂器進行合奏。這樣的串聯方式還有很多,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編排。
值得注意的是,奧爾夫打擊樂課堂使用的打擊樂器并非這四類樂器就可以囊括。在奧爾夫音樂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具體的音樂作品,合理選擇打擊樂器進行配編。在奧爾夫音樂課堂上,師生每接觸一樣新的東西,不論動作還是豎笛,不論打擊樂還是歌唱,第一步一定是探索,探索身體的聲音,探索打擊樂的擺放與演奏方式,還有對嗓音的多元化探索,由此讓學生充分了解需要學習的東西[3]。在奧爾夫打擊樂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卡農的方式帶領學生了解和學習一門樂器。比如,教師敲擊隨意的四拍節奏,讓學生逐漸掌握這種樂器的控制方式,并體會節奏的準確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四拍的劃分。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每一種教學方式都是互通的,每一次的教學都是循序漸進的。
例如,在某節課上,教師首先用一首兒歌《鴨子拌嘴》進行導入,模仿鴨子們的形態動作。然后,教師根據這首音樂作品創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圖形譜(見圖1)。

圖1 圖形譜
教師讓學生根據圖形譜再次聆聽音樂,并提問:“在這首歌曲里,大家一共聽到了小鴨子們幾次吵架拌嘴的聲音呢?”接著,教師鼓勵學生發揮想象,把這首兒歌變成一個生動的故事,如小鴨子們走出家門,中途拌嘴、口渴喝水到最后回家。在反復的創編與聆聽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這首兒歌。此時,教師進行打擊樂器導入,用散響類樂器表現鴨子拌嘴時吵鬧的聲音;用木質類樂器表現一開始小鴨子們出門的場景。在學生充分了解這首兒歌的情況下,教師給出了一個節奏樂譜(見圖2)。

圖2 節奏樂譜
第一排用散響類樂器演奏,第二排用木質類樂器演奏,第三排用鼓演奏。首先,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打擊樂器,先用簡單的節奏進行演奏。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將歌曲分成一個個聲部,一句一句地進行練習,也可以在演奏打擊樂前用嗓音熟悉節奏,如鼓用“咚”,木質用“梆”,散響用“叮”,之后再加上打擊樂的練習。在進行一段時間的練習與表演后,學生可以交換樂器進行演奏,深入體會音樂。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提高,很快就熟練掌握了這首兒歌。
奧爾夫獨特的教學見解與方式給很多教師與學生帶來了啟發,使得更多的人愛好音樂,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也能夠欣賞音樂甚至編排音樂。因此,筆者希望有更多教師運用奧爾夫教學法,讓音樂教育逐步往更加成熟的道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