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樺皮川小學 張美玉
終身教育視角下的人的教育,強調教育伴隨人的一生。而作為人的教育兩種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和德育都非常重要,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本文以終身教育為視角,結合終身教育的相關理念,對家庭教育和德育之間的關系、如何實現家庭德育等問題進行探析,希望對教育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家庭教育與德育是終身教育的兩種重要形式,因為這幾種教育都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所以,不僅要重視家庭教育,也要重視德育,最理想的狀態是將二者結合起來。總體來看,家庭教育與德育存在下面三種關系:
首先,德育是最終目的,家庭教育是基礎。終身教育理念認為,教育是實現人的全方位發展,即讓一個人成為更全面的人,而品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實現德育是最終目的,而家庭教育是非常基礎的途徑。
其次,德育往往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可以說,家庭教育就是一個學生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是人的一種本能教育。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家長可以選擇多種方式,而每種方式獲得的效果都不同。現在我國德育的中心逐漸向家庭教育轉移,因為家庭教育實際上伴隨學生的時間更長。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時間畢竟有限,但家庭教育往往伴隨孩子的一生。另外,每個家庭都是社會的基礎,每個人都要受到道德規范的約束。所以,德育對家庭教育產生著指導性作用。
最后,家庭教育對德育具有引導性作用。要實現孩子的德育效果,學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但終身教育理念認為,應將教育范疇跳出學校范圍,應著眼于孩子的一生。由此看來,對孩子德育效果產生關鍵作用的還是家庭教育,因為最終家庭教育會伴隨孩子的一生,且很多教育內容需要學生在家庭教育的引導下完成。如習慣的養成、道德行為的正確認知等,都需要在以家長為主的家庭教育下進行和完成。所以,家庭教育對德育具有引導性作用。
發展一個人的品德至關重要,這就說明終身教育視角下的教育應更注重人的德育。但是,在德育過程中家庭教育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育效果。綜合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家長對學校的學科教學非常重視,但是對德育不夠重視,甚至是忽略。受當前教育指揮棒的影響,唯分數論仍沒有銷聲匿跡,依然有很多家長在評判一個孩子的好壞時將之作為唯一標準,這無疑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和摧殘。采用這種教育理念去教育孩子、去實施家庭教育,其結果必定與終身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家庭教育都有出入。
其次,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夠科學,傳統且守舊。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當前,很多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仍采用過去的“棍棒之下出孝子”方式,認為“聽話的孩子都是打出來的”。所以,一旦孩子在某個方面出錯,輕則惡語相向,重則棍棒交加。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僅起不到任何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從此對父母心生怨恨。孩子從此無論遇到什么事,都不會朝著父母期望的那樣發展,叛逆就此開始,逆反情緒由此形成。另外,不夠科學的地方還表現在,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表現非常好時大多只用物質獎勵。實際上,過多的物質獎勵反倒會讓孩子為了得到獎勵而學習,反倒會讓他們將學習的目的與得到物質獎勵掛鉤,這樣的教育明顯與期望向左。特別是當前有的家長給孩子買手機,即使是小學生,這種現象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家長往往會答應學生若成績考得如何,就獎勵手機或平板電腦,這樣的獎勵方式實際上引導孩子走向了錯誤的方向,反倒會讓他們的成長之路由直變曲。
最后,家長的一言一行給孩子提供了錯誤示范。結合經驗來看,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如果父母的言行舉止發生不當,孩子則立馬會出現逆反情緒,輕則抱怨,重則與父母發生肢體沖突。尤其是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由于年齡小,所以他們通常借助模仿去學習,面對家長的教育時,他們大多會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如果這時候家長出現了不良言行,那么對學生的教育反而起到反作用。
家長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逐步認識到家庭德育對孩子一生成長發揮的作用。孩子的成長雖然離不開知識、文化、技能,但是他們的思想品德才是最關鍵的。為此,家長要將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品德發展結合起來,在重視智力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家庭德育,讓孩子在這兩個方面齊頭并進。例如,在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時,家長應客觀對待考試分數,不能用過去的唯分數論衡量一個孩子的好與壞,而應該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分析哪里有失分,哪里需要在日后改正,做一個有錯即改的好孩子、好學生。如此,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終身教育其實是一種開放性的教育形式,所以家長在進行家庭德育時,也要做到“以人為本”,采取民主和開放的教育形式,用民主感化孩子,讓開放給孩子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如果孩子出現了錯誤行為,不能動輒惡語謾罵,更不能棍棒“伺候”,而要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一談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以后如何改正,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和他們一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一來,孩子會覺得這種教育方式給予了他們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自然會以更優越的表現回饋。
例如,當孩子學習情緒比較低落時,家長可以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孩子出去散步談心,以這種開放且民主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家庭德育。這樣一來,孩子能接受,家長也比較舒心。特別是這種教育形式下的孩子更容易打開自己的心扉,心理壓力和負擔比較小,心理也更健康,更利于他們自身的發展。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非常大,不僅可以影響孩子“三觀”的行程,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道路,所以,家庭教育是非常基礎而關鍵的德育路徑。作為家長,要將家庭教育和德育結合起來,利用家庭德育的科學方式作用于孩子,讓孩子獲得健康成長的機會,讓他們在未來表現得更加優秀。
在這個過程中,既是家長又是教育者的父母,不僅要在這兩種角色間靈活轉換,還要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斷優化家庭德育環境。另外,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思想觀念是否正確,以免給孩子帶來錯誤性的指導,避免對孩子的家庭德育產生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和德育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所以鑒于當前德育過程中家庭教育出現的問題,家長應在終身教育視角下,首先從思想上要足夠重視孩子的家庭德育,然后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采取民主和開放的家庭德育形式,不斷為優化家庭德育環境而努力,這樣的家庭德育效果會讓孩子的一生都受益匪淺。